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领导力差?得不到人心?原因在这里

领导力差?得不到人心?原因在这里

故事一:

在俄罗斯,有一个知名的富商,他从事石油生意,家财万贯,住着高档的别墅,开着豪华的汽车,资产上百亿。

有一天,他去朋友家办事,由于距离只有2公里,所以他选择了步行。办完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卖木偶的小商贩,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周围没有一个顾客。因为他平常经常做一些慈善工作,出于对该商贩的同情,或者是一种习惯,他拿出10美元塞到商贩手中便走了。

走了没多远,他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于是又返回到商贩那里,问商贩多少钱一个木偶,商贩说5元一个,然后他挑了两个木偶说:“对不起,刚才我走的时候忘记拿木偶了,因为我和你一样,都是生意人。”

三年之后,该富商生意越做越大,慈善事业也做的频繁起来。有一次,为了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学,他举办了一个慈善募捐晚会,一个做工艺品的老板走到该富商面前说:“您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一直记得您。我一直觉得自己就是摆地摊的命,知道三年前您对我说,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这才树立了我对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成就了今天的事业,今天我要谢谢您。”


故事二:

美国有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飞过很多机型。不管是飞行时间还是飞行技术,都非常优秀。

有一次,他和同伴参加一场飞行表扬,飞行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两个引擎都熄火了。对于如此突然的故障,他没有慌乱,沉着应对,最终,飞机安全降落在了机场上。

事后相关部门对这场事故展开调查,结果是飞机的燃油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加的油不对。对于这样的真相,负责加油的机械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问题相当严重。因为他的疏忽,很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的场面。

机械师面对该飞行员,很是愧疚,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然而,飞行员并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走到机械师面前满怀信心的说:“我知道你能做好,所以我希望明天您继续为我的飞机做维修检查。”

此后,该飞机机械师一直跟着该飞行员,负责飞机的维修检查工作,而且从来没有出过错。


领导力差?得不到人心?原因在这里

故事一中,如果当时那个富商只是对路边的商贩进行简单的施舍,而没有尊重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向商贩说出那些话,商贩就得不到激励。对此,即使富商当时给小商贩再多钱的,他也不会三年后发生太大的变化,成为慈善家。这就是尊重给他人的力量,富商对小商贩的尊重唤醒了他心中的力量,使得他更加明智,更快的走向成功。

故事二中,对于机械师如此之大的失误,飞行员并没有强加指责,因为他知道,对方心里一定很内疚很自责,斥责对方只会让其心里更加难受,压力更大,其它毫无益处。所以,飞行员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他,给予对方尊重,从而机械师被激励,比原先更加认真负责的工作。

不难想象,在两个故事中,如果主人公不能给予对方尊重,对方便不会有之后的成就。所以,要运营人心,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感受、看问题。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就可以唤醒对方的良知、力量、进取心等。有些企业老板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会用惩戒处罚来约束解决问题。事实上,这样做有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对方的逆反心里。如果改用尊重的方式解决问题,有时候问题反而会很好的解决。


爱因斯坦说:“希望得到赞美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人的本性中。”作为民营企业家和老板,我们的目的是让员工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激发出其自身的所有力量用在工作中,高效推动工作,使得企业快速发展。如爱因斯坦所说,每个人都有渴望被尊重和赞美的心理需求,而且这种需求一旦被满足牵引,就会激发出其本性内在的力量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满足员工的这种心理需求,让尊重根深蒂固的存在员工的本性中,就能够唤起员工对工作的积极心和责任心。


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而且持久度也有所不同。而给予对方一定的尊重就能够唤起加强其心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路上的环卫工人,如果他对这份工作没有自信,觉得伤自尊,那么他就做不好这份工作。对于这类人,如果领导平时能够尊重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就能够唤起对方的自尊与自信,他必然能做好这份工作。


领导力差?得不到人心?原因在这里

尊重是一种力量,不仅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唤醒对方心中的力量。作为老板,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用尊重的方式去引导员工,不要用斥责的方式威胁约束员工,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尊重的作用下,让员工感受到自由和宽松,形成自我发展意识,唤醒其人格的力量,为个人发展及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