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不敢稱帝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正史九千年


曹操,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後來脅迫漢獻帝劉協,封自己為魏王,直到曹操死,魏王算是他最大的封號,但是曹操在當時已經佔據了北方的大面積土地,而且擁有很多的人口和兵力,應該是可以稱帝的,畢竟當時天下大亂,需要有一個統治者,但是曹操到死都沒有稱帝,而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後代曹丕。那曹操不稱帝是為什麼呢。原來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袁術。

在之前還沒有魏蜀吳三足鼎立的時候,其實最厲害的人差不多就是袁術、袁紹和曹操了。就像當年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光兵力就七十多萬,可見其實力強大。而他的弟弟袁術當年也是和曹操、袁紹共同起義抗擊董卓的,可是後來董卓死後大家都各奔東西,開始征戰。

其實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想得到一個東西,那就是漢朝的傳國玉璽,雖然他不能增加兵力,不能增加糧草,但是它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一種權力,當年董卓叛亂時,孫堅進入皇宮,進入時候發現了漢朝的傳國玉璽,隨後就將傳國玉璽帶到了江東,可是後來孫策找袁術借兵,就將自己父親傳下來的傳國玉璽交給袁術做抵押。從此袁術就得到了漢朝的傳國之寶。

不僅如此,袁術自己還與一個思想,那就是自己的袁姓原本出自陳姓,陳是什麼?陳姓是大舜的後代呀,那就是帝王的後代,自然也是要成為帝王的,而且當時助長袁術野心的還有一句話,準確地說是一句讖言,這樣寫道:

代漢者,當塗高也。

啥意思,塗”字就是“途”。“當塗高者”,就是“闕”。而“傕”與“闕”同義,並且非常高大的人也稱為“傕”,就這個解釋一千人能有一千個答案,所以袁術就自己解釋為這是要他自己順應天運成為皇帝。

興平二年,董卓的剩餘部下李傕和郭汜帶著兵一直追擊漢獻帝和百官大臣,但是保護漢獻帝和文武百官的楊奉竟然被涼州軍打敗,沒辦法所以獻帝自己一個人逃到黃河北邊去了。就在這個時候,袁術就說這是稱帝的時機到了,不久,建安二年,袁術正式稱帝。

這本來沒事,但是袁術一稱帝事情就來了,孫策、呂布、曹操三方開始結盟打擊袁術,而且因為這個原因,袁術是眾叛親離,喪失了大面積領土,稱帝后兩年時間的袁術已經走投無路,士兵沒有糧草,袁術這個時候還想用蜜汁解渴,但是哪裡有蜜汁,袁術最後說了一句話:袁術怎麼會到這個地步!之後就吐血身亡。當了兩年皇帝的袁術也走向了終點。

曹操一看,我的天,稱帝這麼慘,曹操從這個事實中認識到,一旦稱帝會讓群雄起而攻之。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最終結果就是國破身亡。所以曹操一輩子都沒有稱帝,只是將自己叫做魏王,到死都將劉協奉為天下的帝王,聽到聖旨還是下跪聽旨。

直到曹丕的時候,曹丕已經開始僭越君主的權力了,見到聖旨也不下跪,最後也稱帝了,所以當時的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有人是這麼解釋的:

許昌氣見於當塗高,當塗高者當昌於許 。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 魏當‘代漢 ’。

如果當時曹操沒有吸取袁術稱帝的教訓,曹操就不會成為亂世梟雄,恐怕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曹丕稱帝。


少讀三國


歷史上很多小軍閥都迫不及待地稱帝,有時候,就算是他們自己,多半也不覺得能夠奪得天下,如隋末劉武周、林士弘之流,不過是過一把皇帝的癮罷了。

建國後,還有個叫做張清安的農民在四川省巴中縣“稱帝”,並將蔣介石封為“威國王”,準備把“聖旨”寄去臺灣,最終在“御駕親征”的時候,被縣公安局“滅國”了。


那麼,三國時期堪稱最有資格稱帝的曹操為什麼終生不曾稱帝?

