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必須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第一目標、第一責任!”——福建省嚴陣以待防禦第8號颱風“瑪莉亞”

“必須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第一目標、第一責任!”——福建省嚴陣以待防禦第8號颱風“瑪莉亞”

今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 強度大、移速快、風力強,直撲福建省而來,並於7月11日上午在福建省福清到福鼎沿海一帶登陸。繼連日作出防禦部署後,10日上午,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省長唐登傑來到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瞭解颱風的路徑、強度及風雨影響,並召開全省視頻會議,部署防抗颱風各項工作。

“必須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第一目標、第一責任!”于偉國強調,防禦這場超強颱風是對全省各級各部門和黨員領導幹部的一場嚴峻嚴肅的“考試”,來不得半點含糊,不得有半點鬆懈。

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認識到此次防禦超強颱風面臨的情況十分嚴峻,任務十分艱鉅,這是多年一遇,是一場硬仗,決不可麻痺大意、掉以輕心。要堅持全力防禦、精準防禦,實而又實、細而又細、點對點、人對人地把防禦措施一項一項、一級一級地落實下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落實到村、落實到戶到人,堅決打好防禦颱風攻堅戰,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必须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目标、第一责任!”——福建省严阵以待防御第8号台风“玛莉亚”

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奔赴一線。

10日上午,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副主任陶榮幸帶隊會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於當天赴福建省開展現場調查工作。調查組前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福建省海洋預報臺,與相關領導和專家對災害影響情況進行了研判。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按照自然資源部、福建省委省政府防範今年第8號“瑪莉亞”颱風各項措施,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準確把握當前防颱風形勢,認真對防颱風工作進行梳理總結,對未來臺風形勢進行分析研判。同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前制定針對性措施,及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嚴陣以待、嚴密防範,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努力減輕因災損失,奮力奪取防颱風的全面勝利。

截止10日14時,福建省海洋預報臺與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東海預報中心等預報機構共進行2次視頻會商,6次電話會商。其間,發佈海浪和風暴潮警報各3期、風暴潮和海浪消息各1期;為省防指防颱會商會提供預警報材料4期。全省沿海各級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及各有關單位要加強值班值守,密切關注颱風動向,積極主動做好所有海上作業漁船就近到港避風和沿海養殖漁排人員撤離轉移工作。

截止目前,位於閩外漁場、閩東漁場、閩中漁場、閩南漁場、臺灣淺灘漁場和釣魚島海域所有海上作業的765艘漁船已全部撤離到港、船上4754人全部上岸;沿海養殖漁排上人員27656人(其中老弱婦幼2657人、主要勞動力24999人)也全部撤離上岸。

下一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將按照自然資源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和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指令,進一步強化措施,抓好落實,加強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確保成功防禦8號颱風“瑪莉亞”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必须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目标、第一责任!”——福建省严阵以待防御第8号台风“玛莉亚”

福建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出動執法人員。

福建全省各級海洋部門防禦情況:

福建省級海洋與漁業執法奔赴一線築守安全防線。全省沿海各級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共出動執法人員1000多人,執法船艇83艘全力以赴做好防抗颱風“瑪莉亞”工作。執法人員進漁港、登漁船、上漁排,幫助漁民加固漁排,指揮撤離。沿海各級海洋與漁業執法機構積極主動作為,及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加強人員值班,密切跟蹤颱風動向,做好對重要漁區漁港的分析和預控,努力排除可能危及漁港碼頭與漁業養殖的危險點,並積極開展漁港澳口排查工作,督促漁船回港、漁排加固、人員上岸。

