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人以前經常做的金黃色的鹼水粽子,鹼水是怎麼獲得的,有什麼講究?

PAN20140218YEYEAN


農村人以前經常做的金黃色的鹼水粽子,鹼水是怎麼獲得的,有什麼講究呢?

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端午節必然少不了吃粽子。現在的粽子五花八門,各種餡料都有,但是卻發現粽子的花樣越來越多之後,味道越來越不好吃了。這不由讓我想起了之前農村老家做的鹼水粽子,雖然只是簡單的用糯米加鹼水製作而成,但是粽子金黃色的顏色想想就覺得好吃。

那農村做的金黃色的粽子用到的鹼水是怎麼來的呢?

曾經自己很多次見過大人制作鹼水粽子的過程,其中鹼水的獲取也略知一二。現在很多粽子的鹼水都是直接添加一種化學成分鹼,顯然並不是很安全。農村人獲取鹼水的方法非常原始,都是傳承上千年的土辦法,而且絕對天然無汙染。做出來的粽子也是金黃透亮,看上去絕對的有食慾。

以前農村人都是用灶臺燒火做飯,所以一般每家都會有草木灰,也就是平時做飯燒的稻草灰,這種物質就是製作鹼水的原材料。對於農村人來說,獲取這種鹼水很方便,為了保證鹼水的品質,一般會選用晾乾的稻草或者倭豆殼燒成灰。然後用這些草木灰浸泡在冷水中,沉澱大半個月的時間。所以通常情況下,端午節前後,大人們都會提前半個月準備好草木灰,然後用冷水泡半個月,這樣端午節之前就剛好可以用了。

經過這種方法就可以很輕鬆的獲得鹼水,然後再用這些鹼水浸泡糯米,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就會呈現金黃透亮的顏色,然後粘糖吃,非常好。但是鹼水粽在用量上也要控制好,多了粽子會比較硬,少了,粽子會比較鬆散不粘,所以只有有經驗的人才能控制好鹼水的用量。最後大灶旺火,等到粽子快熟的時候,再改用小火,這樣一般要煮4個小時以上,粽子才能煮的Q彈,味道才香。


雖然粽子好吃,但是粽子都適用糯米做成的,糯米是比較難消化的,一次最多吃一個就好了,千萬不要貪吃,否則影響正常吃飯,還增加腸胃消化負擔。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端午節很快就到了,各種粽子又將擺上我們的餐桌,不管是傳統的粽子,還是現代改良的粽子,現在越做越大,包裝越搞越精美,但是味道卻很一般。很多人還是懷戀小時候吃的那種金黃金黃的鹼水粽,蘸著白糖吃,既鬆軟又清甜。

鹼水粽因食材中有鹼水而得名,鹼水中的碳酸鉀可以讓粽子著色、增香。一般的做法是將糯米用鹼水浸泡一個晚上,泡後的糯米略黃,瀝乾水後包粽子。粽子煮熟後,呈現金黃色。解開粽箬,就能聞到一股特有的清香味,又便於消化,比普通的甜粽子好吃。60、70年代的人更因為懷舊,更好這一口。

鹼水粽好不好吃,關鍵就是鹼水的使用,鹼水直接影響粽子的口感。現在的人都是直接用食用鹼,所以口感差很多。古法制作鹼水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使用帶有清香的果樹燒灰濾水,如兩廣地區廣泛使用的荔枝樹、桂皮等。製作的時候,把荔枝樹、桂皮燒製成灰,放在一層松毛上,然後用開水多次過濾直到灰水色澤黃亮清澈,便得到了最天然的鹼水。

二是使用倭豆殼燒灰濾水。其實,豆殼是製作鹼水粽的最好材料。農曆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收穫倭豆後,把倭豆殼放在太陽下曝曬四五天,徹底乾透後,點一把火燒成灰燼,然後浸泡冷水,沉澱上小半個月;再用在沉澱後的水中浸泡過的糯米包粽子。現在簡化了,直接把裝了倭豆殼灰的“粽子”放在鍋底,浸水、加熱後,灰燼泡出的汁水就會逐漸滲進放在上面的粽子裡。

三是最常用的方法,使用幹稻草燒成灰濾水。把幹稻草燒成灰,然後用桶把灰裝起來,再把灰放在乾淨的紗布上,從上面淋水,過濾下來的就是鹼水了,純天然的鹼水,原汁原味,沒有添加任何化學物品,這個鹼水做出來的粑粑特別好吃。