首先,曹操在心裡,應該還是有幾分認可自己漢臣的身份,有夢想的。

曹操早年最是為人稱道的事情,是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他被舉孝廉,入洛陽為北部尉,相當於公安局長的官。在京師,一個小小的公安局長,當然是吃不開的。不過曹操那時還是個棒槌,手上有兵,也就吃得開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到職便三令五申,要嚴肅法紀,制五色棒十數根以震懾宵小。然後這一把火就燎到了蹇圖的頭上。老曹愣是讓人把那蹇圖拉到衙門生生用五色棒給捶死,幫他惹來了皇帝近宦蹇碩,於是仕途受阻了。

曹操曾經抓了關羽,並在近臣皆言斬關羽以去後患的時候,仍是大氣將之放走,《三國志·關羽傳》載: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一方面,他是惜關羽這個才,另一方面,何嘗不是念在曾與關羽是一路人的份上?


其二,曹操將漢獻帝握在手中,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態度,如果公然稱帝,難免就要被人戳脊梁骨,再難佔著大義名分想揍誰就罵誰是亂臣賊子了。

有人說,這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在太過明顯,難逃還能佔著大義名分?

其實不然,這世上明眼人畢竟只是少數,何況在知識壟斷嚴重的東漢末年,可打仗畢竟還是要從泥腿子裡面拉壯丁,手上握著皇帝,自然很佔便宜。


其三,是為了給漢臣留下一點念

荀彧是公認的漢臣,雖然他對曹操的基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他一直在自欺欺人地說曹操在興復漢室。曹操一旦向皇帝權柄伸手,他就要直言不諱,“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不過他拳頭不夠大,也就難免落寞的下場。

官場上如荀彧這般剛烈的人自然是不多的,可與漢室深有感情的卻是大有人在,這樣的人也往往是很有些本事的人物。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由此觀之,老曹手中抓住的,其實就是皇帝的權柄,不過沒有那個稱號罷了。

曹操不稱帝的理由其實很多,但我的分析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不見得一定是他的初衷。


煮酒君


東漢末年,曹操佔據了中國的大半個北方,魏國人才濟濟國力強盛,曹操完全具備了稱帝的實力,但是他到死都沒有稱帝,這是為什麼呢?我想原因具體有三個:


一:曹操從青年時代從政到陳留起兵,期間革除弊政刺殺董卓,都是懷著清除奸佞復興漢室的理想的,雖然到後來大權獨攬獨步天下,他對自己的名譽還是看得很重,很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加上家族世受漢恩,自己也當了大半輩子的漢臣,對漢室還是有一定的感情。曹操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這些負擔和顧忌,禪讓的事留給兒子去做會更加完美。

二:親近謀士荀彧的以死抗爭對曹操刺激很大。荀彧從很年輕時就追隨曹操,替曹操出謀劃策,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操也視他為最可信賴的下屬和知己。但是荀彧卻極力反對曹操自稱魏王,不惜以死明志,更別說曹操稱帝了。這讓曹操極為震撼,心中也惴惴不安,不知道朝廷中有多少像荀彧這樣心向朝廷的漢臣,自己稱帝不知道要面臨多少阻力。


三:袁術的下場也是曹操要顧忌的。袁術家族“四世三公”,家世顯赫,朝廷中門生故吏遍佈。袁術自己也兵強馬壯,雄踞富庶的揚州,重要的是袁術還手握珍貴的“傳國玉璽”,稱帝條件不可謂不成
熟。然而最終袁術還是失敗了,鬧了個眾叛親離慘死淮南。袁術的前車之鑑不遠,曹操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實際上,曹操對當時的大勢和自己所處的境地始終有清醒的認識和明晰的判斷,該鋒芒畢露時絕不畏縮退讓,該韜光養晦時也絕不貿然行事,這正是曹操的過人之處和比別人高明的地方。


