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就以这只狗狗的故事开启狗年吧

就以这只狗狗的故事开启狗年吧

22岁的朱莉·巴顿,大学毕业一年,独自漂在纽约,挺过了每次房租缴纳时的捉襟见肘,糟糕恋爱的痛彻心扉,以及各种无法与人言说的孤独、落寞。1996年4月16日,她抑郁症爆发,突然之间,活着失去了意义和再继续的理由......直到一只名叫邦克的狗,走进她的世界。

这就是《狗狗的疗愈》中讲述的故事,《狗狗的疗愈》是一本有心理学背景的自传体小说,根据作者朱莉·巴顿的真实经历改编。朱莉说:“我深信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上天为我派来一个治疗者,他是以狗的样子出现的,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写邦克的故事,我写这本书也是为了分享他的一些智慧,因为对我来说,他真的是良药。”

2016年,《狗狗的疗愈》由企鹅出版社出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同年摘得鹦鹉螺图书奖(又名诺特勒斯奖,是全球心理健康类图书最高荣誉)心理学领域的银奖。2017年11月,该书中文简体版由“未读”引进,出版上市。

就以这只狗狗的故事开启狗年吧

虽被老板称赞为得力干将

却因抑郁而感觉“精神崩溃”

1996年的美国,抑郁症是个可怕且罕见的字眼,人们对之知之甚少,且心存畏惧,而22岁风华正茂的朱莉·巴顿也绝不会把自己与抑郁症患者联系在一起。

出生于俄亥俄州的朱莉不喜欢中西部偏远的位置和黯淡寂静的夜晚,所以大学毕业一年后她来到纽约,担任了一家出版商的编辑助理,名字已经出现在了两本书的责编名单上,被老板称赞为得力干将,然而朱莉却并没有如鱼得水的喜悦感,与男友分手,更让她深陷痛苦中:“我后来才知道那种感觉叫抑郁,但当时我还不懂,它蜷在我的胸口上,告诉我,饶了大家吧,去死吧。”

朱莉的抑郁症或许与童年经历有关,虽然有着深爱着她的父母,但父亲由于工作经常不在家,缺失父爱的哥哥经常讽刺她,骂她丑,告诉她所有人都讨厌她,甚至会狠狠地打她。这种噩梦般的经历,让朱莉在独自离家后感觉日益不好,她觉得每个人都嫌恶地看她,都想看着她出洋相,死亡的念头更是无法控制地出现在她脑中:“你就是个没用、愚蠢、丑陋软弱的人,一无是处,就连活着都是个错误。”

朱莉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没了电的机器人,或是被两根断弦牵着的木偶,这种痛不欲生的情绪在1996年4月16日终于爆发,她在自己的小公寓里感觉“精神崩溃”,她煮水准备做意面,打开炉子后却昏睡过去,醒来时屋里一片浓烟,凭着仅剩的力气,朱莉关掉了炉灶,又在地板上昏睡过去,醒来后朱莉一边大哭一边给家乡的母亲打了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立刻请假开了9个小时的车来接女儿。

被诊断为重性抑郁第一阶段

朱莉回到家后,父母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将她从情绪的低谷中拉出来,朱莉每天躺在床上,思考着如何寻死,时常陷入周而复始的昏睡中,不愿意下床活动,更不用说出门社交。

各种方法都无效后,家人为她约了精神病医生,父亲说:“这个女人是医学博士,我的同事乔恩强烈推荐她,乔恩的女儿曾患有厌食症。”对于这位心理医生,朱莉并不起劲,她当时的回答是:“我希望我也有厌食症,至少我会晕晕乎乎地还能瘦下来。”

医生开出的诊断是“重性抑郁——第一阶段”,朱莉的第一反应是:“天啊,我脑子有病!这事儿真丢人,太吓人。我感觉我的身体被这张破纸彻底、瞬间掏空了,我身体里没有一块骨头有过片刻的思考,思考那个精神病医生可能是错的。我深吸一口气让这个诊断浸透我的身体。然后就像往常那样,我把这张诊断书放在这些年来收到的其他诊断书旁边。丑陋、奇怪、愚蠢、肥胖、不受欢迎,请你们见见新成员吧:抑郁。”

