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明朝有海外领土吗,听说马六甲曾经是明朝领土,是真的吗?

趣方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其国土面积达到了997万平方公里,可谓是地大物国。



那么明朝在海外有领土吗,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

1664年,郑和下西洋,其途中途经了当时的旧港,而当时的旧港的酋长乃是南海商人梁道明,而当时明成祖朱棣派郑和前去招抚梁道明,并许以丰厚的奖赏,因此梁道明当即就同意了招抚,与郑和一起回了明朝,并将自己的军队给了自己的副手施进卿,让他代自己管理,明朝同时在旧港设立了宣慰司机构,封施进卿为第一任旧港宣慰使,也就是自那以后旧港与明朝建立了联系,成为了明朝了一片封土。




旧港宣慰司为明朝设立的行政机构,每年要向朝廷缴纳赋税,并且战时要听候调遣。而现在的政府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而旧港是当时驻南洋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因此拥有着一定的战略意义。

施进卿死后,由他的女儿施二姐继承其职位,被封为第二代旧港宣慰使,正统年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又发兵攻打旧港,而当时明朝朱棣死后,因为经济原因,朝中的大臣便极力反对"下西洋"的活动,下西洋活动被迫停止,因此明朝军队也就没有能力去管旧港之事,于是,在同年,施二姐孤立无援,无力抵御,于是,旧港就成了满者伯夷国的属地。


明朝时苏门答剌、满剌加是与旧港宣慰司相同的行政机构。明朝海军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建立城栅、仓库,从而作为郑和下西洋的中转站,是郑和下西洋取得的又一重要的成就。


旧港归属明朝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确确实实曾是明朝的土地,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被他人占领了,但是这不能否认它曾是明朝土地的事实。

七下远洋佳话多,外交史上起长河。

万千里破重重浪,六百年掀道道破。

四海文明开眼界,一腔友爱化干戈。

东西更著风云景,喜启新航慰郑和。


一缕风尘854


明朝时期除了拿下了越南,确实还拿下了马六甲海峡,并且设立了“旧港宣慰司”进行此地的管理。

这是一幅哈佛大学的明朝地图:

除了中国历史书上标注的明朝本土之外,在南部马六甲海峡区域,也有一片领土,这就是旧港宣慰司。

宣慰司是什么

明朝时期很多地方的统治还不如清朝时期稳固。明代统治者设置宣慰使司、宣抚司等土司制度,以土司治土军民,是借助传统统治权力来达到控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目的。

这样,就可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也为后来的“改土归流”奠定了基础。

旧港宣慰司的概况

旧港宣慰司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当时驻南洋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如下图来看,旧港实际并不是如今的马六甲地区。

东南亚地区一直都是华人南下的落脚点之一,明朝时期,旧港地区已经有大量华人存在。当地的华人酋长是梁道明。其作为酋长期间,广东人大量迁居旧港地区。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派使节前往旧港招抚梁道明,梁道明接受招安回到老家,其副手施进卿接替梁道明,成为当地华人首领。

真正的历史事件来了:

永乐五年(1407年),三保太监郑和从非洲好望角回航,经旧港,遭遇海盗陈祖义袭击,施进卿请郑和协助,郑和陈兵大破陈祖义,押回明朝京师南京受戮。同年施进卿派女婿往京朝贡,明成祖昭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

这就是旧港宣慰司的来历。

旧港宣慰司的命运

施进卿死后,旧港宣慰使的继承权发生了争执。施二姐依据施进卿“本人死,位不传子” 的遗嘱,控制着旧港宣慰使的行政权限。明朝宣慰使施二姐在旧港的统治一直到1440年,之后其辖制地区被满者伯夷接管。由于这一地区各个土邦都承认隶属于明朝,明朝政府并没必要对其进行讨伐。旧港宣慰司存在期间,为郑和下西洋船队多次提供给养,是船队一大据点。

