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电商版Facebook拼多多背后的那些危机

SFA超级理财师金策师研究院获悉,2018年声名鹊起的拼多多将于下周向美国SEC提交赴美上市文件,冲刺美股,高盛和中金将担任本次拼多多上市的承销商。雷帝网称,这一消息已非常确切,下周就会有消息放出。不过,拼多多官方回应,“不予置评”。

电商版Facebook拼多多背后的那些危机

在资本市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量新经济公司正在向美股/港股发起冲刺,以求赶上可能是末班车的趟,融到钱再说,就连一直在等待上市时机的超级独角兽小米和美团都动起来了,拼多多当前上市时机也还不错。

过去的一年,拼多多像黑马一样杀出,在电商市场迅速超过唯品会,并正在向阿里、京东发起挑战。今年初,拼多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在30亿美元,估值近150亿美元,腾讯领投,红杉参与。拼多多完成这一轮融资在市场上非常的火热,一些投资机构都还挤不进去。

电商版Facebook拼多多背后的那些危机

01

电商版Facebook

黄峥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拼多多是电商新物种。

“淘宝和京东等传统平台,都是搜索引擎式的电商,类似于电商版的Google,是人在找货,而拼多多希望做一个电商版的Facebook,让货找人,这是两个物种。”而在商业模式上,“拼多多的广告更像Facebook,是信息流广告,淘宝广告更像Google,是Click形式的广告。”

如果赴美上市,将电商与Facebook嫁接,美国投资者将更容易理解其模式。也正是因为要成为电商版Facebook,要让货找人,拼多多就离不开腾讯,因为人在这里,社交也在这里。问题是,社交拼团模式是唯一的货找人模式吗?

在购物场景中,用户同样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购物需求。拼多多打穿了微信社交网络,我们看到朋友发布的拼单信息,会对一个过去未曾关注的商品感兴趣,进而产生购买欲望,是“货找人”的逻辑,不过本质是做被动购物。

正是因为此我认为“货找人”不是拼多多跟淘宝/京东们的本质不同。而且长远来看,阿里京东做线下零售,也是在让货找人——将商品放到距离用户触手可及的地方,放什么商品,来自于线上购物大数据的分析,再通过物流网络进行前置。

简而言之,社交网络可以让货找人,但货找人不是非社交网络不可。而且Facebook相对于谷歌而言最大的不同价值在于它连接了人与人,而不只是人与信息,这一点是微信而不是拼多多的价值。

正是因为此,拼多多与淘宝商业模式用Facebook信息流广告和谷歌关键词广告来去区隔就没意义。拼多多是电商版Facebook的说法,也比较牵强。

02

背后隐藏的危机

风光背后,拼多多负面消息频发。

先是被《法制晚报》曝光售卖涉嫌黄暴商品,包括开刃刀、伪基站设备、摩托车车牌及充气娃娃等。对此,黄峥表示舆论的反应当初让他意外,但拼多多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平台上已经搜不到此类商品,未来也会配合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打击。

6月初,多家商家在拼多多上海总部维权,身穿印有红色字体的“非法冻结商家资金”白色衬衫,高喊“拼多多还我血汗钱”。在京东618之际,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还接受了媒体群访,表示自己心里很难受,觉得很委屈。

此外,在2017消费投诉榜上,拼多多成消费者投诉热点。不少消费者反馈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商家服务问题等。

从2015年9月到今天,拼多多成立还不到3年,只要春节前上市即可破纪录,而从美股的审批速度来看,这是大概率事件。这个节点选择赴美上市,也很值得玩味。SFA超级理财师金策师研究院认为,拼多多之所以要急着上市,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抢在诸多不确定之前上市,成为社交电商第一股,对拼多多所有的投资人都会很好;2,拼多多转型需要更多资金。拼多多现在是淘宝模式,很多货品都是低价低质。未来若要转型,就需要优质产品,就不可能太便宜。

用类似当年阿里的模式,拼多多的未来要像阿里通过天猫、支付宝赚钱一样,前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在上市对拼多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目前拼多多数据会非常好看,是用3年时间走过京东10年走的路,国外的投资人都会买账。

毕竟,用三年时间走完京东十年的路,听起来就有点小激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