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我觉得武将除了在家安稳度过一生或者战死疆场,这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可是如果是死于内乱或者馋臣的污蔑,这应该是他们最冤的结局。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伍子胥

公元前522年,其父伍奢被杀,他逃亡经过宋、郑等国入吴。后帮公子光(即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整军经武,国势日盛。不久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又称申胥。后吴王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吴王不听,渐被疏远,最后吴王赐剑命他自杀。曾让人挖出他的双眼,挂于吴国城楼,要看着越国攻破吴国。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吴起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不过死前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被乱箭加身,同楚悼王的尸体合在一起,继任后的楚肃王下令放箭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白起

战国军事家,秦国名将,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可是后来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韩信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功高震主。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张飞

张飞(?-221年),字益德 (三国演义中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幽州涿郡人氏。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没人敢逼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年),南朝宋将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身出寒门,从军20余年,由士兵升至大将军。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后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死前说道,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魏人闻檀道济死,都说:“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岳飞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有人说,岳飞被杀,是死于不懂政治。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于谦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历史上死得冤的将领

袁崇焕

袁崇焕字元素,号(或字)自如,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广东省东莞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是明末抗金名将,率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重创后金。于崇祯三年(1630年)被崇祯帝以凌迟处死,是历史上争议较大的一位人物。

其实还有很多将领,被冤杀或者终生郁郁不得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