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一消倒計時141天-重點掌握這消防三科10分14項火災探測器設置規定

前進的路上我們從不孤單,一起加油備考!

1. 在有梁的頂棚上設置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感溫火災探測器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小於200m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② 當梁突出頂棚的高度超過600mm時,被梁隔斷的每個梁間區域應至少設置一隻探測器;

③ 當梁間淨距小於1m時,可不計梁對探測器保護面積的影響。

2. 在寬度小於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點型探測器時,宜居中佈置。

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至端牆的距離,不應大於探測器安裝間距的1/2。

什麼是“端牆”?

給大家畫個平面圖舉例:

一消倒計時141天-重點掌握這消防三科10分14項火災探測器設置規定

3. 點型探測器至牆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0.5m。

4. 點型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

5. 房間被書架、設備或隔斷等分隔,其頂部至頂棚或梁的距離小於房間淨高的5%時,每個被隔開的部分應至少安裝一隻點型探測器。

6. 點型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並宜接近迴風口安裝。探測器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0.5m。

7. 點型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45°。

8. 在電梯井、升降機井設置點型探測器時,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機房頂棚上。

9. 一氧化碳火災探測器可設置在氣體能夠擴散到的任何部位。

10. 火焰探測器和圖像型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考慮探測器的探測視角及最大探測距離,可通過選擇探測距離長、火災報警響應時間短的火焰探測器,提高保護面積要求和報警時間要求;

(2)探測器的探測視角內不應存在遮擋物;

(3)應避免光源直接照射在探測器的探測窗口;

(4)單波段的火焰探測器不應設置在平時有陽光、白熾燈等光源直接或間接照射的場所。

11. 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探測器的光束軸線至頂棚的垂直距離宜為0.3~1.0m,距地高度不宜超過20m。

(2)相鄰兩組探測器的水平距離不應大於14m,探測器至側牆水平距離不應大於7m,且不應小於0.5m,探測器的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的距離不宜超過100m。

一消倒計時141天-重點掌握這消防三科10分14項火災探測器設置規定

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平面安裝示意圖

注:相鄰兩組線型光束感煙火災探測器的水平距離

12. 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設置在頂棚下方的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至頂棚的距離宜為0.1m。探測器的保護半徑應符合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保護半徑要求;探測器至牆壁的距離宜為1~1.5m。

一消倒計時141天-重點掌握這消防三科10分14項火災探測器設置規定

13. 管路採樣式吸氣感煙火災探測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非高靈敏型探測器的採樣管網安裝高度不應超過16m;高靈敏型探測器的採樣管網安裝高度可超過16m;採樣管網安裝高度超過16m時,靈敏度可調的探測器應設置為高靈敏度,且應減小採樣管長度和採樣孔數量;

(2)一個探測單元的採樣管總長不宜超過200m,單管長度不宜超過100m,同一根採樣管不應穿越防火分區。採樣孔總數不宜超過100個,單管上的採樣孔數量不宜超過25個;

(3)當採樣管道採用毛細管佈置方式時,毛細管長度不宜超過4m,孔徑為2~5mm;

(4)每 2℃溫差間隔或 3m 間隔(取最小者)應設置一個採樣孔。

一消倒計時141天-重點掌握這消防三科10分14項火災探測器設置規定

14.感煙火災探測器在格柵吊頂場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15%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下方;

(2)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30%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上方;

(3)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15%~30%時,探測器的設置部位應根據實際試驗結果確定;

(4)探測器設置在吊頂上方且火警確認燈無法觀察時,應在吊頂下方設置火警確認燈;

(5)地鐵站臺等有活塞風影響的場所,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30%~70%時,探測器宜同時設置在吊頂上方和下方。

練習

某建築面積為3000m²的展廳,層高為7m,設置了格柵吊頂,吊頂距離樓地面6m,鏤空面積與吊頂的總面積之比為20%,該展廳內感煙火災探測器應設置的位置是( )。

(A)吊頂上方

(B)吊頂上方和下方

(C)吊頂下方

(D)根據實際試驗結果確定

答案 D

參《知識詳解》D20.3.3第2款,(14)感煙火災探測器在格柵吊頂場所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 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15%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下方。

② 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30%時,探測器應設置在吊頂上方。

③ 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15%~30%時,探測器的設置部位應根據實際試驗結果確定。故D正確。

④ 探測器設置在吊頂上方且火警確認燈無法觀察時,應在吊頂下方設置火警確認燈。

⑤ 地鐵站臺等有活塞風影響的場所,鏤空面積與總面積的比例為30%~70%時,探測器宜同時設置在吊頂上方和下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