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在眾侍拱衛下,持彎弓挎箭羽,雄赳氣昂的慶國大內侍衛統領、九品高手燕小乙,在《慶餘年》劇二十三集中首現身的氣場格外強大,而他吃西瓜的場景,才是我們此文討論的重點。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熱播古裝網劇《慶餘年》的穿越兼架空歷史劇情,更像我們古代的哪個歷史年代背景呢?一直是不少觀眾迷惑地方。我們按劇中情節細節,對號入座找出故事所在慶國原型。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劇中蛛絲馬跡的細節來尋找歷史定位。這裡侍衛統領燕小乙吃西瓜的情節,無疑正在指引我們通向那個歷史長河中的某個年代。

這裡我們先來探討一下西瓜的歷史,以判斷出燕小乙所處的歷史朝代。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指出在南北朝時“蓋五代之先瓜種已入浙東,但無西瓜之名,未遍中國爾”。

五代後晉撰寫的《胡嶠陷虜記》中記載:嶠徵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則南北皆有"。

1976年,廣西貴縣西漢墓槨室淤泥中曾發現西瓜籽。

1980年,江蘇省揚州西郊邗江縣漢墓隨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這些歷史記載與出土文物,已經告訴我們,中國西瓜至少在漢代就已經種植。在南北朝時西瓜又叫寒瓜,僅在浙江東部產出,當時只是富賈貴族的特供品,在五代後晉時“南北皆有”進入尋常百姓家。

作為皇帝貼身警衛隊首領,燕小乙桌上果盤中只有幾塊西瓜,符合稀有物擺放潛規,屬於王室專供。可以合理推出,《慶餘年》是處於漢代至五代後晉這段時間內的歷史背景。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無獨有偶,在《慶餘年》二十集中,有一段王啟年請客範閒吃牛肉糜面的情節,這碗牛肉麵的古往今生,又為我們推斷慶國的朝代更接近了一步。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2005年,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中出土了距今有4000多年前的麵條,這是麵條在中國最早的發現。

但這個最簡陋的麵條與《慶餘年》劇中王啟年吃的牛肉糜面相距甚遠。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史書上記載的與王啟年牛肉糜面相似的就是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所載的“水引餅”,與由南北朝梁宗懍所撰的時令集《荊楚歲時記》中的“湯餅”。

“水引餅”、“湯餅”,是麵條在宋代成形正式稱謂前的是一種叫法。

北魏《齊民要術》稱"水引餅"為“一種一尺一斷,薄如韭葉”的水煮食品。

後晉《荊楚歲時記》說:“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看王啟年碗中熱氣騰騰冒著牛湯香氣的麵條,頗與北魏的“一尺一斷,薄如韭葉”的“水引餅”相似。由此斷言,王啟年與範閒吃這牛肉糜面的朝代跨度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魏之後。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燕小乙的那塊西瓜——讓時間跨度為漢代至五代後晉之間。

王啟年的那碗牛肉麵——讓時間又縮小到南北朝的北魏之後年代。

伐北齊——讓時間鎖定為南北朝的北朝時期北周滅北齊那段歷史。

此時一個歷史座標赫然於眼前。《慶餘年》的歷史背景應該是北朝末期,那個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時期——北周周武帝宇文邕滅北齊。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歷史上是一個值得一讚的文治武功明君。他所在的那個時期,是北周、北齊、陳國三國鼎立時期,它平滅三國,結束了北朝末期近長期的分裂割據民不聊生局面。

誅權臣、滅佛、滅北齊統一中國北部,是周武帝任上做的三件大事。周武帝統一北方,使人民從持續半個世紀的割據戰爭的生靈塗炭中解脫出來,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為隋唐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慶餘年:一塊西瓜引發的歷史猜測,一碗牛肉麵找到的故事朝代


終於找到《慶餘年》的歷史背景了,也讓我們對這段劇集故事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

那麼在劇中還能找到更能體現故事背景的細節嗎?請大家後面評論區暢所欲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