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電動車是否會快速取代燃油車?

張盛華觀點


這個記錄,是最理想的狀態下,不開空調,一個人駕駛勻速行駛,從頭到尾不減速加速。現實中現在不可能達到這個續航。整個過程持續花了29個小時才完成的,時速控制在40公里。空調收音機燈光全關,使用了低壓輪胎,為了儘可能地保持行駛平穩,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了Autopilot功能,參考官方信息,特斯拉Model S P100D行駛里程略高於315英里(500公里),現在市裡跑一般就是3到4百公里,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電動車使用過程中,續航里程是一方面,另外充電也是個大問題,用專業設備快充半小時能充70%的電量,雖然京港澳高速荷蘭段服務區幾乎都有充電樁,但是每次充電都花上半個小時以上,誰給你停車位了,現在車子這麼多。

另外就是電池組的耐用程度問題,雖然松下的電池,完全充放電1000次後,容量基本上能保持在80%左右,特斯拉的算是比較好的了,很多用了三年電池就大幅衰減,然後還得準備錢重新買個電池組,安裝什麼的又是一大堆費用,的確讓消費者感覺到頭痛。

但是這一切,並不能阻止電動車替代汽車的腳步。各國政府在加大力度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最快的在2025年就禁止銷售傳統純燃油汽車了,所以這個才是電動車直接取代燃油車的最大動力了。至於跑多遠,充電多久,並不是社會管理層要考慮的問題,直接禁止了,你們不用也得用,會倒逼市場,讓技術進步和完善。

無人駕駛和自動充電技術,還有自動換電瓶技術會在政府的推薦下飛快發展,這些技術比解決電池容量和充電問題容易多了,到時大家都像坐公交地鐵一下來坐汽車了,沒有人再購買私家車,誰還會在乎充電難喝續航里程呢,那些都是服務企業考慮的問題,一部車不夠,就多部車來接力唄,反正是共享的。


容濟點火器



電動車能否取代燃油車,需要謹慎看待;但我會認為新能源是未來的趨勢。新能源並不只是電能。


如果只是電動車,至少在20年之內還不行!原因在於,如今電動車的的瓶頸在於充放電。而這個問題的解決需要依賴人類在電池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次性解決電池容量密度低、充放電慢、並且化學特性不穩定的因素。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點,畢竟我們在基礎理論層面已經很就沒有新發現了。

而現在談論的石墨烯技術距離商用依舊遙遠;另外,氫燃料電池雖然具備加氫燃料快速、續航長;但氫燃料昂貴,對於大面積普及仍舊需要較長的時間。並且我們國家其實在這兩年是兩手準備的,一方面在推進純電類電動車,另一方面也接受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為主的車輛測試。在即將到來的冬奧會上,就會使用氫燃料電池車作為賽事指定用車。

而某些人希望能夠採用原子能為車輛供電,形成無限續航的特點;但我們對於原子能的掌控還沒有到達隨性所欲的地方。

另外,我認為電動車企業其實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提高續航的情況下,降低充放電時間。而不是將主要的精力和宣傳點放在智能方面;畢竟如果只是智能,如今的燃油車搭載這些套件也能很好的完成。


以上供參考!


DQ視角


我認為目前電動車很難取代燃油車:

凡事情都要適合國情。比如,現在無人駕駛也在很多國家和城市試驗,各方面測試也比較理想,但都是在限定區域或比較理想的路段來測試,不能肯定在複雜的任何道路上行駛,那就不能算成功。更談不上取代人實現無人駕駛。電動車取代燃油車也一樣的道理。理由是:

第一:中國人口眾多,地形複雜,許多高速公路都在建設中,充電樁根本沒有在設計範圍之內。目前也沒有充電樁的具體規範要求公佈出來。

第二,要想電動車能正常行駛,充電要保證,續航更是一大難題。


第三,如果國家沒有購車補貼,電池更換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除非電池終生免費更換,否則電費加上換電池的費用不會比燃油車少。

第四,如果不是採用無汙梁的新能源,不管用鉛酸電池還是鋰電池,電池到期後肯定不可能做到完全無害化處理,那就會造成環境汙染。

電動車與燃油車對比:

1:噪聲汙染,電動車噪聲小,燃油車噪聲大。

2:續航,目前電動車續航里程短,燃油車則可隨處加油。

3:環境汙染,兩者都有。電動車是後期汙染,燃油車是長期汙染。

4:價挌,目前電動車有購車補貼佔有一定優勢。

5:載貨車很難單用電池續航。起碼得用雙動力或其它新型能源。目前技術還不太成熟。


看完上面的分析,大家認為有道理嗎?歡迎大家交流和關注。


知識新空間


這個問題改為新能源汽車會取代燃油車就更好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原因有三:

環境保護

中國機動車普及率已經相當的高,社會汽車保有量已接近2億,這還是剛開始,預測在未來的10年間,每年還將銷售2000W輛汽車,到2027年,機動車保有量將達到3.5億輛。如果都是燃油車,按每輛汽車每年行駛2W公里,單位耗油量10升每百公里,中國年消耗汽油量將達到驚人的7000億升,大約5.1億噸,姑且不說這些汽油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有地方來,我們的環境受得了嗎?