在抱起小狗的那一刻

朱莉感觉自己也被托举了起来

一天,朱莉突发奇想,她向妈妈提出了一个帮助她的办法——养一只小狗,幸运的是,这个建议并未被妈妈嘲笑,而是积极地帮助朱莉寻找,并开车带她去见“新朋友”。

在几只小狗面前,朱莉犹豫应该选哪只:“我该怎么选择呢?按照书中的介绍,要选择一只对的狗狗需要三个测试:轻柔地拥抱测试、声音的敏感度测试和触觉敏感度测试。书里说选择一只小狗,有感情很重要,但是在产生感情之前用知识和常识去判断也很重要。”

朱莉开始犹豫,担心自己选错了怎么办?这时候树林边上的一只小狗发现了朱莉 ,他朝着朱莉走过来:“停住,一直看着我,然后再走近点,坐在我的脚上,他仰着头直视我的眼睛,他那泥土样的棕色眼睛安在富有表现力的两块小眉毛下面,他小下巴的毛在阳光下绚丽夺目,他那橘红色的爪子上结着土块,那时,是的,我知道,我找到他了,我不需要被迫选择,我是被选中的那个。我的狗找到了我。”

在抱起小狗的那一刻,朱莉感觉自己也被托举了起来,“我已经无法想象他再离我而去是什么样了,我能感觉到遇见他时我的明显转变,一丝希望在我体内聚合、升起。”

就以这只狗狗的故事开启狗年吧

朱莉为这只小狗起名叫邦克·希尔,邦克·希尔是朱莉的父母养过的第一只狗的名字,朱莉如此命名是为了纪念父母一起生活的岁月,也为了感激他们陪在她身边。1996年6月26日是邦克走进她生活的那一天,朱莉觉得邦克好像了解她的人生,两人仿佛是失散多年的孪生子重聚一样。有邦克在身边,朱莉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会再次尝试独立生活,去另外一个城市,“虽然我还不知道去哪里,但是我很乐观,这样的乐观好像是一个奇迹。”

因为邦克,很久以来,朱莉第一次感到了活着的意义,从纽约回家后,朱莉都是睡到中午才起来,因为她没有醒来的理由,“睡觉成了仅有的可以抑制悲伤的手段之一。”可是自从邦克来了之后,朱莉早上6点多就会被叫醒,起床变得容易了。

但是黑暗的东西仍然在试图冲进朱莉的脑子中 ,一天早上,朱莉感觉比往常更糟糕,一个声音说:“我看见你企图假装很高兴,妄想蒙骗别人,让大家觉得你不是个丑陋的懒货。”

这种可怕的念头让朱莉意识到一条狗救不了她:“我不够坚强,我是个失败者,是个疯子,我真的不招人喜欢,这事再真实不过,就像地球是圆的一样,虽然我无法看见,但是我知道。”

陷入抑郁中的朱莉把脸埋在手心里,呆呆地蜷坐着,这时朱莉觉得脚尖有一丝温暖,“我把手从脸上移开,看他坐在那儿仰头看着我,他的屁股正好在我的脚尖上,他把后背靠在我的胫骨上,他的脸上满是好奇,好像在问‘好些了吗’?”

就是这样,朱莉发现了一种叫狗狗的药丸,并且完全把他吞了下去:“我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我能想到的原因就是:一个真正的伴侣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他不抗拒而是接纳,能给我安全感,这样的治疗不要求我去和悲伤做斗争,而是建议我去接受悲伤,甚至是主动欢迎悲伤。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到黑暗松开了扼杀我的双手。”

为邦克治病

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勇气的瓶塞

和邦克在一起的日子,让朱莉的心情得到很大舒缓,邦克的陪伴对她而言,就和氧气一样是必需品。

邦克不到6个月大时,一天,朱莉接到了梅丽莎的电话,梅丽莎是朱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朋友,邀请她去西雅图发展,梅丽莎租了房子,有两个舍友,希望朱莉加入,在听说朱莉有只狗后,更是热烈欢迎她去西雅图。

经过一番犹豫,朱莉带着邦克来到了西雅图,梅丽莎和舍友的友爱让朱莉确定“西雅图适合我,这些朋友和我合得来。”

幸福似乎刚刚开始,邦克7个月大时,朱莉又遇到了一个重要打击,邦克病了,医生说邦克这么严重的疾病是他没见过的:“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走路的,髋关节发育严重不良。现在只有两种方案,安乐死,可能是最大的仁慈了,如果动手术,将会非常痛苦,费用要4000美元,术后康复大小便不能自理,我不确定你怎么选,我们诊所实施的是无痛苦安乐死,他也确实不能走多长时间了。”

朱莉给医生的答复是手术,但是医生仍耐心劝解她:“花几千美元给他做骨盆三刀切开术,需要好几个的康复治疗,在一个板条箱里接受隔离治疗,髋骨6处开刀,要进行2次手术,他要经历数月的痛苦,真的,最人道主义的方案是安乐死”。

