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马来西亚为何有那么多华人?

参商lux


在马来西亚,有个专属形容华人华侨的特定名词: 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一般指生于马来西亚的土生华人,这些华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是十五世纪初期定居在马六甲、满者伯夷国(印度尼西亚)和室利佛逝国(新加坡)一带的明朝人后裔,是古代中国移民和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后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潮汕地区。


峇峇娘惹是babanyonya的音译,男性称为Baba “峇峇”,女性称为Nyonya“娘惹”。郑和下西洋时,曾在马六甲一带建立了仓库和基地,还成立了大港宣慰司,后来一部分船员和明朝官兵就留在了当地。这些人定居后和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马来语中把联姻生下的男性后代就称为“峇峇”,女性后代则称“娘惹”。

这些土生土长的马来华人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是骨子里还是遵循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把马来人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几百年过去了,这些在当地出生的混血儿大部分已不会说汉语,他们讲一种综合中国福建方言与马来语的混合式语言,称为峇峇话。



此外,马华是海外华人中,对中国向心力最强的一群华人。不仅因为马来西亚较少对华人进行过种族清洗,也因为马华一直坚持华文教育和文化传承。诞生与马来西亚的华陈祯禄曾联合马华各界,成立了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政党) 。


他这样对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发表演讲:“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巫人指马来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 “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


陈祯禄逝世后,他的墓碑上刻着“民国四十九/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当时距离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迁台已经十年之久,而且加上马来西亚已于1957年独立,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采用公元纪年,陈氏家族采用民国纪年为正朔,也证实峇峇娘惹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中华意识。



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三保山墓地占地二十五公顷,有一万两千个坟墓,许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国三代遗存的。其中一块墓碑以明朝为正朔刻了“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



此外,同其他国家的华人被融合不同,大马华人始终坚持华文教育,矢志不渝传承中华文化,而这一切国内都不知道而已。

马来西亚华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是华人至今仍然能在马来西亚保持种族独立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即使在我们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在上台之初就主动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



可是,唯一的例外就是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坚决传承民族文化出发。并且再此过程中,遇到了马来西亚当地政府的坚决且强大的阻挠。


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的中小学迟早都得消灭。上世纪6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


然而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的马来西亚华人,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的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华人的独立中学! 于是,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坚持下,马华的华文教育开始独立办学,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马来西亚华人抛头颅、洒热血,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大量知名华人被马来西亚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华人独立中学。

但是这一切,在中国无人知晓。并且不止中国,全世界的人也都很少知道,在马来西亚华人中,林连玉被称为“族魂”,这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用血、汗和泪水来争取汉语教育的权利。


可是,中国人见到马来西亚华人却会问:“为什么你们会说汉语?”。国内显然不知道马来西亚华人的苦楚。

抗战时期,马来西亚华人出钱出力,在艰难困苦中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有完整的“马华文学”,可是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


反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岛记


马来西亚的华人分很多种种,一种是汉唐朝时期一路南下迁徙,最远到苏门答腊岛的滇国后裔,这部分人长相像现在的云南少数民族,肤色较黑。

还有一部分是当年郑和下西洋,在马六甲登陆之后留在当地的华人,这部分人保存了明朝时期的传统和生活习惯,比如明式家具,流行道教。

还有就是清末民初为了躲避战乱南下谋生的北方人,尤其以唐山居多,大家看过的李小龙经典作品《唐山大兄》就说的这些人的故事,这些人到了马来西亚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大量从中国进口工业产品卖到东南亚,然后把东南亚的香蕉,橡胶,蔗糖,卖回中国,赚了非常多的钱,因此他们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马来西亚妇女以嫁入华人家为荣,而他们的后代称为峇峇娘惹,这些人以马六甲居多。

最后一部分就是民国以后来到马来西亚的,这部分人以广东福建人居多,福建人聚集在滨城柔佛,广东人则在吉隆坡。


用户18338363693


马来西亚的确算是华人比较多的国家了,当然中国除外,现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但其实现在的华人比例已经算是减少过的了。

在华人最多的时期,马来西亚的华人占总人口的一半还要多,只不过是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减少华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就把华人聚集的新加坡地区独立了出去,而且大力打压国内的华人,但即使是这样华人数量还是比较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马来西亚这个外国有这么多的华人呢?

