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现在美国满世界卖F35, 就不怕F135发动机的技术外泄吗?

c陈斌


还真不怕,之前的回答大体说了一下,F-35是有一个叫做健康管理系统的软件模块会将每架F-35的运行状况直接上传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服务器上,在对战机故障预警之余也对战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审计。

上个回答说了健康管理系统,那么在这个回答里面W君就重点说说发动机技术吧。

F-35所使用的发动机是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F135发动机。对应到不同型号的F-35战机分别为100、400和600型。

在F-35B上这台发动机通过离合器接驳了一个升力涡轮风扇。整体的发动机核心没有变化。

从工厂现场施工照片中看即便是安装在非垂直起降的F-35型号上面的F135发动机也是保留了旁路歧管的,只不过用圆形的盖子进行了简单封闭。从这一点看F135发动机的通用性是相当强悍的。

发动机最主要的技术有两点第一是轻量化,第二就是燃烧效率。

先说轻量化,用于F-35A战斗机上的F135-PW-100发动机仅仅重1.71吨,就可以提供191.35千牛的推动力。推重比达到了11.46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据。相对于当年用在F-14、F-15、F-16上面的F-110发动机(最大推力142千牛、1.84吨、推重比7.9)来说就是一个质的飞跃了。飞机发动机的轻量化在于减小结构重量用更薄更轻的材料,但问题来了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发动机叶片和喷管能不能承受住发动机的上千度高温和巨大的压力就是一个挑战。而且在常温状态下的叶片和喷管加热到高温状态下热膨胀和离心力的造成的变形是一个没有发动机制造经验的企业所不能掌握的数据。众泰皮尺部不能在高温高速下进行测量的。

因此即便是将发动机拆成静态的零件也无法进行准确的复制。

第二点燃烧效率,刚刚提到了F135-PW发动机可以达到191千牛的推力,但是这台发动机并不费油,可以做到250克·千牛/秒的油耗,也就是说在最大推力的工作状况下每秒才会消耗47.75千克的燃料。以F-35A战斗机8.3吨的载油量来说,可以维持3分多钟的最大推力。对比F-14的F110发动机来说,在F-14开到最大加力推力的时候仅仅35秒就会耗光所有7.3吨的机内燃料。

发动机的油耗控制和发动机结构相关,但更多的在于软件控制,F135发动机配套的控油软件也是极其强悍的。但军用软件的破解难度不像我们破解一个软件加密的序列号那么简单,也是像重新编写一样困难的存在。


因此即便是拿到了F135发动机对于普通的国家来说如果复制还不如重新制作一款发动机来得实在。至于性能能不能达到F135那么彪悍就全靠禅意了。


军武数据库


泄密肯定怕,这个毋庸置疑!

别忘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外型设计借鉴的可是美国核潜艇的模型。至于冷战时候苏联和美国直接的借鉴数不胜数,例如氢弹架构欧美都是一个原理,只有中国是自己的架构。

时至今日欧美对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封锁和武器禁运一直存着着。

基础材料科学借鉴不了,但是原理和外观应用的意义其实也一样巨大,汽车都是四个圆形轮子,谁见过六边形轮子?再看看苹果手机带来的革新和变化,iOS模仿不了,但是CPU、指纹解锁、人工智能、屏幕都在互相借鉴,都在朝前跑,先来的不是唯一就能来的!高通、苹果、三星、华为的专利互诉案件少吗?

都是朝一个方向发展,能解决一个问题必然少一个问题,这样可以节约太多成本和时间!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已经给了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能真正付诸实践的还需要一个强大国家的理论基础和经济基础来支持!

至于美国的F22、B2其余国家想都不要想!可曾见过福特级、甚至慢慢退役的尼米兹级核航母外销?甚至于美国有了福特级电磁弹射后尼米兹级的蒸汽弹射技术有几个国家能拥有?

出口的都是能把控的甚至阉割的版本!别忘了韩国和日本最厉害的是宙斯盾雷达、反潜机、声呐等等只是美国的眼睛与耳朵,利益面前各取所需,北约不就是为了对抗苏联而成立的!

什么是是黑暗森林法则?

弱国无外交就是,没武器那连国和家都不会有,当今世界一样是弱肉强食,只是用手吃改为了戴着领带拿着刀叉来吃!


