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道家理念來源之陰陽五行學說雜考

道家理念來源之陰陽五行學說雜考

道家理念來源於陰陽五行學說,那麼陰陽五行學說是怎麼出現的,先從可以找到的史料講起吧。

《尚書》,一說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二十五部典籍的部分內容,由孔子彙編而成,而這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在孔子時代已經難得,現在早已散失殆盡,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尚書也不是原面目的尚書,但是主體思想還是傳承了下來。

《洪範》,相傳商朝貴族箕子向周武王講述的治國方略,也傳為天地之法,以目前現存典籍看,這是道家天人感應論較為明顯的出處。有人考證《洪範》即為《洛書》,按照時間來看,《洛書》要遠早於《洪範》,不過,《洪範》應該是上古時代人們將《河圖》消化吸收並應用的實際產物,《洪範》被孔子收錄於《尚書》。

五行概念被較為完整提出於《洪範》之九疇之一:一曰水潤下;二曰火炎上;三曰木曲直;四曰金從革;五曰土稼穡,並後來被髮展為天人感應論。

《月令》,一部小型曆書,主要表達的是什麼季節該幹什麼事情,主體中心思想就是順勢而為。

後來人們將《尚書》和《月令》中的理念聯繫起來:

夏季配南方曰火;冬季配北方曰水;春季配東方曰木;秋季配西方曰金;

晨配春曰木,午配夏曰火,傍晚配秋,夜間配冬。

土為四方中央,在季節上居於果實成熟前後,曰季夏。

所以,很早之前中國節氣按照季劃分:春、夏、季夏、秋、冬,五季對應五行。漢代之後按四季劃分。

後來人們總結為世間萬物都要順應自然規律,根據季節變換,推演出了五行相生:

木盛於春,春季之後是夏,夏季屬火,所以木生火;

火盛於夏,夏季之後是季夏,積下屬木,所以火生土;

土盛於季夏,季夏之後是秋,秋屬金,所以土生金;

金盛於秋,秋之後是冬,冬屬水,所以金生水。

水盛於冬,冬之後是春,春屬於木,所以水生木。

再來說陰陽,陰陽的確切理念是被誰先提出來的已經不可考,我們暫且認為是原始居民一種自發的基本的生活概念把,在古代這學歷,陰陽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比如動和靜,上和下,表和裡等等,陽代表動態陰代表靜態,陰陽是相對的概念,比如冷和熱這一對關係隨著季節是可以變換的,所以有了陰陽轉化的概念,不要小看這一深入到骨髓裡的傳統,現在我們提倡的共贏和西方傳統的零和思維的根本區別,就在於陰陽轉化的理念。

其實,陰陽更像一種時間萬物的發生、處理的規則,就如同我們簡單的是非邏輯一樣,其實我們所有的負責的意識和判斷,歸根結底主要還是基本的是非邏輯判斷,不過陰陽轉換的的概念是第三種邏輯,即是、非、不是不非。常見的例子如圍棋和中醫。

《管子》的《心術》、《內業》、《白心》《幼官》《四時》《五行》《輕重己》,則代表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成功融合。

《四時》中有“東方曰春,其氣曰風,風生木與骨;南方曰夏,其氣曰陽,陽生火與氣;中央曰土,土德實輔四時入出,以風雨節,土益力,中正無私,實輔四時;西方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北方曰冬,其氣曰寒,寒生水與血。春贏育,夏養長,秋聚收,冬閉藏。”

其實你會發現自然德規律也符合人類社會德規律,“陰生金與甲”----“動曰陽,靜曰陰”----所以相術上又說陰生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真正的有錢人都很低調,沉穩?低調、沉穩按照陰陽學說就是陰性重,人們固然有現實中的考慮,但是和傳統的陰陽五行學說能不謀而合,也不能不說是老祖宗的智慧。

等到《淮南子》,陰陽五行學說與道家思想首次系統的融合為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