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这里是小冯侃三农,传递三农知识,惠及普通百姓。

导语

在农村的时候,小孩因为天性贪玩的原因,所以很少有小孩能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就算吃饭的时候也是歪三扭四,就是坐不住凳子,但是呢,每当长辈们聚集在一起开始聊聊历史故事,或者回忆以前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孩子都会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


上次聊到了一件事儿特别的让人好奇和惊讶,秋收粮食的那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大人跟不知疲惫一样仍旧坐在一起聊天,不过这次聊得跟秋收粮食有关,提到以前谁家的谁谁能一口气背三麻袋粮食呢,还有谁家的谁谁能肩扛300斤粮食,现在的人不行了,最多肩扛150斤的粮食,这是怎么回事?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原来啊,在过去机械化程度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耕地主要靠的是人力劳动力,这也是为什么老一辈非得要男孩的原因,男孩长大后能成为家中的劳动力,增加家中口粮的收成,女孩则不会,这就是重男轻女的由来。耕地是靠家中主要劳动力弯着腰拿着铁锹一点一点的翻晒耕地,然后弯腰播种、弯着腰一点一点的收割稻谷,最后把收获的稻谷装进麻袋,一麻袋的重量大概在150斤左右,过去的人能一口气背上两麻袋稻谷,一点也不含糊。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为什么过去的人可以这么轻松的扛起这么重的东西,现在的人则不行了呢?

过去的人们靠健康东西那是迫不得已的,如果不肩扛的话,收获的稻谷是没有办法运回家里的,那个时代的科技没有现在发达,而闲杂的人呢,也有能肩扛150斤左右的人,比较少罢了,因为现在又各种科技产品可以依赖,导致人们过度依赖和使用现代化科技,只能说是科技进步的发展改变了人类。

过去的人一年四季经常需要肩扛东西,收获的粮食要连夜抗回家中,粮食收获完了以后,村委会喇叭广播要交公粮,三五成群的人走在一起说说笑笑,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两麻袋的粮食,走起来一点不觉得累,甚至还可以云淡风轻的一起聊天,根本不认为两麻袋的粮食很重,反而是习以为常的,每个人抗300斤的东西一点也不突兀,要是抗不起来则会受到所有人好奇和看不起的目光;每当有谁家需要盖房子的时候,从挖地基到最后的上梁,全部依靠人力来完成,包括上梁这么重的柱子也得人工背。

所以每当谁家盖房子的时候,几乎村里所有的劳动力倾巢而出,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忙,过去的人是非常热心肠的,帮助别人那是很正常的,也是不计报酬的去帮助他人,比现在的社会具有人情味多了。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其实过去的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力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一年四季经常需要扛着这么重的东西,就算一开始不能抗,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习惯,早已经适应了肩扛重物的技能,一点都不觉得吃力,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过去的人生活作息风场有规律,天亮了开始一天的劳作,一天三顿饭顿顿不落,而且每顿的饭餐都是粗粮。

没有现在的人吃的那么精细,一到天黑了所有人结束一天的劳动力,开始洗漱上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完全不熬夜或饮食不规律,甚至连一点点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都没有,所以过去的人身体很健壮,也很好,吃的东西全都是自家产出的,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也是没有放了太多的食品添加剂,这也是过去的人身体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而现在的人呢,则不行,每天昼伏夜出的作息,快赶上蝙蝠的生活作息了,吃的一日三餐全部叫的外卖,没有自己做的为生,甚至有的人不吃饭,仅仅吃零食,口渴会喝各种杂七杂八的饮料,而不是选择健康、卫生的凉白开,平时提东西能少拿就少拿,生怕累着自己了,每天都要抽烟喝酒,大牌等等不良的习惯造成了现在的人身体没有以前的人好,甚至还经常生病,医院里一年四季全都挤满了人,网络上有句话用来调侃医院:

"全年只有医院的人流量是最大的,也只有医院的生意是最好的。"

几十年前农村,肩扛300斤的大力士随处可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其实不论是能不能扛起重物,都代表了力气的大笑,从古至今,定义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会使用工具,放在现在也是一样的,人们虽说不能肩扛重物,但是会使用工具代替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