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颐和园,是我国清代建设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从1884年开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就主要在这里生活和处理政务了。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乐寿堂的东侧有一个德和园,现在是需要单独买票才能进入的。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我就买了张票进了德和园。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颐和园内的德和园

进来以后才发现,德和园里的主要建筑是一座雄伟壮丽的三层大戏楼和一些宫殿。原来,德和园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宫廷戏楼建筑群,于1891年始建,历时四年时间建成。“德和”二字是出自《左传》:“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听了美好的音乐,就会心平气和,从而达到品德高尚之意。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扮戏楼

进入德和园后,首先看到的是扮戏楼,就是供演员准备入场,更换服装道具的场所。扮戏楼与大戏楼是连在一起的,从两侧的小门穿过去,就来到大戏楼前了。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大戏楼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大戏楼真是华丽壮观。戏楼高21米,下层戏台宽17米,共分三层,自上而下依次是福、禄、寿三个戏台。 戏楼顶部设有绞车和升降机关。二层的天花板上设有天井,可以用绳索将演员从天井吊下,来表现神仙从天而降的情景。下层戏台底部开挖一口深10.1米、上口径1.1米、下口径2.8米的砖井,使扮演鬼怪的演员可以钻进钻出。井的东、西、北三面还开挖五个边长约1米、深1.28米的水池,可以在演出时制造喷水效果。这样的舞台设计真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不已!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颐乐殿

大戏楼北侧建有颐乐殿,是专为慈禧太后看戏而修建的。颐乐殿内正中设有金漆珐琅百鸟朝凤宝座,慈禧太后看戏时就坐在上面,后妃及公主等就站立在她的两侧,光绪皇帝则坐在殿外临时摆放的座椅上。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大戏楼

站在慈禧太后看戏的位置观看大戏楼,确实好看!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的看戏廊

大戏楼两侧是看戏廊。看戏廊东西各有10间, 是慈禧太后赏赐王公大臣们看戏的地方。王公大臣们依爵位、辈分、官阶、品级依次分列两旁,一般二三人或四五人一间。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庆善堂

穿过颐乐殿,就来到后面的庆善堂了。庆善堂是供慈禧太后看戏时临时休息的地方。1903年,慈禧太后就是在这里,让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为她画了一幅油画像。凯瑟琳·卡尔1903年来到中国,经美国公使夫人苏珊·康格推荐,来到颐和园为慈禧太后画像。卡尔在这里画了九个月,完成了四幅慈禧太后的肖像和七幅公主的肖像。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慈禧太后

卡尔在画这幅画时,慈禧太后已经70岁了。可见画中的慈禧面肌饱满,皮肤红润,眉毛浓长,口染朱唇。身穿黄缎底绣紫藤萝团寿字纹的宽袖衣,头戴大拉翅,其上插满珍珠、翡翠和红宝石,并挂有垂珠流苏。虽有美化之嫌,但也可以看出慈禧太后非常注重身体的保养,生活讲究,品味奢华。

看完了颐和园中的德和园,才知道慈禧太后最喜好的是这个

德和园内庆善堂

看到这里,德和园就游览完了。终于明白当年的慈禧太后原来是个大戏迷。据说按宫中的惯例,每逢初一、十五各要演戏一天;端午、中秋和七夕各演三天;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则要演九天。像杨小楼、谭鑫培等这样的京剧名角经常被召入宫中,在这里登台献艺。慈禧太后在这座戏楼里,前前后后共看过三百多出京剧。这在无形中也推动了京剧戏曲的发展,使京剧逐渐成为我国的国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