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小程序“燃爆”、天天喊的“社交电商”到底是什么?

社交电商较传统电商而言,最大的区别是把社交媒介渗入消费生活中,通过社交的方式,激发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流量自发的形成网状商业流,从而达到聚合移动流量的目的。

所谓的社交电商的真正火爆是2014年大批量爆款产品公司的“微商”兴起的。面膜、化妆品、保健品是爆款的主要类型,总之只要那时敢做微商的人,都多多少少发了财;爆款的出现为全民微商做了恶向引导。根据《2016-2020年中国微商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美妆、针织、母婴、大健康、农特占据着微商主要市场份额,截止2016年底,微商从业者近3000万人,微商品牌销售额达到5000亿元。

在移动流量枯竭、淘宝京东垄断的背景下,有些平台型电商借助微信红利异军突起,通过在微信中拼团裂变,例如某社交电商平台做到3亿用户、千亿元年GMV 只用了两年。由于用户和供应链足够下沉,被认为未来会对淘宝造成威胁,让京东紧张。

小程序“燃爆”、天天喊的“社交电商”到底是什么?

微信几乎是日常使用时间最长、最高频的APP,有着近10亿日活,小程序自2017年1月9日开放以来。目前也拥有了1.7亿用户,强大的流量势能以及小程序的日趋成熟让大家感觉到,今年社交电商将彻底被引爆,特别是微信将繁荣起威胁淘宝的电商生态。

小程序“燃爆”、天天喊的“社交电商”到底是什么?

当年的淘宝红利带起了淘品牌,微信的流量红利也会造就新的电商品牌(渠道品牌或产品品牌)。而微信的流量红利相比淘宝,有几个特点:

1、微信和淘宝之间有 4.5 亿的月活 gap,微信能触及可能不会用淘宝的 50、60 后人群,也更能触及 00 后的微信原生代。

2、自带社交关系链,包括朋友圈强社交,以及自媒体和粉丝的弱社交。社交关系链解决了电商的信任问题,并能进行用户裂变,淘宝流量则无法裂变。

3、蓄水池特点。淘宝流量的留存、复购不够好,淘宝粉丝无法被运营,但微信则像一个蓄水池,能够通过公众号、社群、微信个人号把粉丝沉淀下来。换句话说,商家获取的用户是自己的用户而非平台用户。

4、微信支付完善、小程序成熟,使用户能方便、流畅地在微信里完成交易闭环。用户在微信里的购物习惯在逐渐被培养起来。

小程序“燃爆”、天天喊的“社交电商”到底是什么?

其实在微信自建电商生态之前,它一直是淘宝的一个重要的流量来源。据估计,中国大概有 120 万淘宝客,把淘宝商家的购买链接分发到各处,帮商家引流并获取佣金。据多位相关人士估计,阿里妈妈 2017 年付给淘客的佣金超过200 亿元,淘宝通过淘客和淘口令产生的 GMV 在 2000-3000 亿元之间,其中有超过半数来自微信。

现在自建电商生态的微信,必然是要把流量为己所用的。这就会为导购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起量快,势头猛。

那么,谁将成为下一个导购APP巨头?

首先原有需求带来了新的机会,微信围堵使淘宝卖家从微信获取流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催生了优惠券导购APP和小程序,比如我们的集合特卖

小程序“燃爆”、天天喊的“社交电商”到底是什么?

模式非常简单,如果你自用那就是简洁的领取优惠券省钱,但当你有了想要赚钱的想法,它就又称为了一种媒介,只需让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的用户下载APP,就能从用户购买中抽取佣金。当使用APP不便时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完成购买。

小程序“燃爆”、天天喊的“社交电商”到底是什么?

还有关键的一点,集合特卖新模式极具活力,社交电商不应是单方向的买和赚,而应该是长期的有益的互惠共存的健康模式。

在我们的模式里,普通用户可以申请成为集客,发展自己的用户,大家有钱一起赚,而不再是传统的藏着掖着。新模式能自身不断完成裂变和积累,再加上社群内存在私域流量、人群分层等特点,适合从垂直品类切入并进行差异化、精细化的选品运营,也适合全面无差别运营。

谁说,在社交电商红利中集合特卖不能成为下一个网易严选、唯品会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