技術發展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比人們預想的速度要快。首先是電池技術,電池技術原本是發展很緩慢的技術,當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釋放出來後,刺激電池技術的發展,目前多種電池技術都處在革命性的突破的前夜,樂觀地預計,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5年內將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瓦時/千克),這就為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奠定了技術基礎。

另外一個重要的技術發展也在催生新能源汽車。即:以無人駕駛技術為代表的智能汽車技術,這種技術的本身就依賴電子技術,應該說智能汽車技術和電動技術本身都是以電和電子技術為基本特徵的技術,與燃油車不同,燃油車的技術基礎是機械技術,因此智能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也要求汽車從機械時代走到電子時代!

國家戰略

1.石油安全。中國的石油安全日益脆弱,汽車的大量普及更是增加了石油安全的脆弱程度,國家出於石油安全的考慮,推廣新能源汽車勢在必行。

2.彎道超車。基於汽車技術尤其是燃油汽車技術大都掌握在少數國家、企業手上,我國企業技術薄弱的現實無法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取得和發展,通過另設平臺,另闢戰場,改變我國汽車企業的戰略態勢。

3.國際承諾。我國是《東京議定書的簽字國》,如果不能遏制碳排放, 就無法履行國際義務,同時也不能限制汽車工業的發展,兩者之間只有新能源能同時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因此新能源汽車才成為國家戰略。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其他國家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多個國家已經出臺了禁止燃油車銷售的時間表。

結語

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從趨勢已經成為必然。推廣普及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可以保證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能夠給被動發展的民族汽車工業一劑強心針,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自然環境,能夠使國家履行國際承諾承擔大國責任,能夠加快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的發展。


林督學的教育觀察


近年來,純電動汽車發展迅速,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現在目前我們國內接近90%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都已經被自主的國產車佔領。可以說,如今純電動汽車對於消費者的購買吸引力,已經遠大於傳統燃油車了,而且很會快速地取代燃油車。有三大理由可以證明!

理由一:電動車500公里續航比比皆是,燃油車優勢已不明顯

前兩年純電動汽車之所以發展緩慢,不被消費者認可,歸根結底原因就在續航上。前幾年的電動車的續航確實短。但是隨著現在電池技術的突破,動輒500公里續航上下的純電動汽車已經很平常了。

而相對燃油車普遍續航在600公里左右,燃油車基本上已經沒有明顯的優勢了。

特別是市區內的擁堵道路下,燃油車的油耗更高,續航反而有所降低。而純電動汽車則相反,擁堵道路下的緩慢行駛對續航幾乎沒影響。

理由二:電動車充電不是缺點而是優點

因為你只需要將車子開回家以後,把家用充電樁插上就可以離開了,第二天出門的時候已是滿電狀態,就是這麼優雅。當然了,這是理想狀態下的純電動出行方式,但假如沒有家用充電樁的話,就會很麻煩嗎?這也未必,其快充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國家電網的快充樁充電,從30%到80%只要30分鐘,你完全可以趁充電時間去附近吃個飯,與生活合併,互不耽誤。

理由三:用車成本遠低於汽油車!

對於保養和出行成本來比較,拿保養來說,電動車無需更換機油、三濾,而且基本都是10000、20000公里一保,每次保養也只是常規檢查,只付極少的工時費即可,而燃油車基本5000、10000公里一保,每次小保養基本也要700起步,趕上大保的時候費用就是大幾千,所以從用車成本方面,電動車的優勢一目瞭然。而且你也不用擔心電池問題,已經開始提供電芯的終身質保,所以電池已經沒有問題。

因此,相信再過5年,電動車的充電技術,充電時間再短一點。到時候,滿大街都是電動車了,將真正取得燃油車!


製造業未央


這個問題提得好啊!比那些整天提七八萬買什麼USV的問題好多了!看到就煩!七八萬也買SUV我就呵呵了,當然我還秒不起呢,不過我也不會買!