寧德第一時間把漁船、船員、漁排作業人員的撤離任務傳達落實下去。根據要求,寧德未參加伏季休漁的海上作業漁船要於10日12時之前全部回港避風,船上人員要全部上岸避風;沿海養殖魚排上所有人員要於10日18時前全部撤離上岸。並下派四個督查組,深入主要避風漁港,協助沿海各縣(市、區)指揮進港避風漁船有序進港避風,重點巡查漁船是否全部進港避風,漁船、漁排上人員是否全部撤離上岸,進港漁船是否排列有序、錨固到位,杜絕在警報解除前漁船擅自出海作業,漁排人員擅自返回。成立了由青年幹部職工組成的青年搶險突擊隊,所有執法船艇都已做好備航工作,一旦發生險情災情,就能拉的出,立即投入到搶險救災工作中去。

“必须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目标、第一责任!”——福建省严阵以待防御第8号台风“玛莉亚”

福建海上作業漁船回港避風。

福州組織全市漁政搶險隊伍50人,執法船艇4艘隨時待命,確保部署到位、防範工作到崗到人。通過預警短信發送平臺發佈防範第8號颱風的預警短信80326條,要求相關海域作業漁船和養殖漁排人員務必按照時間節點就近到港避風和人員撤離上岸;要求養殖戶海區貝類吊養提前加固養殖設施,網箱養殖加蓋網片縫合牢固後下沉筏架;陸上池塘養殖全面排查生產用電和堤壩等安全隱患。派出十個督導組,由局領導帶隊分赴各縣(市)區進行漁業防颱風督導,檢查各縣(市)區漁業防颱部署落實情況、海域海上作業漁船、漁排撤離、在港伏休漁船的安全管控工作以及應急值班領導帶班在崗在位等情況。加強24小時應急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時刻保持通訊暢通,督促落實各縣(市)區漁船和漁排人員撤離工作。福州市共有13家遠洋企業,回國漁船52艘,人員256人,目前已全部撤離上岸。

莆田派駐8個漁業防颱督查組,深入各掛鉤包片的縣區駐點,對防禦措施落實情況、勸離群眾情況、漁船違規情況、幹部值班值守情況等進行全面檢查和指導。截止10日12時,莆田市3163艘漁船全部就近到港避風,漁船員6658人全部上岸;截止10日18時,養殖漁排人員2558人(其中老弱婦幼人員730人,主要勞力1828人)全部撤離上岸。同時,莆田市加強對伏休在港漁船的監管,落實未休漁船動態,62艘釣具未休漁船其中31艘出海已全部回港避風,撤離人員57人。

泉州通過短信平臺、海洋與漁業應急指揮決策支持系統向海上作業的所有漁船發出了颱風預警通知,同時通過沿海漁業信息岸臺、漁港LED顯示屏,定時播放颱風動態,提醒漁船做好返航避風工作。截至7月10日15時,泉州市海上作業漁船共252艘已全部就近進港避風,漁船、漁排上人員2955人已全部撤離上岸。

廈門開展掃海行動。按照“船進港、人上岸”的要求,10日上午,支隊組織各大隊對各碼頭、避風塢、坳口及轄區海域開展掃海行動,共檢查碼頭3個、避風塢5個、坳口5個,共勸離涉漁船舶4艘、休閒釣魚船5艘、人員17人進港上岸,共出動船艇5艘、車輛3臺、執法人員31人次。同時,對照支隊應急預案要求,清點防颱物資,進一步採購補充藥品、食品、草蓆及帆布堵塞袋等防颱物資,確保各項保障有力。

漳州先後召開會商和部署工作會議2次,對臺風的動向進行分析、會商,採取積極措施,加強預警防範。未進行伏季休漁的海上作業漁船和鄉鎮船舶在7月10日12時之前全部就近進港避風,船上人員全部撤離上岸;沿海養殖漁排上人員在7月10日18時之前全部撤離上岸。加強與氣象部門和市防汛辦的聯繫,密切關注颱風“瑪莉亞”動向,及時做好預警信息發佈。嚴格落實雙人雙崗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值班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保障應急通訊暢通。開展漁業防颱風督查。從各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6個督查組,在7月10日上午已分別深入沿海各縣(市、區)、漳州開發區、臺商投資區對漁船、鄉鎮管理船舶及近海養殖漁排的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督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