其实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部分都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移民过去以及其后代组成的,马来华人主要指当时福建、两广和海南这些地方因为各种原因迁徙至马来西亚的汉人后代。

华人移民最多的时期应该是明清到民国的这段时期,但最早却可以追溯到汉代,其后一直有移民踪迹可以寻觅,那个时期的中国与马来地区有一定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在这里又留下了一批汉人与当地人通婚,他们的后代繁衍增多形成了不小的族群,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政权的更替和社会的不稳定,这些汉人选择了定居,人数进一步的增多。

百年屈辱时期之后,更多的人被英国人诱惑选择下南洋,去做了廉价的苦力,为英国人在马来西亚工作,当时感觉回国无望的许多国人就都拖家带口的在此定居了。

后来的战争混乱时期移民就更多了,在这个时期有些依旧是被介绍或是欺骗过去打工因而最后定居的,但大多数是为了躲避战乱自愿去定居的,而马来西亚其实一直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华人来此定居是容易被接纳的,也因此发展迅速,数量逐渐增多。


这些华人虽然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但他们还是世代坚持学习汉语,坚持华人自己的教育,甚至一些华人后代的马来语反倒不如汉语说得顺畅流利,虽说受到了不小的阻碍但并不影响汉文化的传承。而且他们还是记得自己中国人的身份的,马来华人曾在战争时期为祖国捐赠过许多的物资。

马来西亚华人多的原因主要在于地理位置和人文因素,但现在马来人至上的马来西亚早已不是当初移民的“好地方”了。

马来西亚自从上世纪独立之后,当地由马来人主持的政府一直在压制华人的地位,压制华人的文化和教育以及各方面应有的权益,可以说后来马来华人的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现在马来西亚华人的比率其实在逐年的减少,一方面的是一些人口的离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生育率降低造成的,但即使是这样,马来的华人比例依旧不容小觑。


夏目历史君


如今,有几位马来西亚籍的歌手、演员在大陆非常活跃,然而,因为他们的语言、长相、气质都跟中国人太过相似,以至于很多中国粉丝都误以为他们也是中国人,比如梁静茹。

其实,他们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祖上却都是来自中国的。在马来西亚,中国人的后裔遍大街都是。因为有着血统、相貌、习俗、品位的传承,这些人几乎与中国的南方人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马来西亚为何有那么多的华人?

当然是因为移民啦。马来西亚从来都没有被纳入过中国的领土,所以,那里华人的祖先肯定是通过移民过去的。那么,以前的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往马来西亚跑?

首先,马来群岛离中国不算太远,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个地方对中国人来说算是比较容易到达的。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中国古代远洋经商的船队或者探险队大都会经过这个地方。比如在唐、宋的时候,中国就有商人频繁地往来于中国大陆和马来之间。不过,那个时候的商人大都来去匆忙,不在马来定居。直到明朝时,郑和将马六甲作为七下西洋的重要中转基地,派水手留守以接应明朝的船只。久而久之,有些中国人与当地居民通婚,也就定居于此,不再返回大陆。

当然,大量中国人移居马来还是近代以后的事情。那时候,马来西亚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来开发马来西亚。瞅来瞅去,英国人发现还是旁边的清朝人口最众多,比较适合输出劳工。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十分弱势,只能允许英国人在华招募劳工。就这样,大量的华工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在这里开矿、种地,成了英国人的苦力。与明朝的水手们一样,这些华工娶了马来的女人,定居于此,然后开枝散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

时至今日,马来西亚的华人早就不是第一代了,但是,他们仍然保留着从中国带去的传统,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延续着中华文化。

