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超级英雄电影,输在起跑线上的DC该怎样追赶一骑绝尘的漫威?

超级英雄电影,输在起跑线上的DC该怎样追赶一骑绝尘的漫威?

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几乎都被漫威垄断了。进入21世纪以后,电影特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样就能使漫画中无所不能、毁天灭地的超级英雄出现在大荧幕上,漫改电影已经成熟。《蜘蛛侠》和《X战警》横扫全球票房,让索尼和福克斯两家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两个系列的大获成功也让漫威大为眼红,因为作为创作者和品牌授权方漫威仅获得有限的版权费和少许的票房分成,不干再为他人做嫁衣的漫威公司开启了自己的超级英雄拍摄计划,这就是漫威电影宇宙计划。

漫威并没有急于选择一个人气角色进行拍摄,而是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依次将《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单人系列的英雄电影搬上银幕,然后再将他们组成战队,这些电影相对独立,但通过彩蛋剧情或者各部影片中埋下相互联系的伏笔,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并且严格按照一个时间线向后发展。如今漫威的盘子越来越大,并不断有新的角色加入,在17部漫威宇宙电影的共同助力下,目前漫威宇宙电影全球累计票房已达130.85亿美元。漫威的的成功也引得其他电影公司纷纷效仿,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变种人宇宙、环球的怪物联盟、华纳的DC电影宇宙。

超级英雄电影,输在起跑线上的DC该怎样追赶一骑绝尘的漫威?

DC与漫威合称美国漫画界的两大巨头,两家公司创作形式也基本相同,都是以超级英雄为主,都有各自庞大的粉丝团体,正所谓同行是冤家,同时又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两家粉丝经常在网络上大打口水仗。虽然两家都创作了很多的超级英雄,但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这也反应到了电影中。DC的超级英雄更具神性,更像一个神明,风格更为黑暗和深沉,纵使不被人理解和质疑依然执着前行,DC会深层次的挖掘人性,而人性的自私总会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显露出来。当人类社会突然出现一位超能力者,虽然他存善意,但是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让周围的人产生巨大的敬畏,或者说更多的是畏惧,所以在DC的电影里,你能够经常的看到人类对于外来人的恐惧和探讨,其中更多的是忧虑,所以DC的电影总是给人黑暗沉重的感觉。

漫威的超级英雄,更像一个人,比较接地气,就像你我身边的人,他们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困惑,就像蜘蛛侠虽然他获得了超越普通人的能力,但他依然每天为了课业发愁,想英雄却有时候好心办坏事,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英雄需要引导和成长。漫威在电影中不断增加一些笑料,使之老少皆宜,甚至《雷神3:诸神黄昏》如此严肃的题材也能打造成合家欢。当然漫威也不能抛弃关于人性的探讨,但是尽量做到点到即止,使影片基调不至于太过深沉,近几年看来这一做法大获成功。

超级英雄电影,输在起跑线上的DC该怎样追赶一骑绝尘的漫威?

如今DC已经着手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但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绝对算是差强人意,《自杀小队》、《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相继上映之后均没有达到预期,电影糟糕的口碑终将会在 DC 扩展宇宙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成为影响电影票房的不利因素,仅有《神奇女侠》合格,最新上映的《正义联盟》高达将近3亿美元的投资,也是DC超级英雄的第一次大规模集结,从目前市场反响和票房表现上来看估计又是一部失望之作。此片最被诟病的是电影的风格,开篇悼念超人离世的片段沉重而又压抑,但到了后段影片开始大量出现了喜剧元素。如此前后割裂,不由得让人质疑这是不是扎克·施耐德的风格与后来参与电影补拍的《复仇者联盟》导演乔斯·韦登之间的冲突,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最不像DC的DC电影。

也许DC过于急于求成了,漫威的成功并不是靠一部或者几部电影,而是多部电影的联动,慢慢的铺开,在《复仇者联盟》集结之前已经做了足够的铺垫,《正义联盟》中海王和钢骨没有看过漫画的人会感觉比较突兀,基础还没打好就开始发大招,可以看出DC急于抢占市场的心态,还有人物的设定也有问题,超人太猛,一个人就可以完虐BOSS,凸显其他英雄太过无能,漫威的BOSS设定一直被认为太弱,这个更弱。其实DC完全可以静下心来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不必急于追赶漫威的步法,起步晚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要静下心来坚持自我,认真打磨自己的电影,毕竟电影的品质才是最主要的,那DC与漫威掰手腕的时日也就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