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车辆落水后,为什么大多数人员会溺水身亡呢?

搞点创意


看到这个题目,特别想给大家说说自己农村老家堂哥的经历,一次死里逃生的开车落水事故。

一辆桑塔纳2000破车,喝了半斤多白酒加几瓶啤酒,夜晚,行驶在农村河边的油柏路上,速度至少在70km/h。

另外,这个县道上,因为近年县城楼市发展快,经常有渣土车经过。

以上是事故背景。

酒精的麻痹,让堂哥的判断力下降了很多,前方突然一个限制大车通过的石墩。

下意识的急打方向盘(老杨经常说安全驾驶里面要让速不让道,这明显是错误的,要先减速),加上路边的石子路,车辆失控,侧翻,掉入河中。

巨大的撞击和翻滚(车子已经头朝下,底朝天),因为没有系安全带,人翻滚了过来,总之是头朝上,很快,堂哥清醒了起来。

堂哥感觉车子在下沉,注意,关键一步出现了,他摸索着找到门把手,迅速的把车窗摇了下来。

水能听见咕嘟嘟往车里进去,他在犹豫在车里继续等还是出去,过了几秒钟,忍着疼痛(头和手,腿都有划伤)游到了岸边,让路人拨打了救援电话。

随后我也过去了,目睹了现场的惨烈,汽车已经报废了,这样的安全性能汽车,人还能活着,真是捡了一条命。

(上面是网图,我到的时候,120,交警都到了,只顾救人了,也没时间拍照片)



通过这个真实的事故,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不能保持冷静,没有安全驾驶的知识,溺水的机会特别大。

那我们如果万一落水该怎么办呢?



一、准备好,防患于未然。

车子主驾驶触手能及的地方放个锋利的小刀或者匕首。因为一旦紧急情况发生,安全带有可能卡住,抽不出来,妨碍逃生。

或者在网上买一个救生锤也可以,有多种用途,我的主驾驶就这样一个东西,不过是保险公司送的。

二、平时锻炼身体的时候,尽量学一学游泳。

这个对身体的好处就不说了,主要是紧急情况,你如果一点也不会游泳,那逃生就有困难了。哪怕会最简单的浮水也行,也能救自己一命。

三,事故发生后,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不要大喊大叫,节省体力,迅速想办法撬开车窗或者砸碎玻璃。

水里面的压力是特别大的,一旦完全落水,汽车很难打开车门。

砸汽车玻璃,遵循两个原则。

1.砸边缘。

2.砸侧面四个车门,不要砸前挡风玻璃,因为前挡风玻璃是夹层玻璃砸破的难度最大。

四,如果汽车落水的段时间之内,电路系统是不会失效的。

汽车主驾驶都有直接打开过后备箱的按钮。

要第一时间把后备箱的按钮打开,这样也可以保证汽车内外气压的平衡。



最后真的希望这些知识,大家都永远永远用不到。

平时的驾驶过程中,如果遇到没有护栏的河流湖泊,一定要谨慎驾驶,尤其是在会车的时候,更要减速慢行。



希望这个真实的案例能够帮大家学到些什么。

开车用车安全驾驶,请关注老杨爱车说。

如果你有在汽车保养维修,安全驾驶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关注头条号老杨爱车说,私信我,我会一对一的把大家当做朋友,来解决问题。


66号车坊


究其原因,设想更多的是恐惧、大脑空白,心理没准备、不知道怎么办。

一、心理状态

大部分人遇到车辆落水都会惊慌失措,不要说你心理素质有多高,因为你从没遇到过,大脑来不及做正确反应,处于空白状态,设想下突然给你出一道脑筋急转弯,5秒内回答,可想而知很多人是答不上来的,没有时间让你想,根本就会傻在哪,当你想到解决方法,时间不会等你,所以大多数人会溺水身亡。



二、防范意识

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说出话就要去做,根本不想后果,看上去雷厉风行,说难听点叫没过脑子,而真正的雷厉风行,背后有一个最强大脑,我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做事之前会把问题想的最坏是什么样子,这样督促自己少走弯路,做好防范应对,如果遇到紧急问题,大脑不至于空白,开车前检查车辆带好应急设备,防患于未然,大部分溺水身亡的人生前没有这样的防范应急意识。


