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型军舰为什么不学坦克安装复合装甲?

剑胆琴心蜘蛛侠


虽说坦克和军舰都是“机动、防御、火力”的一个综合平台,但是两者的作战性质不一样,直接拿陆军的标准直接套用海军是不对的,因为适合陆军用的不一定适合海军用的,只不过武器的一个最优标准是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殊途同归、原理相同而已。虽说现代军舰不像二战大型战列舰那样有着厚重的装甲,不过现代大型军舰(像航母、两栖攻击/船坞登陆舰等)的防御原理依然是在一战后期形成的“重点防御”。像弹药库、发动机等重要部件还是有装甲防护的。





至于说陆战上坦克用的最多的复合装甲为啥海军不用呢?其实重点防御的思想可以理解成能防得住就防一下,不防的直接不防,在一些不重要的部位布置装甲防御,取而代之的是用水密隔仓来代替防御。和陆军坦克不同,一旦穿甲弹击穿装甲,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和动能穿甲弹会对密闭的空间的坦克乘员进行杀伤,一旦对坦克乘员杀伤那么坦克就丧失战斗力,所以坦克要求的是力防坦克正面不被击穿,所以就采用目前防御等级最高的复合装甲。



而海军这边呢?因为海军防御最根本的问题是只要军舰不进水、不下沉就可以进行战斗。而且庞大的舰体并不会站满人,就算你打的穿里面也不一定有人,就算有人伤亡也会有人来替代,军舰上几百人总有人能顶的上去。而且按照“重点防御”理论来讲,薄装甲在防穿甲弹时过穿并不会对军舰有啥伤害,按照陆军的说法就是“三八大盖穿透力强,一枪两个小眼”。在者军舰在防御攻击时只要不是鱼雷啥导弹都好说,因为这玩意利用水不可压缩的性质对舰艇有着巨大的破坏力,这个时候符合装甲也不顶事。总的来说,只要水线下没事水线上的位置只要不是动力系统和武器系统随便你穿。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大型军舰、厚重装甲,如果再加上几门大口径舰炮,那不就是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了么?!当然,这只是随口说说,至于为何现代大中型水面战舰不再配置厚重的装甲,一方面是因为加装厚重装甲会增加吨位、动力需求、降低舰载设备、武器利用空间,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现代反舰武器威力巨大,单纯靠装甲已难以达到防护效果。与其被动安装笨重的装甲被动防护,还不如多搭载几枚防空导弹或者几座近防炮效果好!

现代战舰,被动增加装甲远不如增加主动防御系统效果好!

大舰、巨炮、厚装甲是在类似导弹这样的精确制导武器出现前水面战舰最主要的特点,在二战时期登峰造极的超级战列舰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二战时期的战列舰、重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在两舷、炮塔以及舰桥等重要位置铺设了大量装甲,厚达数百毫米。以日本“大和号”超级战列舰为例,其主炮塔正面护盾厚度达650毫米,两舰舷侧装甲厚度达410毫米装甲,且以20度内倾角布置,“大和号”战列舰的船体重量约20200吨,但是其全舰装甲重量却达到了21200吨!即便是有如此强大的装甲防护,最终在美国海军舰载机的轮番攻击下丧身大洋。由此克制,厚重装甲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这也是为何战列舰、重巡洋舰等高防护舰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之一。

“大和号”战列舰仅装甲重量就超过21000吨!拥有超级防御能力的“大和号”最终被“弱小”的战机送人了海底

现代海上对抗以远距离精确打击为主,从航母舰载机、战舰上发射的反舰导弹可以准确打击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目标,而且反舰导弹在高速和上百公斤甚至数百公斤中的穿甲战斗部/高爆战斗部的加持下,其破坏力远非坦克穿甲弹所能媲美。即便是现代战舰在重要部位安装类似坦克上的防护装甲,也无法抵御现代精确反舰武器的打击。现代反舰导弹的威力和精确度,看增加装甲是防御不论的类似反舰弹道导弹这样的“攻顶”打击,被动防御几乎不可能

此外,现代大中型水面战舰普遍装备各种舰载雷达、电子设备以及数量繁多的舰载武器系统,这些设备所占用的吨位比例很高,也是现代舰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再安装大量装甲,势必会增加船体重量,进而增加动力需求,在保持雷达、武器系统配置不变的前提下,舰艇的吨位必须进一步提升,这样就进入了一个不断扩张的死循环。在现代战舰吨位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防护能力和保证进攻火力,无疑后者占主导作用。尽可能多的搭载舰载主动攻击、防御武器才是现代舰艇的首选

在精确打击武器不断发展的今天,被动靠提高装甲防护能力应对打击不可取,“最好的防守是进攻”,现代舰艇提高自身防护能力靠的是包括舰载防空导弹、近程防御系统、电子干扰系统等主动防御装备,将来袭目标拦截摧毁、将威胁拒之门外才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有效拦截来袭目标才是最好的防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