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沒有衛青和霍去病,漢武大帝的武字還保得住嗎?

冬季凱風


和親,和親!

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在太原地區發動叛亂,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大敗匈奴冒頓,決定乘勝追擊,將匈奴主力32萬大軍包了餃子好過年,大風起兮雲飛揚,志得意滿之際犯下了孤軍深入的軍事大忌,被冒頓大軍包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辛虧有陳平施展計謀,用珍奇異寶賄賂了冒頓的老婆閼氏,達成了議和協議,劉邦得以逃出生天。



劉邦在白登之圍後懂得了一個道理,武力征伐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對於遊牧部落而言機動作戰能力遠遠高於漢軍,況且天下久經戰亂需要與民休息,於是對匈奴採取了和親的國策。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和親的公主稱為匈奴貴族的玩物,沒有文明教化的遊牧部落完全不講究契約精神,當草原羊肥馬壯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劫掠邊境城郭,所到之處屠城血腥。匈奴貴族們貪婪不足,派遣使者不斷勒索漢朝的歲幣,甚至有匈奴部落首領派人到長安遞上國書希望娶呂雉為妻(劉邦已亡)。

為了鞏固邊疆,漢朝每年都要移民墾邊,同時大封諸王,給予他們軍權和財權加強諸侯國實力拱衛中央,這就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削弱局面,威脅到中央政權。漢景帝時期,大夫晁錯提出了分封推恩令制度改革,通過將諸侯王國的權力和地盤不斷推恩達到削弱地方勢力的目的,推恩令沒有掌握好時機,引發了七王之亂,晁錯以死謝罪,朝廷花了很大力氣平復諸侯王叛亂。



漢王朝的江山傳到劉徹手裡,國庫豐盈,政局穩定,邊疆無大事,他完全可以做一個守成之君。可是隱形的危機是,竇太后掌權諸呂之亂有可能重演,七國之亂的諸侯國仍然具有跟中央對抗實力,匈奴人胃口更大,企圖涿鹿中原。

劉徹胸懷大志,希望自己跟太祖一樣可以大風起兮雲飛揚,只是缺的是猛士守四方。漢朝從太祖白登之圍後陷入閉關鎖國的狀態,西域是什麼狀態,人文地理政治都是兩眼一抹黑,匈奴人控制著河西走廊和商貿要道,劉徹需要一雙眼睛去探索和發現,同時尋找自己潛在盟友大月氏人,這個任務劉徹交給了自己的伴讀張騫,張騫出使西域歷經艱險,中間被軟禁了十數年,他沒有帶回大月氏人的盟書,卻擴展了漢朝西部戰略視野。漢朝在張騫帶回的人文地理信息擴展認知能力,引進了西部大月氏的汗血寶馬,改良軍馬品種,同時開始引進大食等西域地區的鑄造技術增強兵器的性能,研習匈奴的騎射戰法,經過十餘年準備,劉徹訓練出可以遠途作戰的二十萬精銳騎兵部隊。



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數十年如一日的和親政策,讓朝堂之上擁有作戰勇氣和能力的將帥鳳毛麟角,擁有作戰經驗的將領不是年事已高,就是對匈奴作戰信心不足。

劉徹需要一批新鮮血液來置換自己的朝堂,張騫出使西域為自己探明道路,張蒼做了廷尉主持朝堂律法還算得力,但是在軍事統帥上人才匱乏,於是劉徹開始發出求賢令向全國徵集人才。



漢武帝下詔書上說:“凡是有非同一般的事業,一定要依靠不尋常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里馬雖然不馴服但是卻能日行千里,有一些有識之士雖然揹著世俗非議的包袱,卻依然建功立業。難以駕馭的馬,不走尋常路的人,只不過在相中他們的人如何駕馭和委以重任罷了。命令州郡長官考察並向上舉薦當地官民中具有傑出才能,有將相之材,出使極遠國家的人。

馬上奪得天下,在大爭之世,需要馬上平天下,這個千里馬從馬倌中脫穎而出,那就是長公主的女僕衛青,自己的皇后也是從女僕中選出,那就是宮女衛子夫。劉徹是一個真伯樂,他發現了無數的千里馬構成了大漢帝國的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如果沒有這位伯樂的獨具慧眼,如果沒有祖輩留下的豐厚政治遺產,如果沒有那個大爭的時代背景,我想就沒有衛青和霍去病及飛將軍李廣,漢武帝還是漢武帝,他基因裡傳遞不甘平凡的心並且是九五至尊!