農村古法獲取鹼水的方法非常原始,都是傳承上千年的土辦法,雖然看著不是很衛生,但是絕對天然無汙染。做出來的粽子也是金黃透亮。當然,鹼水量要合適,一般比例控制在600:38,就是說600克的糯米,配38克的鹼水。

小貼士:美味可口的粽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尤其是鹹水棕,老人和小孩千萬不要多吃。

圖說農村、留住鄉愁,請關注“鄉畔”頭條號或下載“鄉畔App”


鄉親鄉畔


農村經常做的金黃色的鹼水粽子鹼水是怎麼獲得的,有什麼講究?

粽子也是人們喜愛的食品,端午吃粽子淵源流長,而淡黃色的粽子因其味香、保存時間長,更受到不少人的青睞,至於鹼水怎麼得來的,這個其實也沒有什麼奧秘。

一種方法是用農村人大鍋燒火用的草木灰可製作鹼水,草木灰是鹼性物質,其方法是,取其草木灰用細密的篩子篩去其草木灰中的雜質,用草木灰水浸泡要包粽子的糯米浸泡半天以上,待其糯米呈淡黃色,過濾草木灰和水,就可以用粽葉包粽子了;



另一種方法則是,購買適量的市場上銷售的食用口鹼,研碎後混入一定量的水,把糯米浸泡在混入口鹼溶液的水中,半天左右口鹼就會溶入漲疏鬆的糯米中。

因其第一種方法繁瑣,也可能草木灰中有雜質,現在只有很少人在使用,而後一種方法簡便而易行,了為了粽子更可口,根據各人的喜好,包粽子時更可以添加赤豆、蜜棗、火腿等其它食物,大火煮熟後就可食用,不過提醒一下,糯米難消化,有胃病、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不要多吃哦!



老農話三農


金黃色的鹼水粽比較幹水,煮熟的粽子在吃的時候會有一種特別爽口的感覺。在還沒有知道硼砂鹼砂對人體有一定危害之前,我家鄉很多家庭都是用硼砂鹼砂拌到糯米中做鹼水粽。

當大家都知道硼砂鹼砂對人體有一定危害之後,我家鄉雖然還是有一些家庭繼續用硼砂鹼砂做鹼水粽子,但是大部份家庭已經採用黃豆夾(大豆夾)灰濾水來獲得做粽子所需要的鹼。

在鹼水用量方面,鹼水的多少對粽子的顏色有一定的影響,鹼水越多,粽子成色越黃得好看,當然,鹼水多了,粽子也會變得更幹水硬朗一些。

如何獲得原生態的鹼:

1、把黃豆夾燒成灰燼;

2、用一塊乾淨的布放在桶面並將布的四周與桶邊沿捆綁好;

3、將黃豆夾灰燼放在布里面,此時用井水慢慢的灑下,讓井水流過黃豆夾灰燼進入桶裡,此時所得到有點黃色的水就是鹼水,多過濾幾次,鹼水中就不會有灰燼留下了。

如何用原生態的鹼代替硼砂鹼砂:

1、將洗乾淨的糯米放入桶裡,用一部份黃豆夾灰鹼水浸泡糯米一二個小時,濾幹水分的糯米是帶有鹼性的了。

2、煮粽子時,將粽子放入鍋裡,再將餘下的鹼水放入鍋中,此時全部用鹼水為好。

3、到了將鍋內上面粽子與下面粽子互換位置時(翻粽子),若需要加水的,如果還有鹼水的,最好加鹼水,沒有鹼水的加井水也可以。

總之,經過鹼水浸泡糯米與用鹼水煮粽子,就可以做成讓您特喜歡吃的鹼水粽了。


荔浦青山


端午節就快到了,大家都想吃到高品質的粽子,現在不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想吃以前原味的粽子還真不易。現在包粽子用的鹼水多是用化學食用鹼,用食用鹼包的粽子成色不好,鹼放多了味不行,鹼放少了粽子成白色,好的鹼水要用上一年亮白的早稻草燒成灰過水而得,用這鹼水泡糯米3小時左右就可包粽子了,燉粽子時底層和上面都放上一層早稻草燉8小時以上就可以了,這樣做出來的粽子才是油黃亮色,緊還不散,清涼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