題主說的電動車真的能取代燃油車嗎?我覺得肯定不會!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簡直是扯淡!目前國內國外都在向汽車的新能源領域進軍!各大車企也都在積極推出各種電動汽車或者混動汽車,知道為什麼這麼積極嗎?因為有補貼,國家在這一領域會有一定數額的補貼,所以各大車企都在爭相分一杯羹而已,電動車是絕對替代不了燃油車,能替代燃油車的我覺得是氫燃料汽車,那才是純環保的,純新能源的!電動車是新能源嗎?真的環保的?都不是!當然你開車的時候你會想我用的是電池啊怎麼不環保了,但是你知道電池怎麼做的嗎?你看過做電池的工廠冒出的煙嗎?你是環保了,只不過沒在你這裡汙染而已,再就是使用後的廢電池呢,怎麼處理還是一大問題,更會涉及到汙染地表以及地下,大家也都知道電池的汙染性那是相當大的,還不像一般的生活垃圾那樣!要很多很多年才會被分解,甚至根本分解不了!所以說電池車環保的簡直是扯淡!

再說一下題主說的汽車電池,技術方面還是可以的,但是就是在面對低溫時的問題現在是解決不了的,比如東北地區一輛電動汽車,出車庫前,能顯示跑50KM,結果剛跑到你家門前不遠處十字路口那個地方就沒電了,可能有這情況,一直是解決不了問題,再就是充電樁的問題了,少得可憐!再就是廢舊電池處理的問題!

我覺得無論混動還是純電動都只是一個過渡,最終向氫燃料的過度!能取代燃油車的也只有氫燃料!那時天才會重新變藍,空氣才會重新變新鮮!還是希望早日實現!

歡迎各位大神給點意見!喜歡的話可以點贊評論,關注一波!


長楓sky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我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現在國家提倡新能源車,但是說電動車會不會取代燃油車,我認為不一定是電動車取代燃油車,而是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我想這是必然趨勢,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

新能源汽車介紹,

1、定義:來自科普中國的定義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2、新能源車種類: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等

以上是關於新能源車的介紹,其中電動車只是新能源車的一種

接下來說說新能源車有可能取代燃油車的理由。

1、煤、原油、天然氣、油頁岩、核能在全世界範圍內隨著使用的增多在逐漸減少,這些都是汽車燃料,可用於汽車,都屬於非可再生能源,終究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可再生的能源代替石油。



2、汙染,燃油車避免不了的就是汙染,這種汙染來自於尾氣排放,而新能源車基本沒有汙染物排放,所以肯定會大力提倡新能源車,能源車取代傳統的燃油車是必然趨勢。


3、價格,普遍新能源車都有補貼,價格會是普及的又一個有利因素。

4、優惠政策,各地都會因為新能源車出現優惠政策,比如落地費少收或者不收,不限號,不收稅等等,這麼多利好消息肯定會促使新能源車取代燃油車。


以上是我的拙見,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周麻20180131


電動車是否會快速取代燃油車?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隨著石油的枯竭,傳統的燃油車被新能源車取代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會被電動車所取代,因為電能根本就不是新能源,而石油枯竭理論間僅是一個理論,到底會不會枯竭、什麼時候枯竭、現今的石油儲量還能堅持多久、還有多少未勘測到的儲量等等至今也沒有個明確說法,所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幾乎是不能存在的;兩者可以並行,但取代燃油車很難,至少目前做不到!


電動車續航能力到底夠不夠?

很多朋友可能都會認為電動車之所以不能夠取代燃油車是因為續航里程不夠?而實際上如今純電汽車續航能力已經達到預期,續航能力超過500公里以上的純電汽車並不少見,所以如今的痛點並不在續航能力上;高續航能力或許已經做到,但隨之而來的是高價格!想要獲得高續航能力的純電汽車當然可以,但代價就是很貴、很貴,遠遠不是尋常老百姓所能承受的價格,續航里程長是好事,但大多數消費者無法承受,和談普及、和談取代大家都能買得起的燃油車?


高續航里程的純電汽車與高價格該如何取捨?

在談取代之前應該先談普及,如今的純電汽車想普及都很難,如果沒有相關的政策去進行扶持恐怕早已出局,如今對新能源領域的扶持已經削弱、而新能源熱也已經降溫,所以普及問題將很難做到!題主所舉的例子很好,正好證明了鄙人上一段所說非虛,可即便這臺特斯拉的Model S在理想工況下里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可這Model S的價格您是否清楚?即便這兩天特斯拉在清倉甩賣,已經降價8萬元的特斯拉Model S的實際價格依然在76萬元,試問這樣的價格有什麼說服力?如何走進普通老百姓家庭呢?咱們普通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沒有那麼高,如果電池的價格不能大幅度的下降,那麼高續航的純電汽車就不可能取代傳統的燃油車;預算不充足咱們可以買輛經濟型的A0級小轎車,一樣可以開出幾千公里,又何必去買高價格的純電汽車呢?總不能為了普及、取代燃油車的口號就剝奪我們這些買不起高續航里程純電車的開車的權利吧?