朱莉受不了“安乐死”这个建议,她泪流满面地带邦克回家,安乐死这个词一直在她脑海里转,“我开始害怕,这种沮丧似乎预示着抑郁要回来,它好像已经坐在后座上幸灾乐祸地笑着,手里拿了一把刀,它会先除掉邦克,然后再干掉我,但是当我平复下来审视我的实际感受时,我并没有感到被打败了,我不是感到恐惧或是悲伤,而是愤怒。这次我没有精神崩溃,自从邦克来到我身边,抑郁从没像现在这样近过,但是我有种自己能够平息抑郁的感觉,我没有被打垮,而我最要命的伙伴——抑郁症被打垮了。困难的处境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勇气的瓶塞,我身上居然有这股子坚强劲儿,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朱莉预约了西雅图最好的宠物整形外科医生,答案是一样的,两次手术,每次花销都超过2000美元,可是这时朱莉的银行账户里只有不到400美元。

就以这只狗狗的故事开启狗年吧

是朱莉的父母和室友给了她最大支持,甚至,室友格雷格还提出可以借她钱:“我从小就攒钱,我能借给你需要的数目,帮助邦克好起来。”室友们帮助她办了个啤酒派对,朋友、同事们都来了,募捐了差不多400美元,加上父母寄来了1000美元的支票,以及朱莉挣的500美元,凑足了第一次手术的钱。

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朱莉对术后的邦克悉心照顾,这帮助了朱莉,让她觉得自己有用了,自己的烦恼不那么重要了:“这件事让我看到自己的内心是焦灼的受伤的,但我知道邦克不希望我难受,这让我尝试原谅我自己,在这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邦克担任朱莉婚礼的花童

邦克治愈了朱莉,朱莉更是幸福地找到了爱人,就是她的舍友格雷格,那个想要借钱给她为邦克做手术的人。

格雷格理解朱莉和邦克之间的关系就像灵魂伴侣一样,让朱莉开心的是,格雷格无意改变这点,朱莉说:“我对我的狗那样投入感情,他没有嫉妒,相反,他以欣赏的态度看我们,他会跟他的朋友和家人说我是他见过的最懂狗的人,他会说我能神奇地感知到邦克的需求,他没有遇到过比邦克更好的狗。”

邦克喜欢朱莉的三位舍友,但是他最喜欢靠着格雷格,格雷格长时间呆在实验室里,经常工作14个小时,深更半夜才骑车回家,邦克听见开门声就会安静地迎接他。

2000年,朱莉和格雷格结婚,邦克也穿了一身燕尾服,是新婚夫妇指定的花童,当朱莉向格雷格宣誓爱时,邦克就坐在朱莉左边。

就以这只狗狗的故事开启狗年吧

2007年,朱莉的大女儿2岁,朱莉肚子里的第二个宝宝已经七个月了,全家人刚搬进新家,“搬进去不久,邦克开始在我大女儿的房间里睡觉,她开始总做噩梦,不知怎么回事,而邦克知道。他每天晚上都看着她,就像曾经守护我,治愈我一样。”

朱莉在邦克睡觉的地毯附近发现一块奇怪的血迹,结果医生的诊断是邦克肺部全是癌变的肿瘤。,这意味着陪伴了朱莉11年的邦克生命即将结束。

随后的几个夜晚,朱莉都会在半夜醒来哭泣,兽医告诉朱莉,如果邦克开始昏睡,或是呼吸浅而短促,就要考虑把他带来安乐死了。确诊后的第九天,邦克出现了这些症状,在痛苦之后,朱莉决定用24小时和邦克告别。第二天,格雷格买了能找到的最好的牛排,精心切成薄片,喂邦克吃,之后,他们不得不与邦克道别了。

邦克去世后,朱莉决定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书,缅怀邦克陪自己走出抑郁症的经历而写,也是为了鼓励有同样遭遇的人走出低谷。邦克并未让朱莉痊愈,但邦克教给朱莉最重要的事是如何爱,如何对爱负责。现在,朱莉与他的丈夫、两个女儿,以及现在的狗狗杰克逊,一起居住在北加利福尼亚——邦克走后,他们成为朱莉的良药,支持她不向抑郁屈服。朱莉在书中对邦克说:“谢谢你,我想念你,我爱你,你带给大家那么多得以疗愈的东西,我会永远将你放在心里,谢谢你全心全意地爱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