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瀘州老窖為什麼那麼出名?

殿下~



從一九五二年開始的第一屆國家級名酒評會開始,到一九八九年第五屆(最後一屆)國家級名酒評比會,在眾多品質優良口碑良好的白酒中,歷屆不落單被授予名酒品牌的只有茅臺、汾酒、瀘州老窖,足以說明瀘州老窖的優秀。

我們知道白酒香型現在多達十多種,但濃香型佔據了大壁河山,全國白酒主產區四川,主銷區山東、河南、湖南、東北都是濃香型白酒的天下,而濃香型的鼻祖和代表正好是瀘州老窖,濃香型最初的名稱是叫瀘香型。後起之秀五糧液的釀酒技藝和技術骨幹有相當部分是從瀘州老窖輸送過去的,是一脈相傳的。

同樣系出名門的茅臺早已嫁入豪門,成為奢侈品,成為普通老百姓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美麗傳說,也難以“飛入尋常百姓家”。而瀘州老窖從千元的國窖到十元的光瓶圓二曲,既豐富了高端酒陣列,也不忘普通老百姓經濟實惠的愛喝那一口!酒質一脈相承,品質過硬。



要說汾酒清香的素雅平淡,缺少了大碗喝酒的氣勢,茅臺醬香的優雅細緻,缺少了酒桌文化熱烈,那麼,濃香鼻祖的瀘州老窖,以窖香濃郁、酒體豐滿、芳香甘洌的特點迎合了酒的厚重、豪邁、熱烈、歡欣,這也或許是瀘州老窖長盛不衰的法寶!


慶陽酒說99


“國酒”不給予註冊,“國窖”為何還能使用?

茅臺集團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久久未能通過,因為“國酒茅臺”違反商標法的規定不予註冊,所以李保芳稱,2018年茅臺集團宣佈放棄“國酒茅臺”商標註冊申請,撤銷行政訴訟申請,當時茅臺已經向有關部門承諾今年6月30日停止使用原來的商標。而且茅臺已經專門請了設計公司設計了茅臺酒的新商標——改成了現在的“貴州茅臺”。


雖說茅臺之前想霸佔“國酒”稱號,但是多次申請都沒通過,也不少被很多同行的口誅筆伐,像瀘州老窖、汾酒都是有過酒老大的稱號,幾年前的五糧液銷量還是最高的。雖然“國酒茅臺”商標申請沒通過,也把“國酒茅臺”改為“貴州茅臺”但是這並不影響茅臺的銷量,反而現在的茅臺還賣的更好。

那為什麼茅臺會買的這麼好呢?

因為茅臺有個很好的優勢,就是茅臺是醬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客套說喝起來不上頭,口感好,即使喝過量第二天也不會有頭疼噁心的症狀,所以這也是引起消費者們對醬香型白酒的青睞。

而且現在醬香型白酒也是主流,不僅茅臺買到斷貨,而且青花郎也很火,現在的青花郎賣得都比五糧液貴,而且茅臺、青花郎這兩款酒也是賣得最貴的,兩者都是醬香型白酒。


為何瀘州老窖至今還能稱為國窖?

其實只要是稍有了解酒的酒友都知道,市面上很多酒的名字往往都是蘊含著酒本身的東西,就好比:釀造工藝、原料、產地或者是有一定的歷史等。


就像“國窖1573”是指瀘州老窖窖池建於公元1573年,瀘州老窖窖池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在中國酒業中僅此一家,所以被譽為“國窖”,瀘州老窖主打產品“國窖1573”由此命名而來。都知道窖池年份越久釀造的酒品質就越好,而固態發酵酒在釀酒工業中也是享有重要地位;其特點是泥窖發酵,天然生香,所以窖池的年份也是釀造好酒的一個因素,固有“窖老酒香”之說法。

瀘州老窖經過連續400多年的不斷的發酵釀酒,所以其他窖池相比固然不簡單,所集的發酵容器、微生物生命載體搖籃都匯聚一身,而特殊的微生物生命現象在釀酒技術、生命科學和經濟、文化方面上都有著非凡的價值和深遠的影響。

總的來說,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如果茅臺真將“國酒”二字申請下來,與各大酒行在市場上肯定會引起不小風波,但是最終消費者才是最實力說話的一方,好與壞只有消費者才知道,俗話說“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而瀘州老窖擁有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象徵,也在1996年被列為國家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釀酒窖池展現出它古老的神韻和璀璨的風采成為華夏文明的偉大見證,同時以世界釀造史上的奇蹟而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等。所以酒友們看完知道瀘州老窖為什麼能用國字號的大品牌了吧!最後,對此酒友們有何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

德譽醬香酒 DEYUJIU


小封說醬酒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具有禮儀之邦的名號也不是白來的,尤其是在封建王朝時期,人們近乎病態的遵從著什麼三從四德,病態的,不計成本的追求著一些禮儀禮數,雖然我能明白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但是我還是不能接受,因為有些規矩,有些禮儀禮數的確太過繁瑣並且浮誇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中國在古往今來的任何一個時候,任何一場宴席之中,有一樣東西都是從來不可或缺的,那就是酒,中國因為盛產高粱,小麥 ,大米等等可以發酵成為酒精的東西,所以中國一直都很擅長釀酒,尤其是白酒,白酒在高端市場主要是五糧液為主,但是五糧液的價格大家也是知道的,非常的貴,不可能什麼宴席都喝五糧液,所以價格適中,同時口感上還有各方面也都很不錯的瀘州老窖便成為了人們的首選,就這樣,瀘州老窖也因此變得很出名。


螞蟻精品課


天,氣侯宜,地,地理位置宜,仁,瀘州人喝酒豪爽,和,慕酒,八方賓客盡來瀘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