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長春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

合作區規劃區南至中俄長嶺子口岸4公里;西至中朝沙坨子口岸公里;距朝鮮羅津港93公里,清津港171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港41公里,扎魯比諾港63公里。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地勢平坦,動遷戶少,地耐力大,多在30噸/平方米左右,適於開發建設。琿春市氣侯溼潤,冬暖夏涼。常年氣溫平均在5℃左右。

長春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

OFweek產業園

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行政區劃面積88平方公里,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近期開發面積5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2.28平方公里,現有人口總數15000人,其中常住人口9000人。

1995年,合作區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380萬元。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500萬美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29l萬元,實現財政人1711萬元。

1995年,共審批項目84項(累計594項),其中工業項目31項(累計139項),審批公司32家(累計47家),國內外在合作區設立辦事處2家(累計20家)。

1995年合作區共落實工業項目9個,投資總額達23063萬元。其中,有6個項目開始建設。按計劃,1996年底全部建成投產。

至2008年,合作區包括1995年前已建成投產的企業在內,共落實工業項目30個,總投資8600萬美元,全部投產後,年工業產值可達13億元。

地理優勢

自然環境

園區介紹

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以下簡稱琿春合作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行政區劃面積73平方公里,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近期開發面積5平方公里。2000年和2001年,國務院又在琿春合作區內分別批設了琿春出口加工區和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琿春合作區成為目前全國唯一集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互市貿易區“三區”為一體,開發方式獨特、開放條件優越的特殊區域。

近年來,隨著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開發進程的不斷加快,作為其前沿和窗口的琿春合作區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日益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概括地說,琿春合作區有以下三大比較優勢:

(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琿春是一座新興的口岸城市,是我國通向東北亞的窗口,這裡中、俄、朝三國交界,中、朝、俄、韓、日五國水路相通,是中國從水路到達韓國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歐的最近點。周邊分佈著俄羅斯的波謝特、扎魯比諾、海參崴和朝鮮的羅津、清津等眾多的天然不凍港,是東北亞國際海陸聯運的最佳結合點。

琿春擁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國家二類口岸1個。過貨總通關能力達210萬噸/年。目前已開通的航線有:琿春-扎魯比諾(俄)-束草(韓)、延吉-琿春-羅津(朝)-釜山(韓)。

(二)自然資源豐富。琿春已發現各類礦產資源35種,擁有亞洲最大的鎢礦、吉林省最大的煤田、吉林省第二大黃金帶,同時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水資源。煤炭遠景儲量達12億噸,森林覆蓋率高達85%,各類野生經濟植物522種,經濟動物74種,鳥類200多種,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5倍。此外,毗鄰的俄羅斯和朝鮮也蘊藏著巨大的林木、礦產、水產等天然資源,這裡是一片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待開發沃土。

(三)政策優惠疊加。琿春合作區享有國家賦予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等多項優惠政策。針對國際工業園區建設,我們出臺了自身的優惠政策,同時還在積極向上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琿春是目前全國優惠政策疊加最多的地區,稱得上是投資興業的政策窪地、服務高地、賺錢福地。

二、開發建設情況

經過16年的開發建設,琿春合作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一個經濟發展、功能完善、環境優雅、潛力巨大的合作區正在形成,已成為琿春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潛力的增長極。

(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區以來,琿春合作區累計投入資金32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5平方公里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興建了標準工業廠房、海關監管中心、保稅倉庫、邊貿市場、汙水處理廠、郵電通信、電力工程等配套設施,可以滿足入區項目的需要。

(二)經濟快速增長。琿春合作區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兩年,經濟呈爆發式增長。截至目前,區內註冊企業257戶,其中,外資企業71家。成功引進了韓國特來株式會社、日本小島衣料株式會社、紫金礦業集團公司、中國寶力通信公司、深圳森林王木業公司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全區初步形成了工業商貿兩極拉動格局。工業方面,能源礦產開發、木製品加工、紡織服裝加工、新興電子、食品與生物製藥、新型建材等六大特色產業相互支撐、競相發展;貿易方面,以出口加工區、互市貿易區為依託的進出口優勢日益顯現。

(三)出口加工區進入快速發展軌道。琿春出口加工區是全國15個首批出口加工區試點之一,規劃面積2.44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0.6平方公里,2001年5月31日正式封閉運行。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不斷調整和出口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求的不斷提高,出口加工區的功能優勢日益凸顯,近兩年逐步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截至目前,區內企業達44戶。2008年預計進出口總額實現1億美元,同比增長82.7%,超過封關運行以來前七年的總和。

