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四個方法,與孩子溝通更有效

四個方法,與孩子溝通更有效

孩子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和孩子的有效溝通。但是溝通一般都不是太輕鬆,很多重要信息,要不就是孩子聽不明白,要不就是根本不聽,要不就是聽到了又忘記了。

所以我們經常就會生氣的說“都說了這麼多遍,你怎麼總是記不住”“你有沒有認真聽我講話?”“你說話,到底聽見沒有啊!”......

這些帶情緒和無奈的話說過很多次但是效果不佳。只會造成像《學記》裡講的“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的效果,孩子厭惡學習,痛恨父母老師,只知道成長的痛苦,看不見成長的快樂。

所以有效的溝通很重要,有效的溝通方法,就更加重要了。以下分享四個溝通方法,供大家參考。

四個方法,與孩子溝通更有效

01調整態度,認真對待,理直氣和

很多情況,我們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是太正式,態度不是太認真,比方說吃飯的時候溝通、看電視的時候溝通,那麼本身就很難有效果。

所以,重要的溝通,我們要認真對待,放下手上的事情,很認真、嚴肅的去對待。最好,像對待一次高規格的接待或者會議一樣用心。

02善用眼神交流

善於用眼神交流,直視孩子的眼睛。不過大部分孩子眼光會躲閃,經常練習就好。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給孩子用窗戶帶去力量,而不是恐懼,所以多用親切、和藹、信任和期待、祝福的眼神。

周國平先生在《父母們的眼神》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不忍心看中國父母們的眼神,那裡面飽含著關切和擔憂,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種既複雜又空洞的眼神。這樣的眼神彷彿恨不能長出兩把鐵鉗,把孩子牢牢夾住。我不禁想,中國的孩子要成長為具有獨立的人格的人,必須克服多麼大的阻力啊。”可見溫暖的眼神太重要了。

四個方法,與孩子溝通更有效

03言語簡練,目的明確

語速不要過快,信息不要傳遞太多,不要太著急結果,要心平氣和的講話。

比如一次說很多事情,小孩子很難記得住,最少一次說一件,最多不超過三件。

儘量說小孩子能感知到的事物,比方眼前的、他能領悟到的事情,不說太遠、太抽象的事。

04注意“回訪”

講完所有話以後,記得和孩子講一句:“請問,你有聽明白嗎?”

如果你感覺他沒有真的聽明白,而說聽明白了,那麼你可以說:“可以重複一下嗎?”

如果孩子實在聽不懂,那就先放一放,像《學記》裡說“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