吴华:《琼州人移民马来西亚的历史与社会活动》,《新东方》,1995年第4期。

王子昌:《华人移民与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世界民族》,2001年第1期。


历史研习社


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源自于下南洋的闽南、潮汕和客家人,较早可追溯到郑和下西洋。马来西亚华人华侨占比是除了中国和新加坡之外,最高的国家,全马目前有华人华侨7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几(新加坡一度超过百分之七十)。

不过有意思的是,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基本上不讲汉语,已经逐渐本国化。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却坚持民族传统,开办华文学校,不与马来人通婚,以免改信伊斯兰教,而是坚持道家、佛教和妈祖信仰,保持民族的文化特性,梁静茹、巫启贤、光良、戴佩妮、黄品冠、阿牛、张栋梁等都是马来西亚华人歌手,可见其华文教育之成功。

目前厦门大学已经建立马来西亚分校,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关系将会以马来西亚华人为纽带,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而发展。东南亚各国,比如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华人华侨,和祖国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强。


青年史学家


许多非常受欢迎的马来西亚艺人常被认为是港台人,比如杨紫琼、梁静茹等,其实他们都是马来西亚华人,汉语非常的好。欧美国家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华人,相反汉语就很差,有的甚至完全不会了,而马来西亚的华人却把中文普及的非常完好,这不得不说是华人的骄傲。

那么,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这么多,汉语会说的这么好?

马来西亚华人指的是明清到民国时期,几百年来福建、广西、广东、海南等迁徙到马来西亚生活的汉人后代,华人是除了马来族外最大的族群,2010年统计马来西亚华人的人口达到640万人。

郑和下西洋的移民

马来西亚的华人移民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宋时期,中国和马来群岛在那时已有频繁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元代时就有中国人在马来定居的记载。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在马六甲停留,后来在马六甲、巨港、泗水等建立船队的大本营。一些汉人也在那时和当地人通婚,开始在马六甲定居,渐渐繁衍起来。此时的华人已经开始在马六甲形成了小族群,明朝衰落后,这些定居的华人由于交通不便、满清闭关锁国等政策影响,无法回国以至于和祖国疏远。在跟本土文化交融的情况下,他们形成了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

娘惹峇峇的母语是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话),慢慢转变为带有方言及马来语的娘惹峇峇语,但依旧保持着华人的风格。

鸦片战争下的移民

华人的大量移民主要是来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中英签署《北京条约》,清政府允许外国人招聘汉人出国工作来充当廉价劳工。由于英国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开发马来西亚半岛,汉人也就成了从中国输入马来西亚半岛的矿工、种植工人等劳动力来源。在蒸汽时代,航海技术提高,华侨南来更是迅速上升。此时完全超过了早期的娘惹峇峇,因此也被早期定居的人称为“新客”。


此时的华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是因为劳工们的念乡思想,他们并不打算拖家带口的来马来定居,而是希望赚够了钱荣归故里。直到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华侨妇女们才开始大量的移民到马来西亚,此时男女比例才趋向平衡。

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英属马来西亚正处在马共叛乱,移民条例被收紧,中国来马的移民慢慢减少甚至停止。此后华人更是参与了马来西亚独立运动和建国运动,并在当地繁衍下去。

马来西亚人不等于马来人

“马来西亚人”的简称并不是“马来人”,马来人只是马来西亚的民族之一。马来西亚人指的是拥有人马来西亚国籍的人,其中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马来西亚政府将马来西亚的中文缩写为“大马”,所以马来西亚人应简称大马人,华人应称为“马来西亚华人”或“大马华人”而不“马来华人”或“马华”。

不忘初心的大马华人

华人们虽然在马来西亚承受着各种磨难,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他们建立私塾、宗祠等,并教授三字经、四书五经等,之后跟着中国的教育改革而改革。因此马来西亚华人的在马来西亚接受着中国式的文化教育,并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还有人保持着粤语、闽南语。

那个时期的大马华人一直秉承着中国人的身份,他们为祖国的战争捐助了很多物资,黄花闺七十二位烈士有二十九人是华侨、抗日战争时期全体华侨们出钱出力,著名的华侨更是陈嘉庚创办了厦大、集美大学等。