為什麼純電汽車在短時間內無法取代燃油汽車?

前文也說了純電汽車的價格是痛點,價格便宜的跑不遠、跑得遠的又買不起;除此之外與純電汽車相關的配套設施的建設也嚴重滯後!燃油車沒油了怎麼辦?對,當然是加油,而燃油車加油通常只需3、5分鐘即可;而純電汽車如果沒電了該怎麼辦?當然是要充電,可充電時間遠比加油時間要長,這就是個硬傷!對於整個交通體系個別幾輛純電車沒電可能不會影響到什麼,若是一夜之間所有街頭巷尾的燃油車都變成純電汽車,那麼交通將必然陷入癱瘓狀態,因為充電慢、公共充電樁少、大多數居住樓房的居民沒辦法安裝充電樁;在這種實際情況下,電動車該如何普及、如何去取代燃油汽車?道理不必多說,只要稍微有理性的朋友都會清楚,純電汽車產業鏈條、佈局還遠遠沒有成熟,或許可以取代燃油車,但更需要一段很長的週期!


總而言之現在談純電汽車取代燃油汽車完全是一句空話;高續航可以做到,但高續航還需要低價格才有意義!續航里程一萬公里,誰都買不起,這樣的續航有什麼價值?即便有一天成本降低,大家都能買得起高續航、低價格的純電汽車了,可充電問題如何解決?家裡沒有充電樁怎麼辦?只能去公共充電樁充電,結果電價貴怎麼辦?家裡沒充電樁、又沒有時間到公共充電樁充電又怎麼辦?畢竟充電時間遠比加油時間要長對吧?若談純電汽車取代燃油車就必須做到家家有充電樁、超高的續航、超低的價格、超快速的充電時間、超級耐寒足以應對東北冬季的電池,只有在做到了上述這些的那一天,純電汽車才有可能取代燃油車,可這些是短時間能做到的麼?沒有個2、30年絕對是做不到的;而即便做到了這些,巨量的純電汽車同時充電,對於電網的衝擊是巨大的,能不能承受得住都不好說,夏天局部地區同時的使用空調都可能會出現問題呢,更何況是同時給能耗更大的電車充電了!


非專業車評


可以代替,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的電動車技術己經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斯特拉就己經達到了驚人的900公里的續行里程,這個性能完全滿足人們長途出行的需求。

今後國家重點推廣新源汽車,肯定會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果把加油站變成換電池站理論上可以讓電動車無限行駛。

還有無線充電技術,也就是邊走邊充,手機可以通過象wiF技術一樣無繩充電,換個思維汽車也能夠邊走邊充,同樣道理也可讓汽車無限行駛。

電動機同傳統的汽車發動機比不用更換機油,聲音安靜,無發動機的震動,造價也比發動機便宜。




zyw紫月舞2091942673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提問!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近幾年開始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車,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這確實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各大汽車廠商也在不斷推出各種新能源車型,類型也不過三大類,插電式混動,非插電式混動以及純電動,那麼隨著各種新能源汽車的強勢而來,電動汽車能否取代燃油汽車呢?現在新能源的技術瓶頸在電池身上,雖然部分車型續航里程已經可以滿足日常家用,但是充電時間和配套充電樁又受到限制,對於長途行駛並不合適,而一般家用車又不可避免的會有長途的需求,所以新能源汽車在銷量上還無法與傳統燃油車進行抗衡,也就是說趨勢歸趨勢,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的發展之前,純電動汽車還很難取代燃油車,最佳的解決方案是油電混合

至於電池究竟還有多長時間能有所突破,這一點無從得知,即便是技術突破之後,在關於充電樁的升級上還需要時間,為什麼這麼說呢?假設一款車型純電動續航在500公里,那其電池容量保守估計也要在60kw·h左右,如果半小時能充滿,即便是沒有能量損耗的前提下,充電功率也要達到120kw,普通家用空調一般也就在2--3kw,多臺電動汽車同時充電的話電網能否承受住如此大的負載呢?家用電網是承受不了,所以相關電網以及充電樁也要進行升級,但好在技術上的問題相對電池而言並不大,但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電動汽車取代燃油車究竟還需要多長時間,最終要看電池的發展,至於電池的突破只能等待,在此之前電動汽車還只能是趨勢而言,畢竟還存在著其他方面的諸多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