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農技問答:玉米出丫子是什麼原因?到底應不應該掰掉?

從種玉米開始一直到現在,玉米掰丫子的事就一直在議論,有說掰好的,有說不用掰的,到底用不用掰,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也許你就會有個譜了。

農技問答:玉米出丫子是什麼原因?到底應不應該掰掉?

玉米長丫子是很正常的,玉米屬於禾本科作物,玉米丫子其實也就是玉米的分櫱,和水稻分櫱是一個道理,只是人們在培育玉米種子的時候,把玉米長丫子的特性儘量的去掉,但這種植物特有的遺傳特性是無法根除的,才演變成現在的有的玉米植株長丫子,有的不長丫子。玉米長丫子的原因很多,有要有下面幾個原因:一個是品種原因,有的品種特性就是分櫱性強,有的品種分櫱率低,所以在栽培上就表現不一樣,有的長丫子,有的不長丫子。第二個是溫度原因,玉米播種後,如果溫度過低會導致主莖生長緩慢,容易引發分櫱的發生。第三個是肥力較高容易發生分櫱,養分在供應主莖生長後,還有剩餘,為發生分櫱創造了物質條件。第四個是種植密度過稀容易發生分櫱,由於植株分佈較稀,單個植株的營養面積大,生長空間廣闊,有利於分櫱的生成。

農技問答:玉米出丫子是什麼原因?到底應不應該掰掉?

玉米丫子到底該不該掰掉呢?目前有兩種觀點 :一種認為不該掰掉,理由是丫子光合產物可以迴流到主莖,供給主莖果穗營養。關於這個觀點,小編認為不是很現實,因為當植株在大喇叭口期之後,田間遮蔽嚴重,所說的丫子根本見不到陽光,光合作用應該很弱,所產生的光合產物夠自身消耗就不錯了,說為主莖提供營養感覺有難度。另一種說法是應該掰掉,認為分櫱會與主莖爭搶營養,影響主莖生長髮育,造成減產。這種觀點,小編認為有一定道理,在幼苗期到小喇叭口期,發生的分櫱應該會有與主莖爭搶營養之嫌,如果主莖與分櫱株高相差很多的情況下,基本不會產生影響,甚至可以忽略。在這裡小編的觀點是:對於玉米丫子要分時期確定,如果出現第一批丫子,如果是自家的地,面積不大,建議掰除,原因是第一批丫子的頂端走勢也比較強,與主莖爭養分的能力強;但如果種的玉米麵積較大,考慮到目前人工費較高的因素,可適當做出選擇,但理論上應該掰除。第一批丫子掰除後,如果還陸續生出丫子,可以不用掰掉,因為此時主莖進入旺盛生長期,丫子已經沒有能力和主莖爭奪養分,相反在後期有可能把營養迴流到主莖,供玉米果穗生長。

農技問答:玉米出丫子是什麼原因?到底應不應該掰掉?

綜上所述,玉米掰不掰丫子要辯證的看,要綜合考慮發生時間和人工費用因素,應該視情況確定,才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