0知不知0


购买时有合约有前题的。一,不能用它针对美国及其盟国,明确告诉你战机有后门。二,不能私自打开维修,必须由美国技师维修。三,不得转卖转借和向其它国家展示和透露技术参数。

我国购买波音客机时都必须签定不用于军事用途的保证合约。


铸剑为犁666


我是音响人 我以仿冒到滥街的音响来说吧 不管皮尺部一比一仿箱体 仿喇叭 仿分频器 还是抄板狗扫描极的一比一制版 对零件参数 外观是仿了 声音都谬以千里 仿制 也是技术活啊 甚至吹毛求疵地要结果都一比一 难度比自主创造一个方案更难 毕竟 我自己长帅很容易 要我长得跟彭于晏一毛一样 臣(没有妾)做不到鸭


HIFI教父


美国满世界卖F35,就不怕发动机F135泄密吗?当然不会。因为发动机工业是工业上的明珠,是技术制高点,是无密可泄的,即使美国泄密了,别人知道吗?

发动机工业都是高技术,涉及到机械设计,工业工艺,原材料,这些本身就是机密,合起来就是密上加密。如果不是原创人告诉人们其中的秘密,别人是不会知道的。

F35作为飞机我们只能远看或者只能看到图片,人们觉得有可能泄露秘密吗?看看你身边的手机、电脑卖到全世界,就不怕泄密吗?他们里面的CPU是技术核心,不怕泄密吗?美国的微软和高通产品畅销全世界,不怕泄密吗?

中国被外国人称为山寨大家,山寨大国都仿制不出来,还怕其他国家去仿制吗?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淦昌先生说过,先进技术不是靠引进的,所以中国在努力研发。所以美国最怕的就是中国这一点,所以中国提出了制造2025,所以美国才和中国打贸易战。只要中国回到从前,只生产第低端技术产品,只来料加工,中国只你打工仔,贸易战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而且美国还会大赞有加。

所以这就是现实,美国总是说中国让美国泄密,中国盗窃高科技,高科技那么容易盗窃吗?那纯粹是无稽之谈。这只是美国高技术侵略中国的借口,所以中国奋力还击,所以中国不怕,因为中国有自己独立研发的高技术。以后不要再说中国是山寨大国了,山寨只能在低端,高端仿制纯粹是瞎忽悠世界的,山寨不过那么简单,别人也是山寨一个来看看!



大志远思想空间


F-35,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并生产的一款单座单发战斗机/联合攻击机。其有三种衍生型号,基础的F-35A、短距/垂直起降的F-35B以及舰载型F-35C。 美国是现在唯一一个同时有两款五代机服役的国家。至于为什么美国选择大批量出口F-35且不担心被窃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F-35并非美国一个国家的项目。美国的“联合攻击战斗机”计划除了美国之外,还有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挪威、丹麦、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的投资。而且,参与国也负责了一部分的研发工作,这就意味着,对伙伴国保密的难度非常大。美国不自研的原因在于F-35的研发成本十分高昂,且欧洲盟友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英国的“海鹞”需要更换为更先进的平台,其他盟国的F-16也需要更新)。此外,盟友的使用可以为F-35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所以,在其他国家深度参与研发的情况下(即使不参与研发,大量装备也是需要获知一些数据的),美国不得不出口,且很难做到百分之百技术保密。 第二,美国并没有“满世界”卖F-35。从目前获知的数据看,F-35的最大用户依然是美国海空军及海军陆战队,总订单量接近2000架。与庞大的国内需求相比,出口的数量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此外,纵观F-35的国际客户,基本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不是美国盟友的国家基本不可能获得F-35,连与美国关系颇为紧密的沙特求购都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可见,美国在买卖军火上还是非常谨慎的。 第三,F-35的国际客户基本没有自研战斗机的能力。选择与别国共同研发武器的国家,基本上自己的工业和研发体系就存在着问题。而参与研制F-35的几个国家,均不具备自研战斗机的能力(日本不久前放弃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心神”项目转而专注于购买F-35。至于伊朗的F-313,恐怕业界没几个人把他当作五代机)。也就是说,即使他们“偷”到了美国的发动机技术,也没有很大的实际作用。除了中俄,世界上没有其他的美国需要担心的国家,在体量上如此,在五代机上亦如此。而美国是绝对不会向中俄出口F-35的,所以美国并不需要担心。 第四,F-35的发动机技术并不好“偷”。F-35所采用的发动机是普惠公司研制的F119-PW-100发动机,F119-PW-100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型推重比超过10的航空动力系统。这样一款发动机想要仿制,对国家的工业能力要求非常之高,一般国家根本无法仿制。 综上所述,美国基本无需担心F-35的技术外泄问题,反而因为F-35的大量装备得以大规模生产(据估计,现在的年产量达到200架),进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陈定定教授


我想问一句,大家在学生时代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无奈,就是对于一些难度很大的题目,是不是拿着参考答案也不会做?或者别说是看参考答案了,就算是老师已经给你讲了一遍解题过程,你也不一定就能完全搞明白究竟怎么做出来的,所以,道理其实就差不多,顶级航空发动机技术被称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钻石”,这种对于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来说就是“天顶星技术”的玩意,不是谁都可以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的!


