01.02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他從小的志向和父親不一樣,不是成為一名傲嬌天下的狀元,而是要做一位永垂不朽的聖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易經》中說:“聖人作而萬物睹。”

通過“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艱苦磨礪,通過對前人的學說深入地研究和批判地繼承,通過不斷地向內求索和實踐、自省,後來,他真的成了一位聖人。

他是中國儒釋道集大成者,是心學的創立者和踐行者。他的心學,完成了哲學史上一場顛覆性的革命,最大限度地開發了個體生命和心靈的潛能,他使很多很多的人發現了自己,獲得了幸福完美的人生。

他,就是王陽明。王陽明,字伯安,名守仁,因曾築室於故鄉紹興會稽山陽明洞,故自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

1、少年雄心,立下報國之志

公元1472年,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一個官宦之家。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曾為經筵講官,向皇帝講解經義,後又歷任禮部左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職。

王陽明從小聰慧非常,父親對他的要求很高,希望他能子承父業,繼續走一條科考入仕之路。但少時的王陽明,學習之餘,曾沉溺於騎射、神仙和下棋之習。父親投棋於河中,王陽明深受震動,當即寫下一首詩以示悔悟: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哭象棋詩》

從此,王陽明收斂心性,不再肆意玩鬧。當時的大明王朝,政治腐敗,農民起義風起雲湧,那些被壓迫的人,覺得“與其取于山,勞而不獲,孰若取於人,一舉而有餘。”

正統年間,瓦剌部首領脫歡嚮明朝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大明的英宗皇帝在土木堡之戰中被瓦剌部所俘,明朝賠以鉅款,脫歡才答應退兵。

國家的內憂外患,朝廷的腐敗無能,使王陽明立志要學好兵法,以圖時機一到,出征作戰,報效國家。

十三歲時,王陽明已諳熟弓馬之術,十五歲時,他和父親同遊居庸關、山海關,“慨然有四方之志”。佇立萬里長城,一覽大明江山,埋藏在王陽明心中保家衛國的萬丈豪情,被徹底激發。

21歲時,王陽明第一次參加鄉試考中舉人,25歲再次參加科考卻落第。他的父親安慰他下次一定能中,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在王陽明看來,科舉考試不是天下第一等要緊的大事,天下第一等要緊的,是讀書做一位聖賢。因此,科舉不是他的人生目的,只是他為國效力的一種途徑。

1499年,28歲的王陽明在禮部會試中因成績出色,賜二甲進士第七人,授刑部主事,不久再次授為兵部主事。

自此,王陽明的仕途正式開始,他人生中最慘淡的一段歲月也即將來臨。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2、潛心思索,終於龍場悟道

公元1506年,宦官劉瑾擅政,逮捕了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王陽明義憤難平,嚮明武宗直言上疏論救。

劉瑾看完王陽明的奏摺大怒,將其杖責四十,幾乎氣絕。王陽明甦醒後被貶至貴州任龍場驛驛丞,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京城,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龍場位於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在明朝這裡尚未開化,環境艱險,外人水土不服,基本上有去無回。《陽明年譜》對之記載曰:“處於萬山叢荊之中,蛇虺(huǐ)魍魎(wǎngliǎng),蠱毒瘴癧,與居夷人鴃(jué)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

初至龍場,連安身之處都沒有,王陽明“結廬而居”,開墾荒地,自耕自食。艱苦的生活使得幾個僕從幾近抑鬱,但是王陽明自問:“

聖人處此,更有何道?

聖人處此,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於是王陽明將自己在龍場的小木屋命名為“何陋軒”,然後靜心自處,讀書講學,並寫詩明志曰:

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豈不桑梓懷?素位聊無悔。

——《始得東洞遂改為陽明小洞天》

在龍場寂寞艱苦的日子裡,在一個個難以入眠的深夜,王陽明一刻也沒有忘記他的理想,那就是要成為一位聖賢。但是如何才能成為聖賢,王陽明在苦苦地思索著。

被貶貴州之前,王陽明一直遊走在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之間,對當時被視作正統的程朱理學也做了深入研究。但是根據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論,王陽明睜大眼睛,格了七天的竹子,不僅沒有窮究其理,反而使自己生病。

王陽明因此對程朱理學開始懷疑,既然一味地“格物”並不能“致知”,那麼,認識世界、自我完善的真理究竟是什麼呢?

