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社群营销: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

此文作者为西海社群创始人付岩。

“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论,是一种以社群思维作为基础性指导的创业投资操作方法,更适用于早期创业投资领域,对于资深的投资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简单地说,“五三二”社群创投方法论把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并一以贯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五”是指50%看创始人和团队,“三”是指30%看创新能力,“二”是指20%看行业趋势。
社群营销: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

第一,50%看创始人和团队。

在创投领域,没有比投资到好的创始人和团队更重要的事情了。因此,对于投资人来说,对人的考察和判断就是最重要的一门功课。如何能够练就一双慧眼,是一个投资人不断修炼、不断精进的过程。

投资大师巴菲特先生曾说过,判断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看三点:正直、智慧、活力。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老师对创业者有三个选择标准:真格、真知、真我。如果仔细推敲,你会发现他们两位对于看人的方法其实是一致的:正直是一种真格,智慧是一种真知,活力是一种真我,他们的观点给我们带来非常重要的启发。

社群创投方法论则在借鉴巴菲特先生和徐小平老师观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创始人是否拥有魅力人格对创业是否成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创始人和团队应该具备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投资人需要考察的是,创业者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来支撑这种目标的实现?创业者是否具有真正的社群思维?是否能够认识到用户是企业价值的根本?能否将用户的精神需求放在与功能需求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

所以,对投资人来说,运用社群思维,就是认清两个层面的以人为本,即一个创业公司的价值是以创始人和团队为本的,而一个创业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则是看创始人和团队是否能真正做到以用户为根本。

投资人运用社群创投方法论,除了考察创业者的价值观来判断其创业的真正目的,还应该注重考察创始人和团队是否具有五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和互补能力。
社群营销: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

第二,30%是创新能力。

创新是支撑创业取得成功的核心能力。我始终坚信“无创新,不创业”。投资人在考察创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时,最关键的就是研究它是否真的实现了某种创新。在创业领域,创新可以归纳为两种:一是技术创新,二是模式创新。

首先是技术创新。

它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创造性地应用,这是最难的。科学是技术之源,而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而产业创新则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因此,技术创新的意义非常重大,也是投资人真正渴望寻找的稀缺资源。一次成功的技术创新投资,不但可以为投资人带来高额的金钱回报,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令人振奋的、巨大的社会价值。

对于技术创新的投资、引导和培育,是一个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的重要事业。2016年7月,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与中青创投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成立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创业投资引导中心(以下简称“创投引导中心”),由我担任创投引导中心主任。我们双方的愿景是共同打造国家级的海归技术精英创新创业平台。

创投引导中心将服务真正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海归精英,将通过成立中国海归精英创新创业联盟、中国海归精英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及全球创业大赛、中国海归精英创新创业母基金等举措,为全球华人技术精英归国创业提供五项落地服务,包括对接政策支持和研发生产落地、优化适合中国市场和消费习惯的商业模式、搭建并不断完善本土化的人才团队、拓展用户渠道和迅速引爆品牌传播、对接融资服务和做好全面资本规划。

我们希望通过5~10年的不懈努力,推动一大批具有真正技术创新能力的华人精英不断回归、报效祖国,为未来10年以后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模式创新。

模式创新就是指商业模式的创新,它是目前全球创业形态的主流,是投资人需要擦亮双眼去辨别和洞察的。现在中国99%的创业都是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为了去掉原有的中间环节,不断降低各方成本,不断提升系统效率,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这也是“互联网+”或“+互联网”的真谛。

在创业领域,我们会发现真正的技术创新是非常有限的,而商业模式创新却存在着大量的抄袭和模仿,导致当前创业的失败率非常高。 商业模式创新的精髓是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路径最短化。它需要把用户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有了基础的忠诚用户的支持,就有机会不断强化品牌传播,就有机会不断裂变新用户,商业模式创新才能够越走越远,否则就是空谈。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社群思维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社群营销: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

第三,20%看行业趋势。

行业趋势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赛道”理论。行业趋势是创业的方向选择问题,方向对了,努力才有意义。

投资人对于行业趋势的理解一定要更加深刻才能让创业者信服,才能让自己的投资业绩不断取得突破。 在大行业里有很多细分的垂直行业,绝大部分公司都在做垂直细分行业,我认为垂直细分行业是未来创业方向选择的主流。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创业黑马集团创始人牛文文老师的观点,“垂直创业是未来资本市场主流生态”。

每个垂直细分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取得成功,它们会在实现价值链的突破以后,再横向去做价值网、价值平台乃至价值生态。 我们看得见的大行业,比如健康、医疗、教育、环保等,都是我们不断向往的且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方向,这些朝阳行业非常令人期待。当投资人研究细分行业的时候,有必要做足功课,大行业要看5~10年的发展,细分行业要看3~5年的变化。

投资人需要研究细分行业里的竞争格局,去思考用户需求的满足还有哪些更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看一个创业公司能否突破功能商业的“用户无感、竞争无度、品牌无格”的束缚,能否进入到精神商业的轨道去不断实现企业的“品牌人格化”和“魅力人格体”。
社群营销: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

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懂得用户是企业存在的根本,能够不断去学习如何经营自己的深度用户关系,就有机会突破功能商业的残酷竞争格局,在精神商业的战场上不断取得新的捷报。 因此,我倡导投资人应该去了解一下以用户为本的社群思维,以用户为本才能不断跟踪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才能把握住行业趋势变革带给我们的投资机会。

我是刘志伟,一个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不站队的营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