后来,他们在马来西亚居住时间久了,渐渐在这里生了根。周总理早年提出:华侨在其居住地生根发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和中国文化。

从不屈服的大马华人

在坚持汉文化教育之初,马来西亚政府强制扼杀汉语,但华人一直在抵抗着。后来,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明确表示:“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的权利,即使不要一分钱的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学校。”这才保住了华人的教育,并建立了华人小学和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甚至还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承认。

在坚持汉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华人先贤们抛头颅、洒热血,林连玉被剥夺公民权、许多华人被政府扣押、无数的华人民众团结起来用自己的血汗钱支持着创立学校,才让汉语普及了华人子女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让他们记着自己身上流着汉人的血液。

这样的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致敬,他们是华人的骄傲,我们应该铭记这些即使远在异国他乡却从不曾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身份的华人;我们应该铭记这些居在海外的热血儿女的光辉事迹。


大国布衣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很多中国非常受欢迎的马来西亚艺人常被人认为是港台人,比如国际知名影视明星杨紫琼,情歌天后梁静茹,这段时间,来自马来西亚的李佩玲以一首陈晓东的经典《心有独钟》在《中国新歌声》里备受瞩目。

他们都是马来西亚华人,中文说的非常好。像欧美国家的华人到了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因为中文不常用,中文水平可能很差,或者完全不会讲了。而马来西亚华人却把中文教育继承发展的非常完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马来西亚会有这么多华人?他们是什么时候移民到马来西亚去的呢?

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或华裔马来西亚人、大马华裔)指明清至民国数百年来自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省迁徙至马来西亚的移民后代。华人是马来西亚除马来族以外的最大族群(总人口约640万人)。

马来西亚华人史

郑和下西洋

马来西亚华人的移民史可追朔至汉代。唐、宋时中国和马来群岛已有频密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元代时已有中国人在当地定居的明确记载。

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在马六甲(明史称为满剌加)停留,后来将马六甲、巨港(今属印尼)、泗水(今属印尼)等营建成其船队的大本营。至今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与郑和有关的遗迹。一些华人因为和当地人通婚,开始在马六甲定居,渐渐受马来文化影响,繁衍开来。

此时开始,华人开始在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为组成马六甲重要的一个民族。明朝衰弱后,这些通婚华人的后裔由于交通不便、满清闭关政策等因素,开始与祖国关系疏远。在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下,他们逐渐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

娘惹峇峇的母语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话)慢慢转变成夹杂方言以及马来语的娘惹峇峇语,但依然保留了各种华人的风俗仪式。

鸦片战争后的下南洋——大量华人移民

而华人大量移民今马来西亚各地则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

当时清朝战败,中英签署《北京条约》,清廷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由于当时英国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以开发马来亚半岛,大量的华工(或称为苦力)从中国输入到马来亚半岛成为矿工、种植工人等。在蒸汽船使用后,华侨南来的数量更是急剧上升。此时到来的华人移民人数已经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称为“新客”。

这时期马来半岛的华人人口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是因为劳工们的侨乡意识浓厚,多不打算扶老携幼来到马来亚定居,而是希望赚够钱回到老家故乡。大量的华人下南洋,充分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人挪活,哪里有生存的机会,就应该去往哪里。

到了1929年,全球开始经济大萧条。此时,华侨妇女开始大量移民马来亚,男女人口比例结构趋向平衡。二战后,由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英属马来亚正值马共叛乱,移民条例收紧,中国来马的移民潮逐渐减少甚至停止。此后华人参与了马来亚独立运动与马来西亚的建国运动,并在当地繁衍开来。

马来西亚人不等于马来人

有些人误将“马来人”当成“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这是不正确的。其实马来人只是马来西亚的民族之一,因此马来西亚人不等于马来人。

马来西亚人指的是拥有马来西亚国籍的人士,当中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三大种族)及其他少数民族。