唐俊龍55398571


歷史書刪除衛青,霍去病什麼的對漢武帝武字影響什麼的,不存在的。豈止衛青霍去病應該刪除,黃帝涿鹿之戰是非正義的,刪除了。周武王伐犬戎是對少數民族欺壓,刪除了。秦始皇平定百越更加是對少數民族的生存空間的壓榨,刪除了。唐太宗入侵西域,宋太祖反擊大遼,朱元璋驅逐殘元,這三個人是活生生的對少數民族的欺壓啊,也刪除了。不利於民族團結刪除,宣揚大漢主義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到最後,中華上下五千年還剩下什麼?犬戎入侵西周?五胡亂華?匈奴擄掠漢疆?大遼,大金北方屠戮中原?蒙元屠戮亞洲?滿清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或者是是不是隻有把這些保留下來,宣揚少數民族豐功偉績,才有利於民族和諧?才能夠寫進史書?中國是有56個民族,但是中國主體民族是漢族,中國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大多數由漢族創造。當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消失在歷史書中,當封狼居胥的衛青消失在歷史書中,當精忠報國的岳飛消失在歷史書中,當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消失在歷史書中。那時候中國就達到真正的民族和諧了,因為十四億的漢族失去了他們的信仰,失去了他們的靈魂,失去了漢族的漢只有一個族字了。民族和諧不是一味的遷就忍讓,不要讓後人理解漢民族英雄只有在王者榮耀等遊戲之中。到那一天不僅是漢族的悲哀也是中國的悲哀


日暮思遠人



答案是肯定的,就算沒有衛青霍去病,劉徹的名字依然會是漢武帝,細節上可能會有差異但結果大體上不會差很多。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軍事天才,而且是那種真正的天生的天才,霍去病更是明確說過,自己完全不看兵法,並且說兵法都是無用的東西。就是這兩個天才連襟,早就了中國軍事史上最大的勝仗,空前絕後的打出了漢族對草原騎兵的優勢,把匈奴打的抱頭鼠竄哭爹喊娘。

但這兩個天才的背後,確實漢武帝,一個歷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人。前面說衛青霍去病都是軍事天才,但漢武帝不是天才而是有著一顆強烈的軍事征服的野心又恰好自己的能力又能夠駕馭如此龐大的國家治理和如此複雜的戰爭形式。漢武帝是國家之興也是民族之興,因為後代有野心沒能力的皇帝實在太對了,輕率發動的戰爭又給國家人民造成巨大的災難,可以說在野心和能力之間,漢武帝做到了兩者兼而有之。

漢武帝的牛是全方面的,比如重用桑弘羊這個商人做帝國的宰相,犯了多少大臣的眾怒,目的只有一個,給我搞錢,我打仗需要錢。重用商湯等酷吏,肅清吏治表面上儒臣風風光光,背後法家是大行其道。

為了出兵匈奴名正言順,更是從春秋中找來了九世復仇的理論,討伐匈奴為的是報劉邦被圍白登之仇。從政治到經濟再到軍事,漢武帝知人善用,從各個方面入手,為的就是跟匈奴打仗。

當時漢族的馬匹軍隊素質都被漢武帝發動起來的這個國家機器訓練的非常強大,如果沒有衛青霍去病,可能攻打匈奴沒有這麼順利,但挫折也絕對不可能動搖漢武帝的決心。更重要的是衛青霍去病的勝利更是綜合國力的勝利,將領起的都會錦上添花的作用。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非常多,先寫這麼多吧,你覺的如果沒有衛青霍去病兩位名將,漢武帝的討伐匈奴事業會出現什麼變數呢?


昭烈名臣


沒有衛青、霍去病兩位戰神級的人物北擊匈奴,大漢被匈奴襲擾,邊界不穩的局面,還會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只要匈奴主力不受重創,隨時都會東山再起,伺機侵入中原,漢武帝的心頭之患,就不會輕易消除,這個武字,還能不能功德圓滿,存在懸疑。

正是得力於衛青、霍去病的驍勇善戰,重創匈奴主力,迎來了和平的局面,為大漢的穩定創造了寶貴的時機,也為國家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中國人說的話,叫漢語。這是我們的母語。

中國人寫的字,叫漢字。這是世間最美的文字,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叫漢族。這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漢族名稱的由來,就來自於漢朝。

那些保家衛國,功勳卓著的漢代名將,為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十七歲,奔赴戰場北擊匈奴的霍去病,被授予冠軍侯的稱號。只到今天,各種比賽的第一名,叫做冠軍,這一名字的淵源,來自於霍去病。

為了閹割歷史真相,迷惑人們對中華歷史的正確認知,這些年來,陸續蹦出一干人等,借所謂的專家之口,肆意貶低、曲解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所用的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細想之下,其居心,是何其可怕?!

