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人說當今世界最有價值的資源不是石油而是數據,以後是大數據的時代嗎,你怎麼看?

科工網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人類經過了幾次技術革命。技術的進步也讓資源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從最初的蒸汽機發明把人類帶入了機器時代,同時興起的資源是煤炭,在最初的工業化時代,煤炭幾乎就是戰略資源。隨著人類技術的革新,20世紀在美國產生第二次和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社會帶進了互聯網時代,人類的主要燃料能源也從原來的煤炭變成了液體黃金石油。

21世紀初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和終端技術的發展人類把互聯網時代又往前推進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隨之興起的就是大數據。現在的商業模式,經濟行為,甚至各個行業的規則制定都離不開大數據。今年鬧的最火的臉書洩露客戶數據給劍橋分析事件就能看到大數據的力量,其實在這次美國大選之前大家是都不看好川普的,但是在競選期間劍橋分析利用精準的大數據分析然後向可能投票群體投放廣告最後讓川普逆襲成為了總統,對於大數據的力量就可見一斑。現在主流的公司,金融領域無不在利用大數據分析建模管理公司,提出方案和迎合客戶。

21世紀是信息的世紀,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最主要的資源,就掌握了主動權。石油隨著人類的技術革命會慢慢的退出歷史,很多產油國都在做產業轉型,然而在互聯網時代數據必將是最主要的資源。


首席投資官


首先,作為一名大數據研發人員,我比較認可這種說法。

我也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之後,你會對大數據有一個新的認識。

我在2010年開始做大數據方向的研究,從我做大數據研究那天開始我就逐漸意識到數據的價值,未來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先機。

現在我們正處在信息化社會中,未來信息化程度會越來越高,伴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的不斷髮展,數據的維度必將越來越高,數據量也必將越來越大,人類社會的所有活動必將數字化,數據也必將蘊藏著巨大的價值。

為了描述數據的價值,我們先得了解數據。下面我跟大家聊一聊數據是什麼,數據都蘊藏著什麼信息,我們通過數據能得到什麼?

未來伴隨著物聯網的大規模普及應用,我們身邊的所有活動都將會被記錄到雲計算平臺的數據庫中,而這些數據就是我們所謂的大數據。這些數據包含了大量非結構化的數據,有視頻、音頻還有一些傳感器的二進制數據流。

數據是一系列社會活動的記錄,“大數據”中的數據不僅僅是一個結果,更是一個過程,從事件的起點到終點的全記錄,“大數據”就像給我們整個人類社會架起了一臺大型記錄儀,記錄了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那麼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就能發現很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牛奶公司會發現你家裡的牛奶喝完了、奶酪公司會發現你換了新的口味、你的汽車在出現故障之前會被發現、醫院會發現你可能有患病的風險、獵頭知道你剛剛掌握的新技能,當然這一切是在你的授權下進行的,這就是數據的價值。

通過這些數據不僅僅知道你現在的狀態,更能對你未來的動作進行精確的預測,而這些預測往往就是價值的體現。大數據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就是這個信息化社會越來越懂你,甚至比你自己都懂。

在商業領域大數據的價值就更清晰了,通過大數據企業能發現新的客戶,能發現什麼樣的產品將會受到市場的追捧,什麼樣的人群將會喜歡什麼系列的產品等等。這些智能化的背後是大數據的支撐,大數據驅動了未來的智能化社會。

如果你有關於大數據方面的問題可以諮詢我。


IT人劉俊明


擁有了大數據,就擁有了“新時代”。上一個世紀互聯互通並不發達,打個電話聯繫一下還是少數人的專利,發電報也很麻煩,寫信還很耗時,所以那個年代最好的聯繫方式就是“你在我隔壁”。而資源也是那個時代所爭相奪取,擁有了石油就擁有了財富,世界整體都在發展,需要建設、需要動力、需要廠房、需要汽車等等,而資源就是這些的“潤滑劑”,擁有了重要資源等同於坐上了“印鈔機”。

當今世界最有價值的資源為什麼不是石油而是數據,以後是大數據時代嗎?