(四)互市貿易蓬勃發展。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佔地面積9.6公頃,2001年12月試運營,2005年6月正式運營。截至目前,累計進出互貿區的俄羅斯邊民達20多萬人次,實現互市交易額23億元。特別是近兩年,互市貿易上升勢頭十分明顯。2008年預計實現俄羅斯邊民入區6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互市貿易交易額8.5億元,同比增長21%。

(五)國際工業園建設穩步推進。2007年11月份和2008年年初,吉林省政府批准在合作區建立琿春吉林省日本工業園區、韓國工業園和吉港工業園。批設以來,合作區管委會堅持招商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並舉,國內引資與國外引資並重,全力推進國際工業園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國際工業園規劃將於今年1月底完成,立項工作正在與省發改委進行銜接。現已投入9,500萬元用於國際工業園土地徵用及道路、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正在洽談有意向投資超千萬元的項目12個。其中,阿茲米克株式會社投資1.2億元的酵素燃料及噴油嘴項目已登記註冊,正在辦理土地徵用手續。作為國際工業園配套工程,總投資60億元、佔地4.6平方公里的東北亞邊境貿易中心項目一期工程施工圖已經完成,將於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0年底建成。日本工業園已於2008年10月25日成功奠基。

(六)軟環境進一步完善優化。合作區管委會著力改善投資服務環境,我們始終秉承“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理念,著力打造最優越的投資服務環境,建立了“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體系,對引資項目的審批與辦證實行全程代理服務。實行社會服務承諾制,把項目建設的服務內容、服務標準、工作時限、辦事規則等內容全部公開,接受投資者的監督,努力營造了讓投資者投資放心、入駐安心、經營舒心、賺錢開心的投資氛圍。

區位優勢

概括地說,琿春合作區有以下三大比較優勢:

(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琿春是一座新興的口岸城市,是我國通向東北亞的窗口,這裡中、俄、朝三國交界,中、朝、俄、韓、日五國水路相通,是中國從水路到達韓國東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歐的最近點。周邊分佈著俄羅斯的波謝特、扎魯比諾、海參崴和朝鮮的羅津、清津等眾多的天然不凍港,是東北亞國際海陸聯運的最佳結合點。

琿春擁有國家一類口岸3個,國家二類口岸1個。過貨總通關能力達210萬噸/年。目前已開通的航線有:琿春-扎魯比諾(俄)-束草(韓)、延吉-琿春-羅津(朝)-釜山(韓)。

(二)自然資源豐富。琿春已發現各類礦產資源35種,擁有亞洲最大的鎢礦、吉林省最大的煤田、吉林省第二大黃金帶,同時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水資源。煤炭遠景儲量達12億噸,森林覆蓋率高達85%,各類野生經濟植物522種,經濟動物74種,鳥類200多種,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國人均水平的5倍。此外,毗鄰的俄羅斯和朝鮮也蘊藏著巨大的林木、礦產、水產等天然資源,這裡是一片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待開發沃土。

(三)政策優惠疊加。琿春合作區享有國家賦予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中俄互市貿易區等多項優惠政策。針對國際工業園區建設,我們出臺了自身的優惠政策,同時還在積極向上爭取更多的政策扶持。琿春是目前全國優惠政策疊加最多的地區,稱得上是投資興業的政策窪地、服務高地、賺錢福地。

周邊配套

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自1992年10月21日動工興建以來,重點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兩年多來,"六通一平"(供電、供水、供熱、排水、通訊、道路、平整場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6071萬元。起步區及邊緣的道路工程基本開通,已鋪設混凝土路面主幹道長4公里,小區次幹道2公里,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主幹道兩側綠化帶植樹已經完工。排水工程的汙水、雨水管全部聯網,已具備了較為完善的的排水設施。起步區內已形成了功能配套的水管網。完成了從琿春節電廠到合作區的架空送電線路,建設了相應的開閉所、變電所、變壓器和一批路燈。供熱管網已投入運行,可滿足起步區內生產、生活的需要。程控電話已與市區聯網,合作區終局容量為12萬門的通信樞紐大樓正在建設之中。平整場地90多萬平方米。

中俄琿馬鐵路圖們至琿春段已正線貫通。琿春至俄羅斯馬哈林諾段路計劃1996年完成並投入使用,與之配套的琿春國際鐵路換裝站和鐵路客運站正在加緊施工。琿春與長春、哈爾濱均有公路、鐵路相通。