一天夜裡,王陽明突然頓悟,他從床上一骨碌爬起來,驚喜萬分地說:“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他明白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認為世間萬物,只有“心”才是根本,一切向“心”求才是王道,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陽明洞

3、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自“龍場悟道”後,王陽明提出了“心即理”的學說。他開始在龍崗學院講學,把自己對聖人之道的領悟、對生命意義的理解,講給隨從聽,講給當地苗族人民聽。

講習有真樂,談笑無俗流。

緬懷風沂興,千載相為謀。

——《諸生夜坐》

早在宋代,哲學家陸九淵就已提出“心即理”的學說,王陽明在陸九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的理念。

何謂“心即理”?王陽明認為這個“理”就是“天理”,是人們苦苦追求的“聖人之道”。“心即理”的意思便是:

我們的心,要探尋存在於宇宙之中的“天理”與“天道”,反映我們對客觀世界的各種認識。

一天,陽明先生與朋友遊會稽山。朋友指著岩石花樹問:“先生不是說心外無物嗎?像這花樹,在山中自開自落,就在我心外,你怎麼解釋?”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心同歸於寂靜,你來看這花時,它的顏色就鮮豔起來,就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的意思是,你與花沒有任何關係時,對你而言花是不存在的;一旦你看到它就與之感應關聯了,你的心就賦予其“鮮豔”的價值,此花此時就在你心裡。

那麼,“心外無理”、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就可以理解為:只有我心感知和認識到的“理”、“物”、“事”,在我的心中才是存在的;其它未和我發生關聯的“理”、“物”、“事”,即便它也客觀存在,但對我毫無意義。

因此有人說:“王陽明的心學告訴我們的最大真相,就是我們根本沒有看到世界的真相。每個人與世界之間,都不自覺地隔著一堵牆。”

即便如此,“心即理”的學說仍然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它第一次肯定了“心” 的重要性,使人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從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轉向“本心即理,向內心求天理”,這是人類哲學史一個巨大的飛躍。

“心即理”的理論提出以後,人們才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力量,懂得了萬事萬物由我心主宰,真理就在我們心中。只要充分調動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就能很好地認識世界,從而實現自我。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4、知而不行,只是不知

據《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在龍場悟道的第二年,在貴陽書院講學時,開始提出“知行合一”的學說。關於“知行合一”,王陽明認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王陽明的意思是你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應該立刻用行動去實踐它。若實踐符合這個道理,那你的“知”就是真知;若實踐與道理相悖,那你的“知”就不是真知。

舉例來說,你以為自己對孝道懂得很多,但是卻做不到孝順老人,其實這是你沒有真正明白孝道的涵義。如果你真地懂得了“孝道”的意義,你就會自覺地在孝順老人方面做得很好了。故陽明曰:“非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不知。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也不是知識,而是人的直覺,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良知。每個人不需教化,天然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就是良知。

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

莫道聖門無口訣,良知二字是參同。

——《詠良知四首》

王陽明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看見一個小孩掉到井裡,有人必然會動惻隱之心,這就是“良知”,倘若順著這種惻隱之心的發展奔走呼救,這就是“知行合一”。

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靜下心來,摒棄自己的私心雜念,多多培育和激發自己的良知,其次是要“多在事情上磨練”。

通過不斷地磨練,才能對“知行合一”有更深刻的體驗,也才能增長自己的才幹。

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理論,就可遏制人們心中的“一念之不善”。當“不善之念”萌動時,就要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如此堅持,便可使個人的道德修養日益精進。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陽明洞"知行合一"石刻

5、聽從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陽明一生中提出的最後一個學說,它和“心即理”、“知行合一”構成了王陽明心學的完整體系。

王陽明認為,天下沒有比良知更好的東西了。“良知”就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不受任何東西影響和支配的原本的自發的善念。比如,“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詠良知四首》

心中有了“良知”,就要去實踐。“致良知”就是聽從心中的善念,將良知推廣擴充到萬事萬物,在實際行動中體現良知,知行合一。

但是“致良知”,談何容易?王陽明說:“私慾日生,如地上塵,一日不掃,更又一層。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不要去操心你的成功,要去操心你的良知。”

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聖賢,是因為這些人的良知被內心的私慾所侵蝕、矇蔽,所以需要去除私慾,恢復良知。

憑藉良知,我們才可以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憑藉良知,我們在精神和靈魂的修為上,才能一直向真、向善。故陽明曰:“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行。面對光怪陸離的世界,只要我們守住“本心”,不為外物所動,在致良知的前提下,知行合一,積極實踐,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贏得完滿。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王陽明故居

6、以國為念,平定叛亂

王陽明創立了“心學”,啟蒙了中國人的心智,梁啟超譽之為“百事之師"。豈知王陽明還是一位軍事牛人,他打起仗來一點都不含糊,是明朝唯一一個立下軍功封伯進侯的文人。《明史》評曰:“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

明朝時期,南贛一帶,匪患嚴重,朝廷派官兵剿匪,越剿越多。1516年,王陽明45歲,在兵部尚書王瓊的舉薦下,臨危受命,巡撫南、贛、汀、漳等地。

王陽明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所以他的用兵以詭變著稱。對於這些朝廷束手無策的匪患,文臣出身的王陽明,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徹底剿滅,使當地人民重歸安寧。江西各地將之奉為神明,各立生祠,歲時供奉。

