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汽車新創丨張綏新:中國汽車行業未來十年內將重新洗牌

汽車新創丨張綏新:中國汽車行業未來十年內將重新洗牌

“獨資不會比合資企業做得更好,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任何變化都是不可取的選項。”

文丨智庫君

“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奇蹟都得益於政府與時俱進的改革開放政策,得益於中國汽車企業與國際企業精誠合作,得益於日益加劇的行業及市場競爭。競爭積極地促進了合資企業、國有企業、自主品牌的共同發展,增強了技術、品牌、產品、體系等各個方面的提升。”5月31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在由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鼎力支持的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在張綏新看來,合作與競爭推動了過去40年中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車企之一,大眾汽車集團從1978年開始和中國接觸,今年也是大眾汽車集團慶祝與中國建立關係的四十年。

汽車新創丨張綏新:中國汽車行業未來十年內將重新洗牌

“回顧當年,上汽大眾歷時六年才得以建立,最初的三萬年產量都是一種‘咬牙拔高’的終極目標,但沒有人能在當時想過,到了2017年,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兩個合資企業,年銷售已經超過了400萬輛。可以說這三十年來的發展規模,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張綏新表示。

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全新起點,張綏新認為,中國汽車行業的變化,在未來十年之內,是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

“五年以後,大概會形成一種新的形勢,外商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國企、民企,甚至包括一些新的初創企業,這樣一個非常複雜,各種成分的企業之間,互相碰撞,互相競爭,互相合作的局面,肯定會給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張綏新說。

與此同時,新技術的發展也促進者產業的變革。“新技術帶來的變革,應該說現在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或者新的出行,都還處於起步階段,它們最後會發展到什麼地步,未來會是什麼結局都很難預測。但是無論是出行也好,還是整車也好,現在傳統的賣車這種情況也好,大家最終要是給所有的客戶帶來新的體驗和更方便、更好的生活。”張綏新表示。

“汽車作為一種出行工具,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安全、質量和服務,最終在市場上決定整個這場洗牌的結局。我估計應該在十年以後大家就看出一個結果。”

目前,大眾汽車在華共有三家合資整車生產企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我們將信守承諾,在合作期間堅持精誠合作。同時,我們歡迎各種公平競爭、各種開放的合作形式。”張綏新說。

對於股比放開後,對合資企業未來格局的影響,張綏新進一步表示:“從大眾來講,我們的三個合資企業、三個合作伙伴,儘管現在股比開放,哪怕到最後全部開放以後我們也不會有任何的變化,我們的合作非常好。而且,和不同的合作伙伴之間、不同文化的碰撞,相互學習,獨資也不會比合資企業做的更好,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變化都是不可取的選項。”

合資企業做得好不好,關鍵是兩個合作伙伴之間對於合作的態度和基本看法。

他認為,目前業務做得不好的企業,在大的政策環境變化情況下,尋找新出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整個汽車行業大格局,目前不會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大的變化來自於技術,社會,市場的變化。”張綏新強調。

從汽車產業發展方向來看,中國的汽車產業正呈現著全新局面: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數字化和全新移動出行服務在中國蓬勃發展。

汽車新創丨張綏新:中國汽車行業未來十年內將重新洗牌

面對全新變化的市場環境及新的競爭形態,張綏新表示,大眾汽車對未來充滿信心,將採取積極樂觀的態度及舉措,適應更多更新的挑戰。目前,大眾集團正在中國不斷拓展新領域的合作伙伴關係。

在人工智能方面,與出門問問達成合作。移動出行方面,大眾還成立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智能出行服務公司(Mobility Asia)及其品牌逸駕(ezia)。據瞭解,大眾還將與首汽集團共同拓展網絡約車和分時租賃業務,以及創新性的"最後一公里"出行解決方案,滿足所有消費者全方位的出行需求。此外,大眾還與滴滴出行合作,共同探索移動出行項目以及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出租車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