关于旧港宣慰司的争论

中国史书中关于明朝领土的部分从来未出现此地,说明中国方面并没有将此地考虑进明朝疆域中。并且,此地主体居民并不是华人,不属于中国政府直接统治,所以很多人据此认为此地不能算是中国领土。另外一部分认为,中国对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都是松散的土司制度,一直到中后期才开始改土归流,而西南地区确凿无疑是中国领土即使到了近代,中国被土司统治的地区仍然大部分都在中国领土内。所以,旧港宣慰司毫无疑问也是中国领土,只不过半路丢了而已。

不管如何,旧港宣慰司也曾经存在。明朝在东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的存在感曾经震撼世界,一如现在的中国,也正走向世界的中心。


趣方言


明朝在永乐年间确实在海外建立了一块飞地——旧港宣慰司。

1407年,为便于郑和舰队的补给和休整,朱棣决定在旧港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其政府驻地位于今天印尼的苏门答腊巨港,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


明朝的这一宣慰司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国和菲律宾一部分。

旧港宣慰司作为明朝的行政建置,理论上可以说是明朝领土的一部分。因为,按照明朝建制,宣慰司和宣抚司都属于明朝政治机构,按年交纳定额赋税,称为差发。战时听供朝廷征调。理论上,这些地区是直接听从朝廷调度。


但小编认为,旧港宣慰司其实只是一个名义领土而已,明朝设此机构并非统治该地区,不过是作为一处海外驻派机构,增强自身在南洋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而已。


而且旧港宣慰司存在的时间也不长,所以严格来说算不上是明朝领土。


这些历史要读


你好,我是寸心,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明朝实际控制区域约350万平方公里,这其实是明末的数据。一个王朝难免会有兴衰史,要看自然是看其极盛期的数据。


史载,明朝的领土最广时囊括今万里长城以南,东北抵日本海、疆域最远到达库页岛以及外兴安领更北的地区。 西北至嘉峪关,且明朝在今中国东北、新疆东部及西藏等地都设有羁縻机构。 明成祖时期曾短暂征服及统治安南(今越南北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领土面积约为1100万平方公里。这已经不算少了,比今天的中国领土还要大。

而除了中国本土,明朝实际有另外一块海外领土,这便是朱棣在旧港(今马六甲海峡以南苏门答腊岛的巨港,)设立的“旧港宣慰司”,属于明朝领土的一部分。


为什么明朝在千里迢迢的东南亚也有领地?这事还要追溯到郑和下西洋之前,那时,爪哇国灭掉了三佛齐国,将其改名为“旧港”。由于局势混乱,而旧港土地肥沃,不少华人趁机在旧港安家。而其中,属于南海商人梁道明势力最大,被推举为当地“酋长”。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派使节前往旧港,招抚梁道明,梁道明当即同意归顺明朝,回到了祖国,但又担心数千手下群龙无首,于是,便让自己的副手施进卿继续管理旧港。而施进卿自然成为了首任"旧港宣慰使",自此,旧港与明朝建立了联系。

为什么明朝不对外扩张?明成祖至明宣宗时期,明朝国历达到了极盛,无论文化、科技、军事、人口,明王朝都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朱棣北抵北元,南御安南,其实一直都有在对外扩张,只是当时科学手段落后,偏远地区难以持续管控,管控成本太高,列如安南,多次征讨最后还是独立出去,只要不侵犯到明王朝在本土的利益,明朝对周边势力基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寸心文创


可算也可不算吧!在中国历史上疆域的最南点,15世纪初大明帝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设立了行政机构,当然这与郑和下西洋以及国人南移经商有着莫大关系,旧港宣慰司驻地旧港是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最大港口和贸易中心,北边正是马六甲海峡,后来经施进卿擒获陈祖义并派其婿进京朝贡,朱棣就以旧港设立宣慰司,以施进卿为宣慰使进行管理。