为什么美国佬到处卖肥电也不担心肥电上面装的F135发动机技术会泄露呢?首先,我们要知道F135发动机可以说是目前最先进的军用大推力涡喷,其最大推力接近20吨,推重比达到了11.46,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大推力军用涡喷中唯一一个推重比超过10的发动机(F-22战机上使用的F119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16吨,推重比不到10),在使用寿命方面,美国佬的发动机也是一枝独秀;其次,目前世界上有能力并且已经可以制造大推力军用涡喷的国家只有三个,那就是美、俄、中,而英国的罗罗(即劳斯莱斯),能力是有,不过人家目前主要精力放在了民用航发领域!


也就是说,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全世界所有剩下的国家那所谓的发动机技术也就是停留在PPT上这样的水平,包括小日本、以色列、土鸡这样的国家在内也一样,他们统统都属于“有参考答案也不会做题”的那种,也就是说,哪怕是把F135发动机拆开来摆在他们面前,再加上一份详细的设计图纸,这些国家也没有能力可以防止F135发动机,其实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已经可以制造大推力军用涡喷的我们和俄罗斯,结果也会差不多,就算拆的再详细也同样没有仿制的能力。


其次,能造发动机的巨头公司对自己的产品都有着严格的追踪保护措施,举个例子,目前在民用航发领域的扛把子,英国的罗罗,其卖出去的每一项发动机产品,都能不间断的像罗罗的监测中心传送相关数据,你如果想要非法拆解发动机,那么罗罗绝对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所以,军用航发就更不用说了,我就不信洛马对自己的发动机会没有相关的监测手段,再说了,需要跟美国买肥电的国家,都是没有能力造先进战机的,别说五代机了,三代机他们也造不出来(英国除外),飞机都不会造,为了发动机得罪美国有什么好处?


哨兵ZH


高精尖的工业品、让你照着做都做不出来,如:尖端发动机、尖端芯片、尖端显卡、高精度传感器、尖端轴承等。

比如,偏远农村、甲说“别让乙看到锄头,免得被仿造……”,其实乙已经大规模使用农机了。

同理,咱们研发出特别高精尖的发动机,领先他们50年以上,就是让他们看着做,他们也做不出来,即便做出来也是貌合神离。

这些高精尖工业产品都是国力的积累、综合科技的积累、高级人才的积累……

这些方面故步自封、自以为是、浮夸自大最终是误人误己。

全球化的时代,综合科技强则国强,工业强则国强。

美国也害怕别国仿制,但也有后手,即便你花很大力气仿制出相似的了,人家新一代又出来了,并且卖这些工艺品(飞机)已经获得了巨额利益。

科技即讲投入,也要得到巨额回报,只投入却回报小、其实是一条非常畸形的道路。

我国的铁路、高铁、公路、桥梁就是一条非常阳光的大道,利民、利国、利世界。希望发动机机芯片行业也能这样。


风清云淡水天一色


美国真正的压箱底是F22,别看F22比F35老,但是很多先进的东西都装在了F22上,再说F35单喷能强哪去,从性能来讲,F22属于空优型战斗机,基本上没有对地击打能力或者说比F35要弱,但是隐身能力和格斗能力不是35能比的,35的优点可以垂直起降有较强的对地能力,虽然35也可以超音速巡航但是22可以在超音速状态下发射导弹35确不能


最爱中古车


说不怕的都是扯淡,也不看看F35都卖给谁了,不是亲密盟友是买不到的,给钱也买不到,F22这种老款都买不到。

这种高科技产品泄密有两种应用可能,

一、被拆解,然后仿制,有人可能说了这种产品,给你你也看不懂,呵呵,可能不一定吃透,但是可以借鉴利用吧,就像隐身图层,机身构造,等等这么大的家伙总有能被利用到科技吧。

二、产品性能被反复测试,任何武器都是有缺点的,F35,F22,一旦被反复测试,发现他们的弱点和缺点还是很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有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只部署在美国本土,就是为了保持其神秘,减少外界探测他的弱点。这也就不难理解隐身战机为啥训练时携带放大器,增大雷达反射面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