三、车辆落水负压

车辆进水形成负压,电子设备断路,车门无法打开或者水的压力让你更本无法打开车门,也是原因之一,车辆落水人的第一思想我设想应该是惊慌不知道怎么做、使劲开车门、当车门打不开时,应急锤或者尖锐东西砸玻璃,这时基本也没有太多时间了,我设想这也是更本的原因之一吧。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大胆设想的,没有科学依据,车辆进水车辆电器短路,会不会形成强大电流激倒身亡者,(题面上没有写到是电动汽车还是燃油汽车),电动汽车上应该有逆变装置,(对车不是很了解,轻喷),遇水短路会有很强大的电流,或许这也是身亡原因之一。


六月WU先生


说起这个话题,脑中还能想起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的事件。当时北京下了一天的暴雨,由于当时北京的排水系统没有很完善,导致很多桥底以及洼地积水,最为严重的就是房山以及京港澳高速了。由于水面是一点点涨起来的,当坐在车辆的人发现水漫过车门,想要开门离开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开不开门了。所以,在当时的京港澳高速上,许多车辆因打不开车门而被淹死。

这就回到了这个问题本身,为什么车辆落水后,大多数车内人员会溺水身亡呢?

由于水压的存在,车辆一旦落水,你是很难打开车门的。所以,很多时候车辆落水的时候,好多尝试打开车门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除了车门之外,车窗也是如此。由于现在的车窗进本都是电子已经都不是手摇的了,入水之后就会短路,也是不可能摇下车窗逃生的。那难道落水就没有生还的机会了吗?并不是,如果你赶紧爬到第二排,然后放倒座椅,到后备箱那里拉下紧急按钮,你是可以从后备箱逃生的。不过,这个方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要提前知道这个紧急逃生按钮在哪。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逃生锤了。如果你在车里提前放了逃生锤,那么敲击玻璃其实也是可以逃生的,但如果没有这个安全意识,也是白搭。其实,说白了,为什么车辆落水后,大多数人都是泥水身亡,一个是紧张不知所措,还有一个就是平时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高氏观市


慌乱、惊恐、手足无措,这是造成车辆落水后,车内成员溺亡的主要原因。

下面细细说来:

1、巨大的冲击力,使人瞬间懵圈



我们经常从网上看到车祸瞬间的视频,觉得有些车子发生意外时,貌似翻滚不是那么严重,人怎么就遇难了呢?

不知大家遭遇过车祸没有 普法君遇到过两次追尾事故,深深体会到车祸发生瞬间巨大的能量。

有一次是在重庆黄花园大桥开车,当时桥面很堵,我慢慢随大流走着。

突然,我觉得后背像被人“咚”得一棍抽过来一样,后背部包括内脏都被震了一下。

原来,后面一小伙开着辆丰田RAV4,边开车边聊天,没注意我在慢行,“咔嚓”一下怼上来了。

当时我就想,这才是一个小擦挂啊,要是严重点的车祸,绝对要被怼懵圈……

若是车子冲进水塘,巨大的冲击力给人造成的伤害,没有体会过的肯定无法形容,在下坠过程中,说不定很多人已经慌神了。

2、水要灌满车厢时再打开车门



如果你的车子是老式手摇玻璃,那你的逃生时间肯定比电动玻璃车要多,因为车子落水后电路会断电,车窗必然打不开。

如果电动玻璃车辆在落水后赶紧打开车窗,那生存机会就大大增加。

车辆落水后因水压原因,车门根本打不开,驾乘人员只有趁此时间清醒下头脑,卸下头枕,用头枕锐利的部分砸击车窗玻璃四角,这样就可以迅速击碎车玻璃,人就可以在水彻底封死逃生之路时离车。

普法君建议:大家可以买一个破窗器,放在车子的杂物盒里,这些专业破窗器,只要你力度到位,都是秒碎车窗。

如果是女士落水,车玻璃也砸不碎怎么办?

那好,那就在车子落水后赶紧往后排座爬,然后放倒第二排座椅,穿进后备箱,后备箱都有个紧急逃生通道(建议大家回去看看这个开关),你可以从这里逃生出去呼救。



如果没有逃生通道的,那只能再次冲车玻璃下手了。

网上很多人建议拿钥匙、高跟鞋底砸车窗的,说实话,除非是训练有素的人,一般人哪掌握的了那个力度嘛。

女士拿高跟鞋砸玻璃,只有看人品了……


普了次法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到重庆好几年前的一起事故,在火车站跟前的一个下穿道里,因为连续暴雨导致积水越来越深,当时实际通过该路段时,进退两年,最终导致车上人员溺水身亡。类似的案例在全国都有不少。那么,如果车辆落水,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溺水甚至身亡的事故呢?

