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怎么解?看下文!

从中医角度来看,代谢综合征根据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血浊、消渴、头晕、痛风、胁痛、胸痹、虚劳”等范畴。患者多为湿热体质,辨证多为湿热痹阻,痰瘀互结。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怎么解?看下文!

那么,什么是湿热呢?

湿热,为中医名词术语,为致病因素,属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热)中的两邪。亦为中医证候名,如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怎么解?看下文!

外湿属于外邪,称为湿邪,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热,也是一种邪气,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称为火热之邪。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称内热。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热证是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阳盛阴衰的证候。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怎么解?看下文!

湿热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形:肥胖、乏力,胸闷、气短,肤色偏黄发黑、油性皮肤、痤疮、黄褐斑,口苦、口臭、体臭,喜食肥甘油腻之品,大便粘滞不爽、臭秽难闻,小便黄浊,或有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

2).神:性情多急躁易怒,烦闷懈怠,身重困倦。

3).舌苔: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怎么解?看下文!

湿热体质如何调养呢?

1).饮食调养:不可暴饮暴食,尤其不可多饮高糖饮料。少食性热生湿、肥甘厚腻的食物。如烟酒、牛奶、辣椒、菠萝、橘子、芒果、山楂、柿子、石榴、猪肉、羊肉、狗肉、燕窝、银耳、甲鱼、海参等。宜食清淡、去湿的食物:薏苡仁、冬瓜、绿豆、苦瓜、丝瓜、黄瓜、西瓜、芹菜、莴笋、荠菜、鲜藕、豆角、绿豆芽、赤小豆、豆腐、萝卜、田螺、鲫鱼、鲤鱼、鸭肉、海带、泥鳅、螃蟹、猕猴桃、杨桃、葫芦、大麦、蚕豆、绿茶。

食疗举例:四仁赤扁豆粥:薏苡仁20克赤小豆20克绿豆20克冬瓜仁15克白扁豆15克苦杏仁6克白蔻仁1克。洗净加适量水,煮粥。

代谢综合征=中医“湿热”,怎么解?看下文!

2).起居调养:多进行户外活动,每次运动以微汗,面色发红为宜。如中长跑、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衣着尽量宽松,并用棉、丝、麻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以助于津液的循行、减少肌肤的湿气。嗜睡者应减少睡眠时间,保持情绪的平稳。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长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熬夜、过于劳累,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

3).情志调摄:

湿热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应节制安神定志,以舒缓情志。做到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的正确对待,保持稳定的心态。克制过激的情绪,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4).药物调理:

可酌情服用六一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