明朝颇为著名的宣慰司当属西南六慰——在云南边境地带设置的六个宣慰司的合称,即车里(治云南景洪)、孟养(治缅甸莫宁)、木邦(治缅甸新维)、缅甸(治缅甸阿瓦)、八百大甸(治泰国清迈)和老挝(治老挝琅勃拉邦)。宣慰司是明廷在沿边部族聚居区和海外等地设置的行政机构,长官称宣慰使,世袭制,对当地的军事民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经济上需承担朝廷的“征役差发”和贡赋,军事上则要接受朝廷的调遣。


另一方面来说,这只是一个旧港,不是明朝的领土。因为《明史》中曾记载,施进卿在被明朝封为宣慰使后,“犹服属爪哇”,也就是说他既向明朝称臣,又向爪哇国俯首,一臣乃事二主,这的确不像话,这样的旧港怎么能称得上我大明的领土?处夹缝中生存,本就是小国常态,于是,旧港就这样维持着这尴尬的地位,直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准确来说,所谓的‘领地’其实是大明的藩属国。在满剌加(马六甲)扶植过一个代理人专权,其目的给郑和下西洋作为中继站。但满剌加仍然在国内完全拥有自主权,除了朝贡不需尽任何义务,明朝也并未向满剌加派遣官吏以及制定制度,这显然仍是中国传统的“以藩属待四夷”的做法,且还属于最疏远那种,无需像朝鲜、哈密那种近属一样,还需奉正朔,甚至还尽一些特殊义务(朝鲜保持一个郡王体制,长期向明贡女),这种藩属体制清代也有沿袭,如把藩属国理解成领地也实为不妥。


风起云落666


早在15世纪的时候,大明王朝和马六甲就已经形成战略关系。马六甲在明朝的支持下成为区域强国。大明王朝则通过在马六甲建立航海中转站。建立了以马六甲为核心的朝贡圈,进控制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线,成为那个时代亚洲海洋的帝国。

明朝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是通过建立密切的宗番关系以及海洋航运中转站来达到的。马六甲海峡中转站的建立。,表明中国建立了以东南亚为基地的战略缓冲区。马六甲对明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后面的一个世纪中马六甲和明王朝维持着亲密的密切关系。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有六次经访马六甲。从政治角度看,通过马六甲,明朝的影响范围可以达到整个东南亚。

16世纪的时候,盛极一时的马六甲海峡,引起了西方新兴海权国家的窥视。1509年的时候,葡萄牙人到达马六甲,受到当地人的猛烈袭击。后来他们撤退了。但这场战争葡萄牙人那是马六甲的重要性。控制控制马六甲海峡在入海口,必须占领马六甲城这个咽喉之地。

1511年的时候,葡萄牙印度总督率领一支18艘军舰,前200名葡萄牙士兵组成的舰队来到马六甲。第一次进攻失败了。第二次进攻在8月10日的时候,葡萄牙人占领大桥两侧的制高点。最终占领了马六甲。

失去的马六甲的中国,使得明王朝最南端的海上大门大开。马六甲的失去是中国数千年来没有的变局。从此无法阻挠西方殖民者。


文轩春秋


是真的。马六甲曾经是明朝的海外领土,但是时间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

当时明朝控制的是马六甲海峡南面的一片地区,当时叫做旧港,明朝在此设立了名叫“旧港宣慰司”的地方管理机构。明朝任命过两任旧港宣慰使,分别是施进卿和他的女儿。

旧港孤悬海外,与大陆远隔重洋,一旦周边敌国侵犯,难于抵御。自从宣德年间明朝停止下西洋后,就管不到旧港了。后来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又发兵攻打旧港,旧港宣慰司势单力孤,无力抵御,于是,旧港就成了满者伯夷国的属地。


视与影之歌


有的,明朝在今天的印尼北部、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地方设立了旧港宣慰司,作为明朝的一个外派机构负责处理南海周边国家的朝贡事务,把印度洋周边的一些小国也纳入朝贡国的范围。

按西方插旗就算的德性,这一块当然是明朝的领土,而且名正言顺,是实实在在的自古以来。

至于这片土地的最终归属,是看后来人的。强大了,哪里都可以是自古以来,但实力不济,再怎么喊口号也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