1519年,苦心孤詣、蓄勢謀反的寧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發動叛亂。眼看明王朝即將傾覆,生靈塗炭,過境官員王陽明在一無朝廷授權、二無兵馬糧草的情況下,完全憑個人智謀,就地組織地方政府和民眾力量,僅用35天時間就打敗了訓練有素的十萬叛軍,並且生擒了朱宸濠。此場戰爭,“即遇即起,速戰速決,乾淨利落,令人歎為觀止。

使人哭笑不得的是,寧王之戰結束之後,朝廷非但沒有獎賞王陽明的軍功,朱厚照皇帝反而認為是王陽明搶了自己的功勞 。他身邊的親信太監,甚至要求王陽明把朱宸濠放回鄱陽湖,然後等候皇帝御駕親征、活捉而返。

在皇帝和太監們的逼迫之下,王陽明無奈將朱宸濠交給了太監張永,又將去年呈報的《擒獲宸濠捷音疏》重寫一遍,將平定叛亂的功勞記在皇帝和太監們的名下。

1521年,50歲的王陽明回到家鄉紹興,開始廣收門徒,傳道講學。從全國各地來紹興求學的人,“連袵成帷、舉袂成幕”,“前後左右環坐而聽者,常逾千人。”

一個時代,不論它的表面,是喧囂浮華還是噤若寒蟬,在它的深海之處,永遠綿延著對真理的渴慕、嚮往和尊崇。

王陽明: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創立心學,被譽為“內聖外王”

王陽明墓

7、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還有半個是曾國藩。而清朝人說,如果嚴格按照立德、立功、立言這三個標準,古往今來的儒家完美人格,諸葛亮算一個,王陽明算一個,曾國藩算半個。

王陽明本是一介書生,是大明的亂世給了他施展才華的機會,但因為朝廷的腐敗與爭鬥,王陽明一生都無法進入朝堂的最高層,只能輾轉各地,討逆安民。

這是王陽明的不幸,也是王陽明的大幸,正是因為這些坎坷的遭遇和苦難,王陽明才有了“龍場悟道”,才有了“心學”成就,才磨練成了擅長詭道的軍事大家。

王陽明能文能武,上馬安天下,下馬著文章,被譽為“內聖外王”。他出師必捷,百戰百勝,是因為他在作戰中,自覺和不自覺地運用了他的某些“心學”思想,比如達到大道無形的“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就是讓你的心先安定下來,不被一個一個的妄念所控制,然後捕捉事物的本質,抓住恰當的時機準確行動。即老子所云:“致虛極,守靜篤”。

作為庸常之人,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一個接一個的念頭,不斷從我們的心中冒出來。我們以為自己是根據心中正確的想法去行動,其實,是潛意識在驅使著我們行動。

“而未經開發和修煉的潛意識往往是混亂和錯誤的,是矛盾、頑固和狹隘的。”所以當我們被潛意識控制時,我們就會處於程度不同的失控狀態,當時寧王就是這種失控的“妄動”狀態,所以後來他犯了很多戰略和戰術上的錯誤。

王陽明是學問極深的大哲學家,他深諳人性和心理學,故用兵之時,“他的心可以不動,就像一面空靈的鏡子,敵人的妄動清晰地映照在這面鏡子上,其致命缺陷會被王陽明一覽無餘。”所以王陽明可以抓住敵方的漏洞隨機而動,不僅可以先發制人,也可以後發制人。

因為對心學的運用自如,以致出神入化,王陽明作戰時,從不與敵人正面交鋒,而是聲東擊西,你南我北,虛虛實實,不管對方出兵多少,他都所向披靡,凱旋而歸。

王陽明屢建奇功,卻不被朝廷重視。隆慶繼位後,對王陽明進行了重新評定,“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矣!因念勳賢,重申盟誓。”

因為在“心學”上的巨大成就,王陽明與孔子、孟子、朱熹合稱為“孔孟朱王”;因為卓越的軍事才能,王陽明成了曾國藩、梁啟超、左宗棠等人的終生偶像。

左宗棠贊之曰:“陽明先生,其事功,其志業,卓然一代偉人,斷非尋常儒者所能及也。” 對王陽明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情懷,林則徐則如此褒獎:“王陽明之才,國家所祈禱以求也。”

1528年,平定廣西的叛亂以後,王陽明在回師途中肺病加重,溘然長逝於南安一舟中。臨終前他的弟子問他:“師父還有何願?”王陽明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在世人誠摯的敬仰和膜拜中,王陽明走完了他叱吒風雲、著書立說、講學佈道的一生。這一生王陽明終於實現了他少年時的理想,成了一位聖人。雖然他的人生已落幕,但是他說過的很多話,做過的很多事,他創立的心學學說,他寫的《傳習錄》和《大學問》,永不會隨風而逝。

心中有花在,眼前有花開。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真正的聖人,將與時間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