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豆瓣9.3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是由克里斯托弗•巴拉蒂导演的一部剧情片。这部的片名是台湾版的翻译。在台湾"放牛班"是指最差的班级,是一群被放弃的学生。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本片讲述了,1949年,法国某乡村,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在来了一位叫马修的班主任。马修有满腹的音乐才华,但却无法施展。

而来到这所学校后,他看到校长哈珊一种用一种“犯错-惩罚”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动不动则禁闭,处罚甚至暴力。

学生们个个噤若寒蝉,在校长面前是一群看似安分,背地里却带来更多的反。

马修不认可哈珊的教育方式,用他的耐心慢慢引导着这些孩子打开心门,并用音乐感染了他们,打开了孩子们禁锢的心灵。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在教育方式上,片中的哈珊校长和马修形成明显的对立

哈珊校长秉承“犯错-惩罚”的模式,惩罚是他唯一的教育方式,他用管理罪犯的方式教育学生。哈珊校长独裁者存在,居高临下,对孩子们实行高压统治,粗暴地对待学生所犯的一切错误。

在他眼中,这些学生是彻底的差生,被放弃的,完全没有希望的孩子。开篇哈珊训练学生的场景,让我一度认为这根本就是个监狱。

学生眼中充满了恐惧,每个学生都战战兢兢,惶恐不已,但是在背后却是更加叛逆的反抗和报复。哈珊对蒙丹的偏见,最后导致蒙丹一把火烧了学校已达报复的目的。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而马修就采取的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对哈珊校长的暴力惩罚,虽然没有抗争的能力,但他一直在你背后默默地保护学生。

包容学生的犯错,尝试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保护他们不被惩罚。在音乐课上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

每个孩子在马修的教导下,开始懂得笑了,会信任马修,眼中开始恢复孩子应有的光芒。以往如死灰般的校园恢复了正常。

最后,因蒙丹烧毁教室事件,马修被辞退离开学校时,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送别了老师,而最年幼的佩皮诺把马修当做爸爸一样,跟着一起走离开了学校。

相比之下,显然马修的教育方式更为成功,为什么呢?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01

为什么马修的教育可以成功?

因为他会了解学生的需求,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从而引导学生合作。这种温暖人心的教育方式正是运用了南风效应。

什么是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叫做“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

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很暖和,所以开始解开钮扣,继而脱掉大衣。比赛结果是南风获胜,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的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这种

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被称作“南风效应”。

我们在电影中到处可见“北风”和“南风”的较量。

“南风” VS“北风”

场景一、哈珊怀疑孟丹偷钱,用暴力的方式逼迫询问孟丹。孟丹非但没有说出真想,反而狠狠地抓住了哈珊的脖子。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场景二 被皮耶尔泼墨水的马修,没有任何质问或责备,只是练习时不给他独唱的机会。之后在表演的最后马修仍然给了他表现的机会,此时皮耶尔的眼神和微笑中对马修给予了道歉和感激。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哈珊校长好比是“北风”:对学生严酷,高压惩罚,而学生内心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愈发顽强抵抗报复;“北风”式教育只关注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要求,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

马修就是那股“南风”:了解学生内心想法,用包容温暖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学生最终打开心门,而获得了新生。“南风”式教育首先会考虑学会的内心需要,从学生感受的角度出发,不管他行为是否恶劣。

南风效应带来的教育启示

“南风效应”带来的教育启示: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表现,始终把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让孩子感受无条件的爱,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感受,引导孩子主动配合,这样更容易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这种教育方式,本质就是“无条件养育”。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02

什么是无条件养育?

“无条件养育”的概念是由美国知名育儿作家、教育学者埃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一书中提出的。

“无条件养育”,就像“南风式”的教育,是相较于“有条件养育”而言的。

在有条件养育中,家长丢孩子表达爱时,关注点在“孩子的具体行为”上:如果孩子的行为表现好,就认可奖赏孩子;如果不好,就对孩子忽视甚至惩罚。

而在无条件养育中,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他们是谁”,孩子的需求是什么,感受怎么样,而不是“他们做了什么”。

就像影片中马修对待蒙丹,不管他对了什么事,在他眼中依然是“我唯一的男中音”。父母爱孩子,应该是爱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是否达到了父母的要求。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这样评价:“在我近期看过的家庭教育著作中,《无条件养育》是最具震撼力和挑战性的好作品。

无条件养育之所以重要,因为父母永恒的爱是孩子成长的生命根基,如果以成绩是否优秀或表现是否乖巧作为爱的条件,等于在基因中诱发孩子的病态人格。

通俗一些说,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03

无条件养育成功之处:满足了孩子成长的内在需求

教育即生长 ——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家 周国平

而南风效应告诉我们,教育要从孩子的根本需求入手帮助孩子成长。

接下来我们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什么?以及每一需求下面对比分析“有条件养育”和“无条件养育”是否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马斯洛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成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因此,最好的教育应该在这5个层面上满足孩子的需求。

  •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比如吃穿住行。
  •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这里重点侧重人身安全。

第一和第二层次的需求,不管是“有条件养育”还是“无条件养育”都可以满足。

  • 第三层次:情感需求,孩子需要感受到父母之爱和归属感

在影片中,每个学生都被贴了差生的标签,他们是被老师甚至家长放弃了的学生。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周六就是过节。他们盼望着是家人的看望。这些孩子最匮乏的是什么呢?

