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廣州的9處羊城古驛道如何形成的?

手機用戶95420748789


驛道,泛指古代溝通區域之間的人員、文書與物資交流的主要交通路線,見證著時代變遷和文化脈絡的延續。廣州了公佈9處羊城古驛道遺存,驛道如何形成?驛道上曾發生什麼有趣往事?

小資料:古驛道

南粵古驛道指舊時廣東境內用於傳遞文書、運輸物資、人員往來的水陸通路,可分為用於運送官方文書信件、物資及接待往來公差使節的“官道”,古人遷徙自發開拓的“民間古道”,用於貿易溝通的“商道”及運輸糧食的“漕運”。

有段古:古驛道源於秦漢時期的郵驛體制

廣東歷史上擁有眾多古驛道,廣州更是南粵古驛道線網的中心。日前,市國規委在增城、從化、黃埔古村等地舉行“羊城驛趣”系列活動,向市民講述羊城古驛道的故事。目前,廣州已發現了9處古驛道遺存,分別為從化錢崗古道、京溪古道、溉洞古道、夏街古道等。

據廣州市嶺南建築研究中心規劃師孫海剛介紹,古驛道不僅僅是道路,其構成要素還包含附屬建築、配套設施、景觀及相應的管理制度。以陸路驛道為例,附屬建築包括提供飲食的“館(驛)”,供人貨流通停歇的“亭”或“邸店”等;配套設施有“路堠”,即木石與夯土合築的“道路標識設施”,以便讓行人知曉所行地理遠近和方向。

此外,自秦漢首次確定全國的郵驛體制,後世便對其進行適應性的改進和細分,不同驛傳制度還規定相應的館驛和遞鋪的數量、間隔、維運管理和交通工具配置等,保證驛道體系的有序運行。

自秦始皇開靈渠通嶺南,設任囂城節制嶺南三郡,及至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驛站,羊城古驛道作為南粵古驛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歷經了近兩千年的興衰起伏,成為記錄珠三角城市群文化脈絡延續的活“教科書”。

官路橋

大官路古驛道

位於廣州城北的大官路貫穿了廣州主城區與花都、從化等地,基本呈西南——東北走向,是古代官員來往廣州所走陸路的一條專用驛道,也是古時舉人上京赴考和南來北往的富商官貴的必經之路。

一橋一亭見證昔日繁華

大官路古驛道起始於廣州的大北門,即現在的解放北路與盤福路相交處,之後沿著白雲山西麓,往東北方向蜿蜒縱伸,直至白雲區蕭崗一帶後分成兩路,一路繼續呈東北走向到達從化;另一路則轉向西北至花縣(今為花都)。孫海剛介紹,大官路泛指古代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的各種政務、經濟、軍事等公文信息傳遞、物資運輸、軍隊後勤補給和官員出差、調任與巡視等的道路,相當於現在的國道。

大官路古驛道上的風雨聽松亭。

如今,大官路古驛道大部分路段基本與廣州境內的G105國道和S114省道公路線相吻合,沿途曾設置的官橋、驛站、驛鋪、驛亭等遺址已不多見,僅存一處官路橋和一個古驛亭,分別位於白雲區鍾落潭鎮長腰嶺村和江高鎮茅山村。

作為古時大官路必經的官路橋,在舊時主要連通花都與湴湖、黎塘、長腰、障崗、梅田等村。該橋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橫跨於七陂坑,由花崗岩石砌築的橋面分三段,總長約21米,寬2.8米,高3米。聽老一輩人說,古時官員路過該橋也會提前下馬,步行牽馬過橋,甚至邊走邊向橋磕頭。

而位於江高鎮茅山村田野中的古驛亭遺存被稱為風雨聽松亭,該亭坐西北朝東南,為磚木結構建築,平面長方形,面積約60平方米,由附近鄉鎮的村民和旅居東南亞的鄉僑捐資建成。

古橋保存好 古亭多損壞

如今,官路橋和風雨聽松亭均被列入白雲區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名單,歷經百年風雨仍靜靜坐落在舊址。記者走訪發現,官路橋現位於白雲區長腰嶺水星巷附近,沿著機耕路方向步行約200米即到達。村民周先生說,該橋曾是村民來往田地與縣城的唯一道路,自從廣從路修建起來後,就只有種田的村民會走這條路了。“石橋整體保存完好,由於河水沖刷,石墩難免有磨損,橋面也出現縫隙。”村民周先生說。

風雨聽松亭位於茅山劉家街朝江石東路方向的田野中,走過約百米長的田間小路便可見到。由於年久失修,古驛亭周邊生長著各類植物,亭內一根橫樑已倒塌,亭頂灰瓦片也有多處破損。據介紹,當地村民習慣叫風雨聽松亭為“茶亭”,曾是農民中午歇息的好去處。

夏街古驛道

夏街古驛道位於增城區夏街村,全程800餘米,古時被稱為“接官道”或“迎恩街”,是目前增城城區保存完好的古驛道。據村史記載,夏街古驛道分兩段,從橫街口碼頭至廻龍關門樓屬一般驛道建設;從廻龍關到通明門的夏街村大街屬重點建設路段,長約500米,寬4至6米,用長條麻石鋪砌。

夏街古驛道兩旁屹立著數座祠堂古建築。

族人立功鋪麻石 後作接官迎恩道

在廣州增城公路建成前,增城縣內交通全賴增江河和可供馬匹行走的驛道,無論是衣錦還鄉的學子還是走馬上任的縣官,橫街口碼頭是進城的必經水路驛站。

據夏街村宗祠管理人黎海祥介紹,當時的達官貴人走下碼頭後,要穿過廻龍關門樓,再北行踏入麻石大街至通明門,才最終進入縣城。“同時,熱情的村民便在驛道上恭候縣官,場面好不熱鬧,故稱為‘接官道’。”