未鳴讀史


常言道:“聰明人不做傻事。”有些事情當自己達不到某種條件時,最好還是不要去做,否則,現世現報,讓自己吃大虧,甚至貽害子孫,得不償失。

曹操討袁術,斬呂布,滅袁紹,降劉琮,一統北方,天下九州,已有其六,勢力之大,無與論比,就當時情形,問天下英雄,誰奈我何?因此曹操以大漢丞相之尊,晉位魏王,加九錫,可以說與帝王只差一步之遙,然而曹操終沒代漢自立,建國稱帝,為什麼呢?一是曹操久做漢臣,長期打著大漢丞相做事。曹操的父祖,都是食漢祿的漢朝重臣,食人之祿,終人之事,曹操的父祖們恐怕沒少給曹操講這些道理。更何況曹操以漢名相曹參後裔自居呢。曹操起事,又是打著討賊誅逆行事的,後來更是挾天子以令不臣,以大漢丞相自居,都是打著漢家旗號,憑著漢家聲威,一步步成事的,現在卻陡然代漢自立,以前的誅賊討逆,今天自己豈不成了大漢逆賊?曹操如此做,無法面對天下子民。二是曹操以前還沒有權臣成功奪帝自立的例子。大漢建國四百餘年,除暴秦安世亂,靖平寰宇,得國最正,當中雖有王莽篡漢,但沒幾年就被急風暴雨般的農民起義給推翻了,王莽不但斷子絕孫,還被永遠釘在了亂臣賊子的恥辱柱上。曹操害怕啊,人家漢家皇帝在自己手上,事事順著自己,無過無失,豈可輕廢?更不能代漢自立,去做亂臣賊子。三是內外不穩,沒十足的把握。曹操勢力的內部,擁護漢帝的大有人在,荀彧不是因不滿曹操稱魏王被曹操逼死了嗎?漢室的大臣們惱恨曹操專權獨斷陰謀奪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像懂承衣帶詔事件,馬騰事件,都讓曹操防不勝防。外部呢?南征孫權劉備失敗,致使這兩股勢力成了氣候,北方馬超韓遂,時刻待藉口造反。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些心腹大患不除,曹操怎敢輕易冒天下之大不韙,代漢自立?為穩妥期間,為後代子孫計,還是做漢臣掌大權更心安。

曹操有沒有代漢自立之心?當然有了,可以說,他逼獻帝晉封自己為魏王時,就已有了取漢自立之心,已不再是漢朝忠臣。“非劉姓不得為王”,曹操早已違背了漢高祖的遺誓。王莽在稱帝前,才只得了個安漢公,曹操卻成了王。但曹操吸取了王莽的教訓,到死終不敢代漢自立。兒子曹丕不理解曹操良苦用心,等曹操一死,自己就逼漢獻帝禪位,自己就成了魏文帝。然而他哪裡知道,曹魏尚未經過幾代,就被司馬氏以同樣的手段給篡奪了,曹氏子孫也遭到了滅頂之災。


sunjin72976689


他自己也懂算命的異術。他也就知道了自己沒有稱帝之星。他只能做個宰相之命。。。


梁山好漢135447885


這段話說明曹操有統一天下的雄心與當天下第一人的野心。事實證明曹操也是這麼的,他在平定了北方的割據之後,長江以北廣闊地區基本統一。而東吳與西蜀各自為政,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勢力最大的是曹操。曹操除了經濟基礎強大以外,最有力的政治基礎是挾持了漢獻帝,一切政務全由曹操把持,雖稱孤而不道寡,成為皇帝只差一步。如登基稱帝輕而易舉。曹操很清楚現時稱帝必然引起吳蜀強烈反對,特別是劉備成曹操心頭大患,不管怎麼說劉備還帶著漢室宗親的光環。如果曹操稱帝則名不就,言不順。另外朝野上下因懼曹操權勢不得己而服之。一旦曹操稱帝后果可想而之。外有吳蜀聯合討伐,內有朝野反對,做為聰明而有遠見的政治家曹操來講能這麼做嗎?曹操稱帝是早晚的事,對他來說只是換個名頭而己,可惜曹操終生沒有實現皇帝夢。