是爱和信任。而马修给了他们这种爱。在他眼中这些孩子毫无不同,在音乐课上给每个人试音机会,找到合适的位置。就算是对他极端挑衅的蒙丹,马修依然平等对待。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坚称自己当然会无条件的爱孩子。但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在家庭中,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因此相比于家长自认为付出的爱,更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的爱。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针对有条件养育,研究人员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大多数经过有条件养育的人都感觉一旦没能做出令人钦佩的事或顺从家长的意愿,自己就会得到更少的爱。


爱尔兰儿童健康署曾经发表一篇文章,列举了儿童养育的十大“情感暴力(冷暴力)”模式,其中对孩子关心程度以其行为或表现为条件(即有条件养育)排名第二。

无条件养育是让孩子感受到不论自己做什么行为,父母都是爱自己的。

因此,在有条件养育比无条件养育之间,有条件养育让孩子感受的爱更少。

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当家长的爱取决于孩子的行为时会产生那些结果? 他解释道:“作为这种“爱”的接受方,孩子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那部分,最终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时才是最有价值的的。”


专家的研究也表明,认为家长爱自己是有条件的学生更容易感到排斥,导致他们更容易反感和讨厌他们的家人。

因此,有条件养育下的孩子比无条件养育下的孩子更没有归属感。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情感需求上,无条件养育胜过有条件养育。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孩子需要被尊重和被肯定。
  • 罗杰斯指出:感觉自己被家长、甚至老师无条件认可的孩子会倾向于对自己感觉更好。

    有条件养育,关注的是孩子的行为表现的好坏,忽视孩子的个性、想法、感觉和需求,也不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无条件养育,关注的是孩子本身,以孩子的内在需求和情感,最大程度上肯定了孩子,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肯定。

    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强,但是缺乏解读能力。比如当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多,大宝在受到冷落之后,会有各种特殊的表现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有条件养育此时会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惩罚孩子达到目的,孩子因为害怕暂时听话了。

    而此时无条件养育的家长会关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继而去跟孩子沟通,多花时间陪伴他。因此只有在无条件养育中,孩子的需求被满足了,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孩子需要找到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发展内在自我的价值感
  • 心理研究也已发现:“得到的支持越有条件,自我价值感的认知就会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有附加条件,那他们在接受自己时也会有附带条件,即自我价值感更低。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无条件养育,意味着不带预设——不把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期望值去强压给孩子,我们只有把目光放在孩子本身身上,挖掘孩子自身的价值,让孩子朝着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方向努力前进。

    在影片中,马修组建合唱团,每个孩子都找到了在合唱团的价值。任命不会唱歌的佩皮诺为指挥官,五音不全的郭邦为乐谱架。每个孩子都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结合以上分析,无条件养育在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三个层次上明显优于有条件养育。只有采用无条件养育,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接收到无条件的爱,尊重,发掘自己的价值,过最有意义的人生。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04

    无条件养育的原则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不是一套方法。方法有限,境界无穷。家长们读一下这本书吧,它带给你的将是“无穷”的办法和力量。 ——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尹建莉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境界,一种思维,一个方向。这意味着在每天的孩子教育中,我们要记住自己选择的是无条件养育,而非有条件养育。只要秉持无条件养育的原则,我们就可以无限接近它。

    原则一、专注长远目标

    影片中,马修上课前,就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梦想。孩子的梦想就是我们要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教育孩子的长远目标是我们每日要在脑海中复盘的:比如希望孩子成为快乐,有上进心,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人。以此为目标来评估,如何教育孩子才有利于实现目标。

    以后面对孩子打碎碗,没有收拾房间这样的小事,还会大动干戈吗?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原则二、在符合事实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

    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说过,"在符合事实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为什么呢?内心不持有这种观点的家长,容易对孩子的行为理由有预设。

    就像电影里,马修发现偷钱的是郭邦,他没有揭发他,而是仔细询问:为什么要偷钱?拿来做什么?结果孩子告诉他:一个热气球。

    因为郭邦的梦想是做热气球驾驶员。他并没有想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如果我们实现预设了他偷钱的理由,往往会外负面动机考虑。而孩子往往很单纯。

    因此,当孩子做了什么令人恼火的事,我们要积极看待孩子的动机,并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再加以正确引导。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原则三、尊重孩子,不说没必要的“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说过:“孩子有时比家长更清楚自己是困是饿,更了解朋友的特点,更了解自己的抱负和目标,更了解不同的老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更清楚隐藏在自己体内的冲动和需要,更知道自己爱谁、不爱谁、珍视什么、不喜欢什么。”

    如果我们真心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那就不会存在“有一种冷叫我妈觉得冷”了。对于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不说没必要的“不”。

    原则四、少说,多问

    引导孩子产生想法、异议和感受要比向孩子发号施令更有作用。在养育过程中,我们要少说,人问。因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根源,意识到孩子的内心所需。“问”要避免反问。比如“难道你不该看着别人说话吗?”反问本质上就是发号施令。

    原则五、多给自己和孩子点时间

    我发现自己对孩子下命令的时候,往往是内心着急的时候。因此慢下来,给孩子更多时间,可以有效避免有条件养育。我在孩子相处过程中,我们要抱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多花点时间,以后会省很多时间。

    《放牛班的春天》由南风效应和马斯洛需求理论,解读无条件养育

    结束语: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教育片。马修的成功教育方式本质上利用南风式的温情教育,满足了孩子5个层次的内在需求的无条件养育模式。

    在无条件养育模式下,坚持五大无条件养育的原则——专注长远目标、在符合事实前提下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动机、尊重孩子,不说没必要的“不”、少说,多问、多给自己和孩子点时间,我们就可以收获成功的果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