夏街古驛道還有“迎恩街”的別稱。黎海祥說,“迎恩街”的叫法始於明代,沿用至清朝。過去縣官一律由皇帝親派或由代表皇帝的朝廷指派,縣內村民迎縣官,就相當於迎接皇恩。

有趣的是,僅500米長的夏街村路段驛道卻有兩種麻石砌法。原來,這條麻石街一開始並非作建驛道,而是夏街人王三奇為官時獲朝廷恩准,在家鄉興建一部分麻石大街,而剩餘路段則由村人黎氏接力鋪砌,因鋪設時間不同,鋪砌方式也就不同。

黎海祥告訴記者,驛道上還流傳一個有關夏街人與畲族人深厚情誼的故事。舊時居住在增城、龍門、博羅三縣的畲族人常受官欺賊搶,被迫聚居羅浮山山麓,只定期出山購置必要用品。適逢當時夏街人黎邦寧和同村宗弟合作在驛道附近開設一間中藥店懸壺濟世,每當畲族人到來都熱情待客,能幫則幫。

後來,從化有山寇作亂,當地畲族準備跟隨山寇襲擊增城,為解縣城危困,黎邦寧出面勸解,畲族人便聽命退兵並擒下山寇頭目。事後,朝廷論功行賞,特設扶瑤官安撫畲族人,而黎邦寧被敕封為第一任扶瑤官。

修繕宗祠和民居 成立夏街眾創空間

如今的夏街古驛道整體呈“L”形,其中夏街村路段仍保留麻石路,兩旁屹立著數座祠堂古建築;而從廻龍關到橫街口碼頭路段現已為水泥路,沿途民居多被重建。

古村之友協會工作人員葉錫佳介紹,夏街古驛道是廣州市歷史建築活化利用試點,現已成立夏街眾創空間,發掘並吸引更多創客和手工藝人進駐。

“我們的目的是將古驛道的活化利用與現代人的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葉錫佳說,目前夏街古驛道的盤活利用仍處於起步階段,夏街村不少古老建築歷經風雨滄桑,房屋結構或多或少出現破損,亟須修繕翻新。截至目前,修繕後的宗祠、民居或已用作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或用作創客項目的進駐場所。

其中,古驛道上的黎賀榛故居進駐了“欖人欖園”,這座建於清末的青磚瓦木建築內擺放一張長木桌和數個陳列玻璃櫃,手工藝人聚集在屋內創作欖雕。而位於夏街路西二巷的花藝坊也是眾創項目之一。負責人葉碧玲介紹,該花藝坊定期舉辦花藝分享會和古村保護講座等。

京溪古道

京溪古道的興起源於京溪村的繁榮興旺。京溪村位於廣州市東北部,坐落在白雲山山麓。早在唐朝,京溪村人便懂得引用白雲山溪水灌溉耕種,致年年豐收,加上村落所處的獨特區位,東起沙太路、西連廣州大道北,約1公里的路段就成了舊時的交通要道。自唐朝實行科舉考試後,京溪古道成為當年廣州一帶考生上京赴考的必經之路。

“京溪古道”牌坊

“黃猄塘”變“京溪” 村落因古道易名

京溪古道也是南來北往的商賈貴人歇宿和進行交易買賣的場所。據村中老人講述,舊時商人十分精明,利用白雲山流出的山溪水養殖大山蟹,在山溪周邊圈養麒麟、犀牛、奶牛等,更開闢土地種植元椒、大茄、桃李、龍眼等蔬果,京溪古道逐漸成為畜牧市場和出口交易基地。

時至今日,京溪村周邊區域仍有不少與“動物”相關的地名,如蟹山、麒麟崗、犀牛角、牛利崗、銀牛崗等,這些地名或與當時驛道貿易興盛的歷史有關。

據村中老人介紹,位於白雲山腳下的京溪村原名為黃猄塘,村名來源於一個關於黃猄下山飲水的傳說。原來,舊時的京溪村池沼如鏡,榕樹成蔭,又因村子西邊不遠處就是白雲山,山上的黃猄每年春天都會下山,到京溪村的大水塘飲水,再躥回山中。古時村民以見過黃猄為福,認為黃猄過塘致使村中風調雨順,因此取“黃猄塘”為村名。

1919年,在現京溪大街30號對出的位置建起了“京溪古道”的石刻牌坊,村名也因此從“黃猄塘”順勢改為“京溪”。

城中村內藏古道 麻石路面成水泥

如今,京溪古道西連的廣州大道北已發展為廣州北部的重要商貿圈,而京溪古道(現為京溪大街)則淹沒在櫛比鱗次的城中村中。從“京溪古道”牌坊往裡看,古驛道寬約3至4米,部分內巷寬約8米,驛道兩旁是居民樓,舊時的麻石路面已改為水泥路面。

走在京溪古道上,會依次經過李氏宗祠、觀音堂、馮氏和潘氏宗祠、二帝古廟。儘管部分建築為後來重建,但不少如青灰磚牆、壁畫、雕樑畫棟、大石門檻等建築結構也有兩百多年曆史。如今,宗祠內部成了村人的公共娛樂空間,而有部分宗祠的門口空地則出租作為水果攤檔或夜宵飲食檔,無論白天黑夜,居民都絡繹不絕,生活氣息濃厚。

“古時候,這裡走出不少秀才舉人,現在則聚集了不少想在大城市立足的外鄉人。”京溪村一位潘姓村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