用戶李森


很多人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曹操稱帝就會失去,很多漢朝舊勢力的支持,轉而復辟漢室江山,造成曹營內部大亂,力量削弱。

袁世凱當大總統是當時的大勢所趨,而他卻稱帝了,滿期的遺老看到復辟帝制的希望,就不會再支持袁世凱,他們也想復辟清朝的統治,革命黨認為革命完全失敗了,也不會再支持袁世凱,袁世凱就真的成為孤家寡人了,他建立的勢力自然瓦解。


太上邪神


一、歷史評價

曹操,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從197~211年先後擊敗呂布、袁術、袁紹等豪強集團,征服烏桓勢力,統一北方。他用人為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發展。曹操是順應歷史潮流發展的大英雄。

上述評價只是區別於小說《三國演義》,演義把曹操黑成陰謀篡漢之漢賊,而劉備、孫權反而成為反漢賊之大英雄,殊不知劉備、孫權竟相迫不及待的稱帝了!

二、已經是魏王的曹操面對稱帝的誘惑已經是一步之遙,雖近在咫尺,但曹操卻始終沒有再跨進一步。

稱帝最大的挑戰就是自己的權利慾望,所以已位極人臣的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虛名而處實禍。

(1)據《三國志》載:219年,孫權上書曹操俯首稱臣,表示願尊奉曹操為帝。曹操當即識破了孫權的陰謀詭計,他說:“是兒欲使吾居爐火上耶!”

曹操作為一個大政治家,其一生以匡扶天下為己任。正像他所說:吾起義兵,為天下除暴亂,僅此而已。不忘初心,豈能稱帝?實際上,不稱帝是曹操的高明之處,曹操清楚的認識到,只有高舉漢獻帝這杆大棋,挾天子以令諸侯,憑曹魏的實力,誰也奈何不得。曹操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軍政、生殺大權在握,只是無皇帝之虛名而已!何況天下大勢,吳蜀只佔四洲之地,而曹魏佔九州之地,滿朝文武多是其心腹親信,一呼百應,篡權稱帝易如反掌,所以說他並不願意揹負篡漢之罪名。

(2)陳群等人又勸曹操稱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饒有深意的話:“若天命在吾,吾其為周文王矣。”

曹操是一梟雄,目光如炬,他非常明白稱帝之舉,是大逆不道之事,在外有吳蜀之患,內有頑固士族勢力,稱帝勢必成為千夫所指。作為一位十分有為的政治家,曹操是絕對不會做這樣蠢事的。210年,獻帝封給曹操10萬人口作 為魏國封國人口,曹操拒絕了,寫下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曹操說他曾經的志向是為國家討賊立功,期待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死的時候,墓碑上題寫“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吾願足矣。明確地表明自己並無代漢之意。

曹操深知物極必反的道理,不想把事情做絕,而要留有餘地。所以他說:‘’苟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至於兒子曹丕怎麼做,那是曹丕的事。歷史大潮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總要新桃換舊符,所以曹操把能否稱帝之題留給了兒子曹丕去解了。 


手機用戶德友之書齋


曹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人們提到他,往往會想到“奸雄”之類的評語,京劇中,他的臉譜也被塗成象徵奸詐的白色。至於他的事蹟,則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云云,可以說,在三國曆史人物的風評中,曹操並不算特別好。那麼,這樣一個已經站在漢朝權力巔峰的人,為什麼不廢掉漢獻帝,正式登基,過一把當皇帝的癮呢?

曹操的事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人們對他的瞭解,可能大多是來自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這本以“尊劉抑曹”為主旨的小說中,曹操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歪曲。因此,想要了解曹操不當皇帝的真實原因,就要先找到真實的曹操。

我們當然不可能把曹操復活,當面問他為什麼不稱帝,但我們或許可以從史料文獻中窺到蛛絲馬跡。哪怕是在《三國演義》中,都有曹操為了誅殺國賊董卓而獻七星刀這一劇情,可見即使是羅貫中,也沒有將曹操設定成一個滿腦子忤逆的亂臣賊子。