琿舂市現已開通2.3萬門國際直撥程控電話,並開通了移動電話、自動尋呼臺和中文BP機臺,開通了琿春至海參崴、琿春至斯拉夫揚卡、中方口岸至俄方口岸的三條國際線路,琿春至朝鮮羅津國際通訊光纜工程建成。

政策優惠

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琿春出口加工區

一、稅收政策

1.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按24%徵收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的高新技術產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在3000萬美元以上且回收投資時間長的項目,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國家鼓勵類產業的內外資企業2010年前,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

2.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3.外商投資的產品出口企業,當年出口產值佔總產值70%以上的,企業享受減免稅政策期滿後,可按稅法規定的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減半後的稅率不得低於10%。

4.從事農業、林業、牧業的外商投資企業,企業享受的減免稅政策期滿後,經企業申請、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在以後的10年內,可繼續按應納稅額減徵15%至30%的企業所得稅。

5.外商投資興辦的先進技術企業,企業享受的減免稅政策期滿後,仍為先進技術企業的,可延長3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6.為保護生態環境,從事退耕還林、還草產出的農業特產品收入,在10年內免徵農業特產稅。

7.對國家鼓勵類內外資企業及優勢產業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先進設備,除國家明確規定不予免稅的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8.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內外資技改項目和國家鼓勵類的外商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購買國產設備的,其購買國產設備投資的40%抵扣企業新增所得稅。

9.“十五”期間對民貿網點和民族用品生產企業實行流動資金貸款優惠利率(比正常低2.88個百分點)、技改貸款貼息和稅收優惠。

10.有小額貿易經營權的企業,通過俄、朝口岸進口產於中、俄、朝三國的產品(煙、酒、化妝品除外),減半徵收關稅並享受出口退稅政策。

二、財政扶持政策

1.設立財政扶持基金。國內外投資者來合作區興辦企業,從項目開工建設之日起5年內,企業增值稅、所得稅及營業稅本級財政留成部分的50%作為企業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的發展基金,用於扶持企業和獎勵經營者。

2.已在合作區註冊的生產型企業擴大投資固定資產規模,政策優惠期內新增投資累計超過原有企業固定資產規模30%的,該企業新增部分享受本級財政扶持政策。

3.對投資合作區路、橋、水、電等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人,合作區管委會負責分期還本付息,年利率不低於當期貸款利率。

三、土地使用政策

1.國有土地使用權限出讓最低限價與最高出讓年限:

工業項目用地:45元/平方米,最高出讓年限50年

住宅項目用地:60元/平方米,最高出讓年限70年

經營性用地:80元/平方米,最高出讓年限40年,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

2.起步區內新建項目免收基礎設施配套費,對土地出讓金本級財政留成部分予以返還;投資規模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佔60%以上的生產性項目,無償提供土地。項目建成後管委會負責辦理土地出讓手續。

3.租賃起步區內國有土地的,除一次性繳納報批費用外,5年內免收租金,5年後按2元/平方米繳納租金。項目建成後辦理土地租用手續。在租賃和經營期內可隨時取得土地使用權。

4.對區域經濟有較大拉動作用、經營期10年以上的新辦高新技術產業、品牌企業及國內同行業骨幹企業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合作區酌情提供土地、廠房等基礎設施條件,3年內免收租金或由投資者優惠買斷。

四、琿春出口加工區優惠政策

略。

五、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優惠政策

1.免徵進口稅

俄公民憑中俄雙方認可的證件(免簽證)並攜帶生活用品進入互貿區自由交易,不受數量、品種和金額限制;中國公民在限值內帶出去的俄羅斯商品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2.出口退稅

區內的中國商品出口不受數量、品種和金額的限制;區內小額貿易批量出口的商品可享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

3.共享合作區政策

中俄公民或法人駐互貿區興辦商貿實體的,享受合作區相關的財政、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

4.購物經商

自然人可進入互貿區觀光購物,企業可進入互貿區進行商貿經營。

5.貨幣自由流通

互貿區內的外國貨幣可以自由流通,俄公民、法人在經營所得可攜帶或銀行匯兌回國。

六、合作區內投資企業除享受本優惠政策外,同時享受省、州及國家西部開發、少數民族地區特定的相關優惠政策。

招商產業

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基本完成24平方公里規劃區的開發建設,年實現工業產值150億元,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10.6億元,使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與老市區融為一體,成為工業基礎雄厚、海陸運輸發達、內外貿易活躍、基礎設施完善的現代化城市。文章來自於:OFweek產業園https://park.ofwee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