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爸爸,我被欺负了,"别怂,打回去!"VS“忍忍就好了”,你选谁?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作为家长到底是教他打回去还是要教他忍让呢?

教他打回去,既怕打不过孩子吃亏,又怕孩子不知轻重,以后只会用暴力解决争端

教他忍让,又担心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变得胆小怯弱,遇到欺负也不敢反抗

两样都不能教,那到底要怎么做才好呢?

爸爸,我被欺负了,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从来都不是只有这两种方式

我们理解很多人说“打回去”、“不打回去他还欺负你”这样的逻辑,因为有些人甚至还没有为人父母,而新闻上呈现出来的都是比较严重的校园暴力,这就容易让没有经历过的人产生比较偏激的想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撂出一句“打回去啊”

其实这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偷懒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爸爸,我被欺负了,

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知道孩子被欺负就说一句“下次被欺负就打回去”,然后就轻易的把这件事情翻篇,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

因为这根本没有解决孩子当前遇到的问题

当孩子遇到这种事情时,家长不要以“下次如何如何”来应对孩子,而是要仔细问清楚事情的原委,如果孩子确实是被欺负了,而且老师也没有采取措施,那可以专门去找老师说明情况,必要时也可以叫来对方的家长,并且取得道歉。

这样才会让孩子被欺负这件事情得到解决,之后再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不被其他人欺负、如何在遭遇欺负后做到反击,才会起到作用,孩子也才会得到成长

爸爸,我被欺负了,

而在孩子被欺负后家长教孩子“忍让”,其实是不提倡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这不仅意味着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了,还说明了在被伤害后就连爸爸妈妈也不会保护自己,对孩子而言不啻于二次伤害。而且如果真的严重到了霸凌的地步,教孩子“忍让”就是在将孩子推向校园暴力的深渊,一定不可取

爸爸,我被欺负了,

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家长对于孩子口中所说的“被欺负了”,一定不要疏忽大意

父母永远是孩子身后的依靠,不只是说说而已。

中国幼教行业综合服务专家,专注为您解决幼教路上的各种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