为什么发生这类溺水身亡事故

汽车落水,犹如我们遇到地震,或者是火灾这类小概率事件,所以,大家平时根本遇不到,所以,没有相应的准备。首先就是心理准备。发生车辆落水事件后,不论是驾驶员还是车内乘客,大多慌乱了,脑袋里一片空白,任由汽车一步一步沉入水底。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所以错过了好的逃生时机。此外,车上没有配备相应的额砸窗户的工具,比如安全锤等。

车辆落水后,这样自救才可行

一旦发生落水事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避免酿成更大的事故:

1.沉着应对。既然遇上了,那就躲不过。所以在车辆刚落水期间,甚至还在腾空的时间(比如掉到水塘里),就先打开汽车中控门锁,以防后面水进入车内后,车门被锁死。如果可能的话,这种情况下,同时按下车窗玻璃升降按钮,这个很关键。反过来说,平时开车,特别是市区路上,也不必要将车门关得那么紧。

2.如果你的车有天窗,如果够沉着冷静,也第一时间去打开天窗的按钮。大部分汽车都是电子控制的,所以要争取时间。有些天窗可以手动打开,如果车尚未被淹没,可以手动打开天窗,作为逃生通道。

3.如果前面的方式没能打开窗户和天窗,保持清醒。使用车内安全锤(很多私家车都没有),或者是汽车头枕,砸侧面车窗的四个角,用头枕插入车门和玻璃之间,使劲撬。争取撬坏玻璃。

4.开车门的时间很关键:汽车刚落入水里,车门内外的压力相差很大,你根本打不开车门。等到汽车车内进水到半腰,这时由于车内外压力差不多,相对更容易打开车门。这是求生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

5.最后,如果车门没有砸开,那只有通过车内的后备箱逃生了。先爬到第二排,放倒第二排座椅,钻入后备箱,一般来说后备箱有个紧急逃生按钮,就是可以打开后备箱的。可以从通过后备箱爬出去逃生或者求救。

当然了,逃出去之后,游泳的技能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有用了。

车辆落水,确实令我们非常慌张,但是做好以上几点,提前了解,有助于大家遇到问题时沉着面对。

最好的方式就是小心开车,避免事故,最后祝大家驾车平安!


在成长路上


近年来,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交通事故并不都是因碰撞导致的,一些车辆自燃或车辆落水等事故也屡有发生。而且问题是,很多车辆落水后,里面的乘员有时并不能顺利逃出来,导致溺水身亡的惨剧发生。

为什么车辆落水后,里面的人却逃不出来呢?这里有几种情况,可能导致乘员难以脱身。

第一种情况是,车辆发生碰撞后掉下水,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因为车辆发生碰撞后,车里面的人可能受伤,如果受伤昏迷,那十有八九是很难逃脱的,除非有外面人的相救。即使没有昏迷,也多少会有些发懵,此时的逃生意识和身体都没有那么快恢复过来,等恢复过来,可能就太晚了。

第二种情况是,车里的人不会游泳,不会游泳的人对水有天生的畏惧,因此在车辆落水后,即使知道要赶快逃生,但由于不会游泳,只能在车里等待救援,结果错失逃跑的最佳时机,等车子开始下沉之后,由于水压增大,打开车门或玻璃已经非常难。

第三种情况是,车辆在落水时,并不一定是水平的,有可能是车头先入水,也可能是车尾先入水,最糟糕的是车子完全翻了过来。车顶先入水,这样以来,对于车内的人来说逃生难度是极大的。尤其是在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极大的增加了溺亡的概率。

那么车辆落水后,怎么自救呢?第一时间选择开窗逃生。汽车有一定密封性能,一旦汽车被水淹,第一件事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然后打开电子中控锁,以防车门电路失灵。但车窗并非完全密封,不要以为关上窗户水就进不来。如果是刚积水的话,一定要及时打开车窗,全力打开车门逃生,万不可以因为害怕灌水而关窗,也不要呆在车里等救援。此时,开窗逃生尤其关键,出车后,尽量站在车顶以便于呼喊救援。