大漢民族自強不息,生生不息,因為這個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她有不畏艱險的精神,有堂堂正正的民族魂魄,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但是,不論何時,我們都要學會辨別,並抵制,那些宵小之徒的姿態和嘴臉,不要讓它隨隨便便得逞。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為了強調漢武帝沒有衛青霍去病也有武的諡號,必須再加上這麼一個說法了,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最不濟還是武!

衛青,只不過是漢武帝的傀儡而已!

首先從衛青的出身說起

衛青是平陽候家的一個馬奴,話說那時候漢武帝繼位已經好幾年了,但是還沒有生孩子,很多人都傳說,皇上不行,這樣的事情悄悄的流傳,沒人知道是從哪兒開始的。

終於這樣的消息傳到了,漢武帝的姐姐耳朵裡,她非常氣氛,惱怒,當然也十分羞愧,家裡人竟然被外人說出這樣的話來。

為了家族的名譽著想,平陽公主,決定給弟弟找一些美女!有一天,漢武帝去壩上,做法事,回來的時候,正好路過自己姐姐家,就想看看自己的姐姐。

在吃飯的時候,平陽公主叫來了,自己準備好的美女,讓他們,在飯局上又唱又跳!就是在這一群女孩子中間,漢武帝發現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衛子夫,衛青的姐姐。

於是當晚,什麼都沒有發生,第二天一大清早,漢武帝起床的時候,給他穿衣服的是衛子夫,就在這個明媚的早晨,史書說“得幸”“上甚歡”。

接著,衛子夫就被帶進了宮裡,可是這一進宮就是好幾年,然而,再也沒有“得幸”過,碰巧漢武帝覺得宮裡女人太多,哪些自己不用的,都給趕回家吧,在挑選的時候又碰見了衛子夫,她哭了,哭的很傷心,當天史書說“復幸”。這一次不得了,衛子夫懷上了龍種。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然地衛青也被漢武帝拉倒身邊做侍中。

衛青出征

漢武帝早有攻打匈奴的打算,早在衛青出征之前,他就準備了一次,大大的行動,那是在元光二年,這一次漢武帝用了,30萬人,出動了當時所有的名將,準備了好幾個月,結果因為一個小小的尉史被匈奴捕獲,計謀洩露,30萬大軍,無功而返,就為這事兒漢武帝非常生氣,還把當時出主意的王恢給逼得自殺!

從這而之後,匈奴就更加歡脫了,經常襲擊漢朝的邊郡,因為他們要報馬邑之仇。

你想漢武帝哪裡受得了這個氣,於是就又派人打匈奴,這次就有了衛青,這也是衛青第一次出征,四路大軍出發,這時李廣在列,李廣的名氣很大,匈奴人都知道,於是這四路大軍,只有李廣碰見了匈奴的主力,還被抓住!

這一次戰鬥,史書說四路大軍各“萬騎”,結果公孫敖少了七千,李廣被抓,公孫賀沒看見匈奴,只有衛青,殺到了蘢城,還殺了700人。

對於這個事兒,其實說起來非常丟人,但是這一次衛青,多少給漢武帝長了臉!為這漢武帝還改了年號,元朔,寓意著,新的開始。

這一年衛子夫生了個男孩兒,衛青也進行了幾次出擊,說來也是厲害,這之後的戰役,衛青每每都能打贏,很多人都說這是衛青能征善戰,可是衛青知道這只不過是漢武帝領導的好。

衛青一輩子“凡七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

漢武帝廁所裡見衛青

自從衛青做了大將軍,漢武帝經常,找他商量問題,不過漢武帝,為人比較豪放,往往不注意細節,有一次,漢武帝在上廁所,上了一半,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把大將軍找過來了,當時漢武帝在馬桶上坐著,衛青在馬桶邊上站著,他們一同商討對付匈奴的政策。

曾經有人問,衛將軍,你身為大將軍,要為國家選拔人才啊!衛青聽了呵呵一笑說“你知道田蚡和竇嬰嗎,他們喜歡找賓客,呵呵,你以為這是在選拔人才,可是皇上會認為你是結黨營私,所以我只不過是一個皇帝說什麼就是什麼的人而已!”