此外,马来西亚政府将马来西亚的中文缩写正名为“大马”,所以“马来西亚人”的简称应为“大马人”,而非“马国人”或“马来人”,当地华人则被称为“马来西亚华人”或“大马华人”而非“马来华人”或“马华”。“马华”一词被本地中文媒体规范为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受教育程度高,拥有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一枝独秀,是除了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以外唯一拥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专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目前,马来西亚有华小1280多所,华文独立中学60所,华文大专院校3所(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韩江学院)。

马来华人年轻人中,接受华文教育已经超过90%。因华文学校教育质量高,有条件的马来人、印度人也开始送孩子到华文学校读书。

佰佰的初中和高中生活(马来西亚简称中学)就在以下这个学校度过,吉华国中在马来西亚当地算是赫赫有名的华校之一,前年还是学校成立100周年庆,也算是历史悠久的华校!

马来西亚华人很能干,很富裕?

马来西亚2015年富豪榜前10大富豪中,有8位是华人,华人郭鹤年以113亿美元,第10次高居榜首。富豪排行榜可谓马来西亚经济版图的缩影,占总人口25%的华人,高居经济金字塔的上层。

甚至有言论称,华人控制着马来西亚的经济命脉。虽然有所夸张,但从富豪榜可以看出,华人商业横跨金融、房地产、能源、化工、娱乐业、粮油等领域,囊括国计民生,对马来西亚经济确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首富郭鹤年,马来西亚华人的杰出代表

马来西亚最成功、最著名的华人,非郭鹤年莫属。

郭鹤年是马来西亚首富、最杰出的企业家,享有“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之称。

郭鹤年祖籍福建,出生于1923年10月。

1959年,郭鹤年抓住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独立、国内消费品市场真空之际,重金投入炼糖业,创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家炼糖厂。短短几年内,就控制了马来西亚的蔗糖业,被誉为马来西亚“糖王”。

在糖业取得辉煌成就之后,郭鹤年推动公司多元化发展,涉足金融、粮油、矿业、航运、酒店等行业,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旗下的香格里拉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全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

香格里拉大酒店,面粉产量占马来西亚市场的45%航运运载量占全马远洋运输总量的20%,糖产量占国际糖业市场20%,嘉里粮油占中国食用油市场的40%。

在马来西亚,郭鹤年的名字家喻户晓,已经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

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熏陶的郭鹤年,却异常低调。受到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郭鹤年刻苦耐劳、谦逊和善,做生意讲商业道德,以诚心对待合伙人和下属员工。

从做事、到做人,郭鹤年都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代表。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马来西亚华人有600多万,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主要分部于吉隆坡、槟城、新山等地。这些华人的先祖大多来自两广、福建、海南。由于华人勤劳聪明,所以马来西亚的经济大部分都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那么,马来西亚为何会有这么多华人呢?


这些华人最早的祖先来自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至今,在马来西亚还有许多郑和下西洋的遗址。到了清朝晚期,因为国力衰微,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谋生,这种大规模的移民一直持续到民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移民的步伐才嘎然而止。

马来华人很少同外族通婚,尤其是和马来人。这倒不是种族歧视的心理在作祟,是因为一旦他们和外族通婚,按照马来西亚法律规定,他们必须改信伊斯兰教,这难免影响该人的生活圈,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子孙后代都得信奉伊斯兰教,不得退出,所以许多华人都不赞成孩子和穆斯林通婚。



马来华人多信奉佛教与道教,还有妈祖。生活习惯与两广福建相似,在家以中餐为主。没有冷热菜之分,都是热菜。因为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国家,华人饮食受各族影响,没有中国人那样讲究。

在马来西亚,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华人无论大小都会说汉语,这在其他国家华人中是极为罕见的。用马来华人自己的话说就是:其他国家的华人一旦在那个国家落户,就没再回来的打算,因此,他们压根就放弃了对孩子的中文教育。而马来华人则与他们相反,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早晚有回到故土的那一天。尽管马来官办学校,没有设立中文课程。但当地华人依靠自己力量创办华语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汉语教育。听听梁静茹、巫启贤、光良这些人那一口流利中国话,就会明白马来华语学校的教育是多么深入人心。