如果车辆已经沉入水下,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打破车窗逃生,首选侧窗,用安全锤敲或头枕支杆撬。建议平时配备一套包括应急灯和安全锤在内的简易综合工具。车内一些随车工具,例如灭火器、千斤顶和撬棒等也可破窗。 除了门窗,还可以选择天窗和后备厢逃生。不少品牌轿车在后备厢设计了一个拉环,将后排座椅放倒,人爬到后备厢内,可启用拉环从车内以机械方式开启后备厢,进而逃生。


汽车观察家


看到有人说砸侧面车窗的做法,也是为读者们担心了。汽车玻璃最弱的是挡风玻璃,就是最前面的大玻璃。其他玻璃在车内用锤子是没用的,除非是用锤子+螺丝刀类的尖锐的东西凿还有可能。

先说说为什么落水后身亡的问题,小编认为应该是落水的过程中,人已经晕了,想想看,汽车平稳行驶坐着很舒服,但是落水的过程是不一样的,难免翻滚与高度震荡。

所以,遇到车辆不稳驶离正常轨迹,首先要做的是抱紧固定的位置,不要让自己随着震荡摇晃。恐惧与震荡很容易导致人的休克。

一旦车辆静止了,要立刻采取行动,首先是看上面是否有可能逃生,汽车可能侧翻,也可能四轮朝上,都需要尽可能的锁定逃生方向,再努力想办法。

如果不是撞车导致的落水,司机应该是最清醒的,一定要在汽车进水之前打开中控锁或者车窗。不要在大量进水的时候往外挤,而是水进的差不多了,进水速度慢了,才开始逃生。憋足一口气也就出来了。

很多车主喜欢在爱车内摆放悬挂各种饰品,建议:这等于是自杀。一旦发生意外,可能都成了杀你的武器。


20170815:25分补充如下:

我的认识是这样来的,有一次几个哥们喝多了,我坐前排。伸手去拿挡风玻璃下面的纸巾盒,结果他刚好急刹车,就这样一拳就把挡风玻璃打碎了。(没带戒指或金属,而且是五系宝马,玻璃无任何裂痕),就是一股巧劲吧。

是的,中间有一层胶体,防止碎片打到人的设计。不过已经碎了,我们就继续用力也就扯下来了。

同样试过侧面,那还是1997年的本田奥特赛。当时哥们停车没熄火,再上车发现门锁上了。然后找来铁棍,他试了两下,估计是不舍得,我来,结果铁棍弹飞了。最后是把家庭门锁的钥匙锯齿一面垫在了车窗角落,再用铁棍凿打。一下就碎了。后窗应该也容易碎,不过后窗户不容易下手用力,而且也有加热线。有人评论是我胡说八道,我也挺费解的。小编哪里说错了吗?冤枉吧?


谭谈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车辆落水前肯定有失控或者意外事故,这些瞬间车辆的行驶状态往往是超出一般人反应的,我们平时开车在雪地里的突然一个甩尾过后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更别提车辆疯狂冲撞着冲入水里了,这时候车内人员几乎都是大脑一片空白。再加上落水瞬间巨大的冲击力往往会让人短时间内不知所措。

2、落水后车门很难打开,具体我没尝试过,但是我亲眼见到过,那是2011年在兰州雁滩黄河大桥下面,有几辆越野车结伴往河心岛开,打头的是一辆陆巡,然后是一辆霸道,后面跟着一辆手动挡的切诺基,去的时候都没事儿,回来时候他们没有走之前的路,结果前两辆由于是自动档,操作起来更简单,车主点着刹车一点点探着路往前走,遇到深水区立刻倒车,结果陆巡和霸道车主都安全返回,而切诺基司机有点大胆,直接循着前两辆车的路径加着油门往岸边冲,结果走到一半时左前方一头扎入深水里了,当时车就熄火了,我看到司机想推门,但是没有推开,由于车窗是开着的,司机就从窗户里钻了出来,好在最后被岸边游泳的大叔给救了回来。

至于车辆落水后应该怎样自救我没有经验,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不敢仅凭想象就给大家乱出主意。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安全驾驶。