終結看,衛青的起家是因為裙帶關係,然後漢武帝,通過一次戰爭看了看他的能力,隨後開始扶植,為什麼扶植他,因為武帝需要對匈奴作戰的忠實FANS很顯然,衛青就是!所以在後來不斷讓衛青去打仗,衛青也是不丟人,很給他長臉!於是漢武帝又是封侯,又是發獎金的!可是從漢武帝對他的態度來看,衛青一直都是漢武帝,手裡掌握的傀儡,漢武帝的手指向哪裡,衛青就去到哪裡!


結論沒有漢武帝就沒有衛青,翻過來不成立!

這個問題糾結到最後只不過是,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我的觀點很明確,時勢造英雄,就是你們現在經常鼓吹的風口上的豬也會飛。

還有拿李廣利說事兒的。你也不看看那時候漢武帝自己都臭屁成什麼樣了,公元前104年徵大宛,李廣利上去就是個二師將軍,獨領大軍出征,你曉得大宛是什麼地方?你曉得這大宛是希臘化的大宛,跟大宛大打仗能跟打匈奴一個樣?

公元前99年李廣利跟匈奴打。漢武帝公元前156年,漢武帝多大?

你對比一下漢武帝的年齡!

衛青第一次出擊元光5年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公元前156年,多大?

衛青最後一次出擊匈奴結果是啥?

這是百科給的:

漠北之戰擊潰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逐漸向西北遷徙,十幾年內再無南下之力。而漢軍損失也很大,出征的14萬馬匹僅三萬餘匹返回 。漢軍士兵、馬匹損失十幾萬,兵器甲仗等物水陸運輸的費用還都不計算在內,於是傾盡庫藏錢和賦稅收入仍不足以供給戰士的費用。漢武帝設置武功爵,以籌集軍費。

後來又滅南越,滅朝鮮!不斷的封禪,屁股都翹到天上了!老百姓半截兒都埋到土裡了!

公元前92年巫蠱之禍都給搞出來了!公元前87年漢武帝就死翹翹了!

皇帝已經不是那個皇帝,國力已不是當年的國力,你還說什麼?


目西


冒頓、衛青、霍去病,這三個人都有幾個共同點。

第一、他們全是帶兵打仗的將軍。冒頓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衛青是西漢時期名將,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都戰功顯赫。

第二、他們全都善於騎馬射箭。冒頓就製造了一種響箭,訓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下令說:“凡是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標,如果誰不跟著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他就用這種箭矢弒殺了自己的父親,之後冒頓又把他的後母及弟弟還有不服從他的大臣全部殺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霍去病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以上兩點可以概括為,歷代王朝都是在打仗,中國的歷史多數是在內戰。若是這樣的歷史觀點灌輸給下一代,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教科書的更改是必須的,他們要灌輸一種民主自豪感覺,公正的歷史觀是對的,但是也還是要捋清楚歷史的脈絡,對於創造和推進主體華夏文明的主要力量和民族還是要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堅決不可磨滅和弱化甚至醜化。

漢武大帝不能刪,一個歷史朝代的象徵,漢民族文化的根源。


長財爽先生


如果沒有衛青霍去病,漢武大帝的武字是肯定保不住的!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王朝第七位皇帝,死後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

中國歷史上能稱為武皇帝個個都是有大武功的君主,比如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炎,宋武帝劉裕,陳武帝陳霸先等等,如果要說武功最大的,無疑是漢武帝。

按照古代諡號的規矩: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漢武帝的武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雖說早年也有對閩越等地方用兵,但是主要對手還是匈奴,而漢武帝對匈奴用兵,取得最大戰果的無疑就是衛青、霍去病。這爺倆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漠北。

雖說武帝終其一生,也沒有完全解決匈奴問題(宣帝時期算是解決),但是沒有武帝早年打下的基礎,後人是無法摘到這個果子的。

介紹完武帝的武,再來說說歷史書為什麼刪除冒頓衛青霍去病,在我看來,歷史應該盡最大可能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景,作為學歷史的人,首先應該瞭解真實的歷史,至於對於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如何判斷,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歷史課本沒有承擔教化的責任。

誠然,由於時代的發展,民族的融合,漢武帝時代的漢匈敵我矛盾已經演變為同一種族的歷史問題,過於強調雙方的對峙仇恨不利於今天的民族團結,但是這本身不能稱為閹割掩蓋歷史真相的理由。反過來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當年漢武帝的武,沒有衛青霍去病,是否還會有後來的民族融合,如果沒有,那麼我們今天的是否還需要去掩蓋漢武帝的武。

