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N64這臺遊戲機當初放棄遊戲卡採用CD會怎樣?

TseHowy


N64是Nintendo 64的簡稱,任天堂1996年推出的第三代家用遊戲主機。N64採用了在當時看起來已經落後的卡帶作為遊戲載體,如果它採用了CD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大叔認為,此舉正如蝴蝶煽動的那一下翅膀,看似平淡無奇,但掀起的風浪,最終會改變整個遊戲主機產業的格局。


我是82電玩大叔,懷舊遊戲視頻作者,資深遊戲玩家,以下內容為全網獨家觀點,歡迎補充指正,關注不迷路哦。


索尼PS的地位

任天堂對於自家主機的硬件水平落後不是心裡沒數,而是有意為之。FC/SFC一直順風順水,GB的《口袋妖怪》又大賣特賣,在家用主機和掌上主機的成功,讓任天堂一直都秉持這樣的宗旨:“依託於主機性能的聲像效果是次要的,玩家要的是遊戲性”,所以任天堂仍然選擇用N64來對抗索尼的PS。時代的腳步終究無法阻擋,N64卡帶價格昂貴,加上任天堂強橫的權利金制度,許多遊戲大廠包括《最終幻想》系列開發商SQUARE等雪崩一樣的倒向了索尼一方,PS和其後續機種PS2趁勢統治了一個家用遊戲主機時代。

任天堂的WII

N64被PS全面打壓,後續機種NGC也在慣性的作用下折戟沉沙。任天堂迫切需要在家用主機市場挽回局面,於是一款獨闢蹊徑又具有任天堂特色的遊戲主機WII誕生了。平臺最具代表性的遊戲《WII體育》銷量竟達到8000萬部。可以說,如果沒有N64的失敗,就不會有WII的出現。我們現在玩的主機就變成了N128、N256、N512了吧。

世嘉鐵幕不會落下

2001年初,由於受到競爭對手PS2的強大壓力,自家遊戲主機DC表現慘淡。世嘉宣佈DC停產並放棄後續機種的開發,一代硬派遊戲廠商徹底蛻化為遊戲軟件商。近年我們在各種市場環境中越來越多的看到這樣的例子,老大和老二幹仗,結果老三跪了。如果不是當年任天堂勾搭索尼搞什麼CD計劃(當然這個計劃由於雙方都很雞賊沒搞成),也許就不會這麼快的引狼入室,遊戲主機市場裡的任天堂和世嘉的二人轉,還能再唱幾年。


微.哪都有你.軟

世嘉蛻化為第三方之後,大量美國分部的開發人員加入了到微軟,其中不乏中高層人士。初代的XBOX硬件上融合了很多世嘉系主機的特徵,軟件方面也獲得了世嘉的大力支持,包括《莎木2》、《夢幻之星在線》、《鐵甲飛龍》等名作都加入了XBOX陣營。XBOX系列已經出到了三代XBOX ONE,在家用遊戲主機市場已經站穩了腳跟。

遊戲軟件

遊戲主機廠商、遊戲開發商的命運都可以沉浮不定,就更不要說那些遊戲軟件了。《最終幻想》、《生化危機》、《勇者鬥惡龍》等等大作也許登錄了其他主機、也許是完全的另一番模樣。

但以上這些也只能是也許,歷史終究不能假設,只給世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82電玩大叔


如果N64採用CD,結果是中國盜版玩家福音。而對於正版玩家而言,買一張CD跟一盤卡帶的價格是差不多少的。雖然老任的成本會減少,但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CD為載體的好處容量大,但載入速度慢,也是如此,老任一貫檢查的遊戲性才使老任繼續使用卡帶。

而PS的成功是突破了遊戲的畫面,CD動畫,這些都給當時的玩家衝擊感。而這些恰恰是老任不屑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