並不是說有價值的資源不是石油,石油同樣具備重要價值,而是如果讓我選擇石油的資源權利還是大數據的資源權利,我會選擇大數據資源。為什麼?時代在改變,21世紀並不是20世紀,更不是19世紀,社會大大發展浪潮雖然並沒有脫離石油資源的匹配,但是石油資源已經不是最有價值的資源,而21世紀最有價值的資源就是大數據,沒有之一。

這麼講吧,石油資源只能掙石油資源的錢,而大數據則可以掙方方面面的錢,通過大數據你可以瞭解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比例、人群、喜好、興趣、需要等,你可以分析大數據以內人群的所有信息。這就是大數據的魅力!通過大數據你可以實現精準推送,比如你喜歡外出旅遊,那麼通過大數據完全可以推送你所有關於旅遊方面的信息,旅遊的商品,旅遊的路線,旅遊的需要等等方方面面,只要你需要隨便一點就能完成所需要的。這是多麼一件神奇的事情。

大數據可以說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通過大數據完全瞭解你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你去過的地方,喜歡的物件,都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來。重要的是通過這些信息能夠完成商家與個人之見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是需要商家付費的,才能完成精準的推送。

所以說,石油資源只是石油資源,而大數據資源則是方方面面、無處不在,更勝一籌。

不做模凌兩可的分析,給你最直接的觀點!

點個贊,金錢滿貫!關個注,大事不誤,最新觀點全抓住!分個享,轉個發,留言與作者討個論!


厚金說


對於這個問題,每日經濟新聞編輯張弩認為:

石油作為大宗商品之王,也被人譽為“黑色黃金”,但其價值並非在於保值,而是實際的工業用途。而與其他大宗商品還有所不同的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其作為能源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雖然在2014年之後油價逐漸下滑,布油從2011年高點的126美元/桶一直跌到了27美元/桶。雖然伴隨頁岩油的大量供給與可替代能源的興起,但當下石油的價值仍然無法在短期被替代。

之所以在上文做這麼多有關石油價值的論述,是想說明一個物品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是時代性的。因為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來臨之前,我們的商業、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物品交換都依賴於工業化時代的產物,而工業化的產品,能源就是其命脈,一旦能源停止供應,那麼就意味著黑暗、停滯。

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與人、物與物的聯繫不再侷限於通過面對面的接觸來進行互動交流,而是在虛擬的網絡上就能形成信息的傳輸。而由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這種信息交流產生的數據大批量的儲存在了網絡上,並且在分析抓取技術進步的同時,原本無序、繁雜的數據能通過算法變得有用。意味著這些能被整理的數據將成為新的對商業、文化、藝術等各方面進行推進的工具。

所謂大數據時代,其實就是在我們的生活、商業行為中,甚至自然環境中所有在過去看似無關、瑣碎的數據將被有效利用,成為可分析、可量化、有相關性的信息。而這些“有用”的數據能實際影響我們的生活,更懂我們的需求,更合理的對資源進行匹配。

簡單來說,有了石油,我們能將絲綢運輸到美國;有了大數據,我們能將100匹絲綢精準運輸到正好需要100匹絲綢的美國人手上。


每日經濟新聞


錯了,當然還是石油等資源最有價值啊。

大數據時代也不代表數據的獨立價值,比如你的常規活動軌跡。按理說是你的隱私,你說能不能賣錢?賣多少?誰主持賣?你有沒有佔股份?誰是買家?買家用你的活動軌跡幹啥?...你怕不怕?...

另外,如果數據大部分標價售票開放,反而就沒用了。比如各種服務場所分佈...


產業前沿


說數據比石油更有價值有點言過其實了。我不是要否定數據的重要性,只是認為跨界對比沒有任何意義。


經濟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科技發達、信息流通。


有人把數據比喻為蘊藏能量的煤礦。Alphabet(谷歌母公司)、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微軟在內的科技巨頭似乎都勢不可擋。他們是當今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五大公司,他們的利潤都在飆升。數據時代真的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正因為技術的革新和科技的進步,數據被推上風口。數據的強大功能不止提現在日常生活中,甚至能左右一個超級大國的政治軌跡,臉書洩密門干擾美國大選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中國,大力發展互聯網也是國家的重點戰略,這不可否認。也不得不承認社會即將或已經步入“數據時代”,有了數據就等於有了金錢。


而石油作為國際戰略物資,作為世界的標誌性能源,重要性和價值不言而喻,中東地戰禍頻頻,全是為了油罐子。


把數據和石油對比,跨界太大。當今世界也並非把金錢作為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


就好比喝水和呼吸,哪個更重要?


金融諜報


所謂的大數據只是鑽了法律的空隙,掌握別人的隱私就是價值?這樣明顯是非常不合常理的事情。當正在法律完善的時候,這些肯定就不會存在了。因為這樣的資源只能國家才有權掌握,那時候就一文不值。


貝貝吃


隨著電動車時代的到來是有時代(美元時代)即將終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所有的人,物,事都將數據化,智能化這些數據會成為營銷,社會活動的依據和基礎小到個人購物出行大到總統選舉都將離不開數據.

同時數據還是未來智能化的基礎沒有數據的積累智能化也是無源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