真正瞭解這個世界的醜陋與汙濁,依然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如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法勇敢面對自己的歷史,又有什麼理由讓人相信她可以面對充滿未知的將來。


日慕鄉關


保不保得住,跟衛青,霍去病的關係不是很大。

首先,《諡法》裡說如何定義“武”的。

剛彊直理曰武。 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威彊敵德曰武。 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 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 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 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蘇洵對“武”的釋義: 克定戡亂 剛強直禮 保大定功 誇志多窮 剛強以順 闢德斥境 折衝禦侮 刑民多服 威強敵德

我試著解釋一下這些詞的意思,然後來看那些與漢武帝有關,而那些又於衛青,霍去病有關。由於我的文言文功底有限,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剛彊直理,剛強直禮:正直,堅韌,強硬,寬容,不在原則問題上讓步。

威彊敵德 ,威強敵德:果斷,自信(自負,任性),不以他人的意志為轉移。

克定禍亂,克定戡亂:敢打,而且打贏了。

刑民克服,刑民多服 :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賞罰分明。

誇志多窮:窮兵黷武。

折衝禦侮:抵禦外敵。

保大定功:對王朝的穩定和繁榮有功。

剛強以順 :迫使四鄰臣服,

闢德斥境:開疆拓土。

這裡面只有關於戰爭的和衛青,霍去病有關,而漢武帝對外的戰爭並不僅僅是北擊匈奴,他還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這些就和衛青,霍去病沒什麼關係了。畢竟,漢武帝手下不止他們兩員猛將。至於漢武帝在政治,文化上的改革,已經晚年的窮兵黷武,就更和二人無關了。

“武”雖然有“尚武”的意思,但也有“窮兵黷武”的意思,所以只能算是好諡,談不上美諡。倒是漢武帝的廟號“世宗”,更能準確的定義漢武帝偉大的一生。

因此,無論有沒有衛青,霍去病,都不會影響到漢武帝的諡號為“武”,廟號“世宗”。


陌上雲白


漢武帝在我國的歷史進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我國古代傑出的帝王之一,就是在國際上也有著極高的盛譽。他雄才偉略,革故鼎新,開創了我國曆史上一個輝煌的時代。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其中有四十四年花在打擊匈奴和擴張疆土上,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任用衛青、李廣、霍去病、韓安國等一批能征慣戰的將領,與匈奴較量較量了四十三年,最終徹底除掉了為禍多年的邊疆大患。

另一方面,他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與新疆及更遠地方少數民族的關係,確立了西漢對西域的宗主地位,形成了溝通古代歐亞的“絲綢之路”。向南則平定了閩越和趙。

至此,大漢帝國的領土空前遼闊,西北的新疆、甘肅大部都納入了中國版圖,東北的疆域延伸到渾江、鴨綠江流域,一個空前強強盛的偉大帝國就以這樣的面貌展現在世界面前。

可以說漢武帝代表的一個民族精神,漢民族的根源就在他所代表的時代,他的功績不能抹殺,也不應該抹殺。因此,歷史應該保留它的本來面目,不能隨便刪減。


高山流水品歷史


即便沒有衛青跟霍去病,那還會出現另外的衛青跟霍去病!這兩人實際上是漢武帝本人的化身。按著漢武帝的說法,自從幼年目睹匈奴人火燒甘泉宮後就勵志報仇了,漢武帝研究匈奴幾十年了,他才是真正的騎兵運動戰大師。

在衛青以前,漢軍單兵戰鬥力弱,遠遠不如匈奴騎兵。衛青在當時採用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戰略戰術。吸收從匈奴歸化的部落首領來作為騎兵主將,比如,趙信,這本是一個匈奴貴族,遭到軍臣單于的追殺才投奔漢朝的。衛青把他當成馬軍總管,專門教授漢軍騎士,訓練戰馬。這個辦法雖然是衛青在執行的,但並不是說沒有衛青就不行了。在此之前,已有類似的漢軍將領有過這種嘗試,只是當時沒有取得比較大戰果,但是以當時漢武帝的雄才偉略,肯定還會發覺出同樣類似的人才。

而霍去病這個人實際上就是漢武帝的替身。霍去病的一身本事全是漢武帝教授的,是漢武帝的得意弟子。這也是為啥霍去病十九歲就能夠領兵出擊打仗。這是皇帝的徒弟,關係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