筆者以為,曹操自始至終都對漢王朝保有尊重,這一點從他的熱血青年時代,直到統一北方後的步入老年,並沒有消失過。《三國志》中對曹操的事蹟進行了可信度較高的記載,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要顛覆漢室。

東漢末年,漢靈帝無道,於是“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豪傑,謀廢靈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面對試圖另立新帝的王芬等人,曹操斷然拒絕,不與之同流合汙。

後來天下大亂,董卓進京並把持大權,“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面對肆意妄為的權臣董卓,曹操以不為之效力來履行作為漢臣的職責。

東歸的曹操“散家財,合義兵,將以誅卓。”他誅殺董卓不是為了自己的飛黃騰達,因為當各路諸侯的義兵聚集,當上首領的是昔日好友袁紹,要是討董成功,大權自然是落到盟主的手上。此時散盡家財的曹操,或許要的只是誅滅一個玷汙漢室的敗類。

董卓見討董聯軍在關外聚集,便焚燒洛陽,遷都長安。這時,諸侯們都畏懼董卓強大的實力,不肯繼續前進,只有曹操勇敢的站了出來。他衝著各懷鬼胎的諸侯們吶喊:“舉義兵以誅暴亂,大眾已合,諸君何疑?向使董卓聞山東兵起,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猶足為患。今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不知所歸,此天亡之時也。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他慷慨激昂言辭的重點在於“一戰而天下定”,他要的,是天下安定,不是割據分裂,給他一個稱王稱霸的機會。追擊董卓一戰,曹操損失慘重,他灰頭土臉地回到駐地,卻見諸侯們飲酒作樂,不思進取,於是他再度痛斥道:“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為諸君恥之!”後來,“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太祖拒之。”

這些舉動,顯示的是早年的曹操對漢室的敬畏,後來,他平定呂布、袁紹等強敵,統一北方,拿下荊州,卻在赤壁敗於孫、劉聯軍,被迫撤退。建安十五年(210),赤壁之後一年,隨著曹操在朝廷中的話語權獨大,朝廷中開始廣泛流傳著曹操陰謀篡位自立的消息,為了平息這些傳言,曹操寫下《述志令》。

這篇珍貴的文章可能是研究曹操心理的關鍵,它成書於曹操五十六歲,眼看精力大不如前,而天下統一遙遙無期。面對朝野的質疑,曹操選擇寫成這樣一篇自傳性質的文章來證明清白。

開篇,曹操寫道:“孤始舉孝廉,年少……欲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譽,使世士明知之”最開始,曹操的願望是做個郡守,治理一方。後來,“徵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一代梟雄,在世時受封魏王,去世後追封魏太祖的曹操,其最大的志願是墓碑上能銘刻“漢故徵西將軍”的字樣,年輕的曹操,可謂是一腔報國志。曹操還為自己管理朝政做了這樣的解釋:“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確實,如果沒有曹操統一北方,亂世或許會再持續很長時間。

所以在文章末尾,曹操說:“江湖未靜,不可讓位。”天下還沒有平定,還不能還政給天子。這樣的表態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即“江湖靜,可讓位”。可能會有很多人說,這只是曹操一家之言,是偽君子的自圓其說,但試問,皇位就在觸手可及之處,自己已經站在權力巔峰,何必惺惺作態,要真想當皇帝,何必寫這樣一篇文章表明志向呢,其子曹丕追尊他為太祖,就代表稱帝真是他所想的嗎?


文蹤旅跡


曹操是個明白人。

自已帶劍上朝,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至丞相,權傾朝野。呼風喚雨得心應手,人生足矣。

前觀董卓,雖也大權在握,然朝野內外聲討聲四起,坐臥不安,若無呂布保駕,一命嗚呼也。

曹操則不然,掃平四海,滅了眾多諸侯,除劉備,孫權外,無人同他爭天下。他集袁紹和劉表之兵,佔據中原,兵精糧足,難以撼動。

至此,曹操無非份之想了,趕漢帝下臺的事讓兒孫去辦,留份好名聲在世。是曹操一輩子最後一個願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