爱车大家说


虽然没有邀请,自己也和大家学到很多,所以还是小分享一下,顺便求一波关注。


相比很多专业回答,我这个回答可能更偏向于如何保命。虽然我看大家说了很多,但是总有人在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要慌张。说句不好听的,掉河里不慌张才怪呢,至少我感觉自己就白费,所以,最简单的还是方法吧。今天主要就说两个方面:

第一部分:怎么做,其中我分两部分来说。

第一个:砸玻璃,需要的工具我会在下面说,这里只强调两点,第一个砸前挡风玻璃,理论上这个玻璃最容易砸开。第二个,砸开后不要立刻往外冲,这个时候水会往里灌,别白费体力,还容易被刮伤。千万注意安全,还有就是如果车头冲下,那就换个位置砸。

第二个:后备箱逃生,这个是主要强调的,网上有很多相关的攻略,告诉你怎么逃跑。不过这个我个人建议女士考虑下,一方面男士的身材问题,如果不是SUV而是轿车的话,有的男士真的容易卡在其中,得不偿失了。

第二部分:准备什么

需要准备的东西挺简单,就是准备个小锤子,这个东西是方便你砸车玻璃的,别看电视里面很轻松的就敲碎了玻璃,等你真的在水里的时候就明白有多费劲了。尤其是赤手空拳的,对于大多数女人来说,这都是难于上青天的。所以,准备个小锤子还是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觉得车里放小锤子不方便,那么不妨看看后备箱里面的其他工具,也比你用手砸玻璃要好很多。


川雨玩车


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汽车驾驶者来说,连安全带都不习惯系,就更不用说有意识的培训一些高级驾驶和紧急情况下的避险措施。其实对于大多数汽车落水事故从事后分析并不是完全没有逃生机会,但慌乱会影响到人的正常理性判断,错过了那短暂的最佳的逃生时机。我们就来看看几种逃生的可能。

1.冷静并迅速做出判断

汽车入水的时候可未必是像在路上行驶那么平稳,很可能车身倾斜甚至是底朝天,预紧式的安全带很可能不能正常解开,慌乱肯定不是有效的逃生手段甚至会措施那一线生机。冷静的判断形势是脱险的第一步。

2.试图打开车门

汽车落水后车内并不会瞬间被水吞咽,但车内没有大部分进水的情况下车门由于外部水压的因素是很难打开的。而且汽车在落水的瞬间,往往中控锁处于锁闭状态,慌乱中也可能会导致人员忘记如何打开中控锁。车扎入水中,不要总想可能是游泳池那种清澈的水,很可能是浑浊的湖水或河水,亦或是夜晚,所以在慌乱和漆黑的环境中找准中控锁再等到车内外的水压基本相同的时候(很可能车内的水也快要淹没到车顶了),要在这个过程中操作准确,把握住时机离开汽车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3.砸玻璃

如果没有专用的工具,在狭小车内想要砸碎玻璃几乎不可能,即便有专用的锤子也要正确的使用才有可能破窗,但即便破窗后,车外的水会更快的涌入车内,全部顺利在车辆沉入水中时逃出来也是有难度的。

以前很多低配置的汽车都是手摇车窗,纯机械结构的车窗可以在入水后摇下来,但电动车窗很可能因为电路进水后而失效,如今大多数的汽车都是四门电动车窗这本身也会影响逃生的可能性。所以我坚持认为,完全可以买后排是手摇车窗的汽车,因为平时后排很少坐人,利用率不高,手摇窗基本不影响使用的便捷性,但在逃生时你就不用考虑砸窗户的事情,而且从两侧都可以及时开窗,增加了车辆入水的生存几率。

4.离开车辆后的溺水

虽然在车辆沉默前离开车辆便能大大提高生存几率,但如果是在恶劣的天气或寒冷的气候下,离开车辆很容易被寒冷的水温迅速带走热量而造成身体失温,没有经过训练估计也不会有人考虑在离开车子前脱去厚重的衣服,再加上一些人不会游泳,这都可能造成即便离开汽车仍然有溺亡的危险。

总之,在这种突发的紧急状况下,能保持清醒,并头脑也清醒,正确的方式逃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难的,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九死一生便是很正常的。更何况那些醉酒驾驶、疲劳驾驶而落水的情况死亡的概率几乎就是100%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