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硝烟虽未燃起,如何打已引热议!贸易战促中国“芯”加快步伐!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以中国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为由,将对500-6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仅一举打响了中美贸易战,也使半导体芯片成为了征税重点领域。详情一起来了解一下!

美国人真的搞错了?

中美贸易摩擦愈发凸显了半导体芯片产业的战略地位。

据悉,目前半导体芯片行业已成为特朗普“美国优先”议程中的六大核心行业之一,其他还包括钢铁、铝、汽车、飞机和造船业。但让人看不懂的是,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器及零部件,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半导体、航空航天、大豆则占据重要地位。

硝烟虽未燃起,如何打已引热议!贸易战促中国“芯”加快步伐!

于是,你会很奇怪地发现一个现象,一边是美国将中国对美出口的半导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关税加征品类,另一边却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半导体占比反而更高。这种尴尬的局面难道真是因 美国人搞错了?

事实上,全球贸易靠的双向互利、交流学习,而借此机会中国半导体产业也正逐渐向高端制造产业升级。由于高端制造业一直是美国的核心支柱,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未来冲突不可避免的加剧。而美国此时将半导体芯片列入征税重点领域,很可能是为了抑制国内高科技领域的“走出去”。

半导体芯片战略地位凸显

半导体芯片在中美贸易战中地位凸显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但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却严重依赖进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而在强大的芯片进口需求过程中,美国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芯片进口国。

硝烟虽未燃起,如何打已引热议!贸易战促中国“芯”加快步伐!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的产品需求达到1.40万亿元,但国内自给率仅为38.7%。同样来自CSIA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2600亿美元,已经替代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同时集成电路的贸易逆差在2017年再创新高,达到1932亿美元。

在商务部2017年5月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也显示,美国出口的15%的集成电路都销往中国。而在芯片产业巨大贸易逆差面前,中国早已成为美国芯片厂商的重要市场。

对此,IHS半导体分析师何晖认为,贸易战对大宗商品或者制造业会有较大影响,但对双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由于我国是主要的芯片使用大国,中高端芯片目前主要还是靠进口,对这块儿的限制对双方都不利。

事实上,本次中美贸易摩擦无疑将促使中国在半导体、通信、计算机等相关高端制造产业的国产替代方面和中国制造2025进程加快。

高端芯片成破局关键

目前,我国要想在中美贸易战中取得主动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我们进口量排名靠前的产品。而半导体芯片恰恰是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最重要的短板。

一直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芯片长期严重依赖进口,已达到每年7000 亿人民币左右,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产品。半导体设备高端器件和高端芯片的市场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

硝烟虽未燃起,如何打已引热议!贸易战促中国“芯”加快步伐!

资料显示,2017年,美国芯片企业占全球份额约53%,加上即将迁回美国的新博通,美国占比约69%。其中,Xilinx、Altera、博通、高通以及英伟达等都是全球芯片行业的领先企业。

而中国企业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依然处于中低端领域。我国能自主制造模拟、分离等低端芯片,但逻辑、存储等高端芯片目前都无法自给。除了海思麒麟芯片可以和高通顶级对决,龙芯的CPU,展讯处理器+基带芯片,同创国芯的FPGA,长江存储的Falsh,Vanchip的RF芯片,汇顶科技的指纹芯片等等,都还在追赶的长征路上。

幸运的是,我国早已通过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一期超过1300亿元)来重点扶持半导体,涵盖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设备与材料整条产业链的重要公司。而大基金二期将进一步加强对芯片相关产业的投资力度,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芯片产业的距离。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