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圖:蔣盛(包公)、Vincent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古鎮上的石磨

在全國所有的古鎮中,沐川的箭板古鎮,估計要算最神秘的古鎮。三宮十一廟,雙龍火牆,如南樹,六株排列整齊的老榕樹,奇怪的戶對,隱秘的巨型無字壁畫,巨型石柱,穿明代官服的神龕,水下地宮,上萬平方的大型精美明代建築群,明代青花瓷片鋪設的地磚等等,都沒有任何歷史記載,也沒有功德碑之類的信息載體。箭板鎮明代建築物的規模和造價,超過全岷江可通航地方的明代建築物造價總和,而且沒有留下任何官方和民間記載;誰有此財力和必要在這裡修建如此大規模的秘密建築群?只有一位——那就是張獻忠。

箭板鎮概況——箭板鎮位於樂山與宜賓交界的界河箭板河河邊,距離岷江主流約7公里,四周都是高山,可以說是一個盲腸形狀,絕大多數樂山人和宜賓人,都不知道箭板鎮。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趕集回家的鄉民

一 神秘的三宮十一廟。

箭板古鎮是一個沒有歷史記載的古鎮。主要建築為 “三宮十一廟”(名稱當地人的叫法都不統一),處處是迷。宮,是封建社會時期,皇帝或道教專用建築物,箭板沒有歷史,卻有“禹王宮”、“萬壽宮”、“玉皇宮”三宮(據當地老人講,三宮地下用地道相連),其中“萬壽宮”的每一塊青磚上都“萬壽宮”三字。三個宮中供的是明朝官服裝飾的“菩薩”,而不是皇帝或道教角色。三宮的規模宏大,以剛解放時箭板鎮的財力估計,箭板鎮100年的總產值,還不足建設費用,即使以今天的沐川縣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也很難滿足建設費用。箭板僅僅是箭板河“盲腸”終點的一個偏遠的貧困小鎮,又不是名川大山,修建如此多的宮、廟,究竟是為什麼?(解放初,箭板約有46戶150多口)。

在修建如此都得宮、廟的時期,誰有如此大的財力,養活如此多建造人員,在宮、廟建成後,誰又有如此巨大財力養護宮、廟中的人員。在同一時期修建如此龐大的建築群,又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實在是罕見的現象。就整個岷江流域的古建築群(祭祀類建築)做比較,也只有犍為文廟、眉山東波祠、彭山彭祖廟等極少數的建築規模可以相提並論,但是這些建築群都有詳細記載,唯獨箭板的建築群,不但沒有文字記載,甚至連功德碑都沒有一塊。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古樹與民居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石板路走過來的村民

二 神秘的巨型壁畫。

在禹王宮東、西牆上各有一幅巨型壁畫,長度各約24尺,高度各約6尺的;壁畫大約是2003年(或2004年,記不很清楚),東西牆的夾壁被雨水衝倒以後發現的,壁畫為什麼要用夾壁掩蓋?從河勢與岸邊的地貌判斷,畫的對象是箭板鎮本身,兩幅“巨型”壁畫,其中東牆壁畫上除了箭板的街道之外,在箭板河邊停泊了很多空船,船上既無貨物也無人員,只有和中間的小船上有二個人物(在船頭上)。如此大的壁畫,畫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在約300平方尺的壁畫上,只有二個站在船上的人(約佔0.1平方尺),全鎮其他人呢?西牆壁畫上空無一人,只有箭板的建築群和十一個廟子(壁畫剝落後只能看見七個廟子)。從用筆的角度和畫的質量看,作畫的人沒有作畫的基本功,用筆力度強硬、力道單一,費如此大的功夫,作如此大的壁畫,不可能沒有目的,目的是什麼?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暗藏玄機的壁畫就在此處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暗藏玄機的壁畫就在此處

三神秘的巨型石柱。

在禹王宮正殿上有四根巨型石柱:石料用的是灰白色石英質細沙岩,並非箭板本地青灰色砂岩。每根柱高大概18尺,三根是整體石柱,其中西南角(按坐北朝南制式)一根是有接頭的,是因為沒有石料了嗎?不是,從大量長條石階存在的事實分析,接頭是故意人為的,為什麼如此?如果改用木材,造價至少十倍以上,為什麼要用整體巨石柱?只能說:修建禹王宮的人錢多了找不到地方用!在巨型石柱前面居然修建有“小橋流水”,但是水池排水沒有找到地漏。水池四周有大量精美石刻(可惜被當地人毀壞得太厲害了)。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尋訪拍攝一直上殘存的高大石柱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殘缺的石雕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文章作者鄭志平與石傭合影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殘缺的石傭雕塑

四 神秘的戶對。

就目前樂山範圍,本人只見過兩對戶對,一對戶對在雷暢故居的大門上,另一對就在箭板場的一戶不起眼的大門上。雷暢是名人,雷家在清代共考取的進士和舉人有19人之多,雷暢當過太子伺讀,戶對有清楚的來歷,而箭板這一對戶對,是誰的,箭板並沒有出過這樣的大員。況且雷暢故居,建築規模檔次都比較高,而箭板這處有戶對的建築,只是一般普通民居。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遺存的磚牆和璇璣門楣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牆壁上的門楣對聯書法精美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在箭板古鎮一戶不起眼的大門上有神秘戶對

五 神秘的雙龍火牆。

萬壽宮真正的神秘還不僅僅是每一塊青磚上都有萬壽宮三個字,而是萬壽宮東牆的“包間”。“包間”房屋門楣上有“璇璣”二字,字體並非“館閣體”,而是“江湖體”,寫字之人力道強,力度排山,絕非一般文人可為。更為奇怪的是這間“包間”的兩道防火牆是做的雙龍形狀,這恐怕是全國僅有。在封建社會時代,非皇家關係,造龍這樣的建築使用,是要殺頭的,箭板鎮並沒有任何皇家關係的傳說。……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地面殘留的青花瓷殘片

箭板鎮的諸多謎團,至今無從考證。和當地百姓聊聊家常,連他們都無法說清楚自己祖祖輩輩的淵源。眾多民間傳言到今天,凝成一個歷史故事,貌似最為接近:或許當年張獻忠看大勢已去,就從成都坐船順江而下,然後拐入與世幾乎隔絕的箭板,在此建造了三宮十一廟等建築群,用以駐紮衛兵隊伍。十六年轉戰7省搶奪的金銀珠寶,藏在了箭板某地下洞穴,由於箭板鎮通水路運輸,日後已好取用。而3宮建成後不得不殺人滅口(無人的大量空船也許就是這樣的提示),張獻忠在生命結束前,將寶藏的信息的一部分繪入圖中,藏在2層牆體之間,欲將歷史真相傳遞後來人。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帶有萬壽宮字樣的青磚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年代久遠風化嚴重的寺院柱礎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恬靜的古鎮人影寂寥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走訪張獻忠與三宮十一廟,金銀珠寶藏於箭板古鎮地下洞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