马来华人心中有很深的中国情节,在辛亥革命与抗日战争中,马来华人回国参战,许多人因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洛水清风


(1)中国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简表。

由上表可知,马来西亚有大量华人,主要是集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政府大量招募华工去开发马来西亚,主要是做苦力,矿工,种植等,这个时期华人主要以男性为主,而且很多都是拖家带口来到此地。

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阶段是1929年的全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大量华侨妇女移居马来西亚,此后由于中国战乱,许多沿海人家移居于此。

(2)马来西亚的华人人口数量及比例。

1931-1980年间,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所占比例一直在30%以上,进入90年代,人口数量明显下降。

这是由于马来西亚实行强烈偏向的保护马来人种族的政策,许多华人移民外国,另外华人生育孩子数量减少而造成的。

(3)马来西亚华人的地方分布。

据马来西亚国家统计局2000年人口统计,马来西亚华人中,闽南语系人口最多,其次是客家人,粤语系人口排列第三(广东广西加起来则排列第二)。

马来西亚华人的祖先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三省。


师明礼


峇峇娘惹文化的形成

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马来西亚地区对于土生华人的称谓。其见证了一段中国人向南洋移民,并与当地文化相融的传奇佳话。

峇峇娘惹群体的出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物。宋代时,南海上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不仅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等来到中国工作、定居。中国沿海的福建、广东(潮汕地区)等地不少人也开始向外移民。从而形成了海外华人群体。

东南亚华人群体的形成,除了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大背景外,福建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是重要因素。福建境内以高山丘陵地貌为主,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如此贫瘠的环境,很难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传统的男耕女织生产方式,显然无法满足闽南人的生存需求,他们为了发展,就必须“以海为田”,靠讨海为生。他们相比当时的中原人,少了对土地的依恋,多了一种向外拓展的闯劲。这是闽南人向东南亚移民的根本动力。

宋代以来,中国的造船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从阿拉伯历史学家对巨大中国船的描述到郑和下西洋时的庞大舰队,都可看出中国航海业的发达。这为闽南人向东南亚移民提供了技术保障,让他们得以源源不断地“下南洋”。

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地少人多的艰苦环境以及发达的航海业这三者紧密相连, 为福建人下南洋这部历史大剧提供了舞台道具,从而演绎了一场中外多元文化融合的美丽佳话。峇峇娘惹文化的形成,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

古代移民南洋的中国人,基本是以男性为主。他们来到异国他乡后,为了工作、生活的需求,都会迎娶当地各族的女孩作为妻子。而他们所生的混血孩子,男的称为“峇峇”,而女的则为“娘惹”(一般认为第三代才算,也要注意跟纯种的华侨相区分)。人们于是把这些土生华人称作“峇峇娘惹”,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族群以及文化。他们主要分布于今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尼的一些地方。

峇峇娘惹是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相融的产物,既保留有中华文化的元素,更融入了当地风情。在语言上,他们使用的“峇峇语”是一种闽南话混合当地语(包括马来语、泰语等等)的混合语言。而在习俗上,虽然融入了不少当地文化,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他们在过春节时,都会贴春联,结婚典礼上也都会以“囍”字作为装饰。家居陈设上,也能看到不少中式家具。

在文化精神上,峇峇娘惹也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的信仰。他们强调孝道,也崇拜从福建带过去的妈祖、观音、大圣公(孙悟空)等等神佛。即使近代以后,随着西风东渐,不少峇峇娘惹接受了西方文明,学习英文,信仰基督宗教,但其中华文化的根子仍然保留下来,并延续至今。正如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政党)的创始人陈祯禄所说:“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指当地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可见,峇峇娘惹尽管在海外繁衍了几百年前,但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的心还是向着中华大地的。

峇峇娘惹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当地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娘惹文化。在服饰、刺绣,歌舞尤其是饮食上表现得尤其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