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曹操不敢称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正史九千年


曹操,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后来胁迫汉献帝刘协,封自己为魏王,直到曹操死,魏王算是他最大的封号,但是曹操在当时已经占据了北方的大面积土地,而且拥有很多的人口和兵力,应该是可以称帝的,毕竟当时天下大乱,需要有一个统治者,但是曹操到死都没有称帝,而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后代曹丕。那曹操不称帝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袁术。

在之前还没有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时候,其实最厉害的人差不多就是袁术、袁绍和曹操了。就像当年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光兵力就七十多万,可见其实力强大。而他的弟弟袁术当年也是和曹操、袁绍共同起义抗击董卓的,可是后来董卓死后大家都各奔东西,开始征战。

其实在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想得到一个东西,那就是汉朝的传国玉玺,虽然他不能增加兵力,不能增加粮草,但是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一种权力,当年董卓叛乱时,孙坚进入皇宫,进入时候发现了汉朝的传国玉玺,随后就将传国玉玺带到了江东,可是后来孙策找袁术借兵,就将自己父亲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交给袁术做抵押。从此袁术就得到了汉朝的传国之宝。

不仅如此,袁术自己还与一个思想,那就是自己的袁姓原本出自陈姓,陈是什么?陈姓是大舜的后代呀,那就是帝王的后代,自然也是要成为帝王的,而且当时助长袁术野心的还有一句话,准确地说是一句谶言,这样写道:

代汉者,当涂高也。

啥意思,涂”字就是“途”。“当涂高者”,就是“阙”。而“傕”与“阙”同义,并且非常高大的人也称为“傕”,就这个解释一千人能有一千个答案,所以袁术就自己解释为这是要他自己顺应天运成为皇帝。

兴平二年,董卓的剩余部下李傕和郭汜带着兵一直追击汉献帝和百官大臣,但是保护汉献帝和文武百官的杨奉竟然被凉州军打败,没办法所以献帝自己一个人逃到黄河北边去了。就在这个时候,袁术就说这是称帝的时机到了,不久,建安二年,袁术正式称帝。

这本来没事,但是袁术一称帝事情就来了,孙策、吕布、曹操三方开始结盟打击袁术,而且因为这个原因,袁术是众叛亲离,丧失了大面积领土,称帝后两年时间的袁术已经走投无路,士兵没有粮草,袁术这个时候还想用蜜汁解渴,但是哪里有蜜汁,袁术最后说了一句话: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之后就吐血身亡。当了两年皇帝的袁术也走向了终点。

曹操一看,我的天,称帝这么惨,曹操从这个事实中认识到,一旦称帝会让群雄起而攻之。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最终结果就是国破身亡。所以曹操一辈子都没有称帝,只是将自己叫做魏王,到死都将刘协奉为天下的帝王,听到圣旨还是下跪听旨。

直到曹丕的时候,曹丕已经开始僭越君主的权力了,见到圣旨也不下跪,最后也称帝了,所以当时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有人是这么解释的:

许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 魏当‘代汉 ’。

如果当时曹操没有吸取袁术称帝的教训,曹操就不会成为乱世枭雄,恐怕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曹丕称帝。


少读三国


历史上很多小军阀都迫不及待地称帝,有时候,就算是他们自己,多半也不觉得能够夺得天下,如隋末刘武周、林士弘之流,不过是过一把皇帝的瘾罢了。

建国后,还有个叫做张清安的农民在四川省巴中县“称帝”,并将蒋介石封为“威国王”,准备把“圣旨”寄去台湾,最终在“御驾亲征”的时候,被县公安局“灭国”了。


那么,三国时期堪称最有资格称帝的曹操为什么终生不曾称帝?

首先,曹操在心里,应该还是有几分认可自己汉臣的身份,有梦想的。

曹操早年最是为人称道的事情,是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他被举孝廉,入洛阳为北部尉,相当于公安局长的官。在京师,一个小小的公安局长,当然是吃不开的。不过曹操那时还是个棒槌,手上有兵,也就吃得开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到职便三令五申,要严肃法纪,制五色棒十数根以震慑宵小。然后这一把火就燎到了蹇图的头上。老曹愣是让人把那蹇图拉到衙门生生用五色棒给捶死,帮他惹来了皇帝近宦蹇硕,于是仕途受阻了。

曹操曾经抓了关羽,并在近臣皆言斩关羽以去后患的时候,仍是大气将之放走,《三国志·关羽传》载: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一方面,他是惜关羽这个才,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念在曾与关羽是一路人的份上?


其二,曹操将汉献帝握在手中,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态度,如果公然称帝,难免就要被人戳脊梁骨,再难占着大义名分想揍谁就骂谁是乱臣贼子了。

有人说,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太过明显,难逃还能占着大义名分?

其实不然,这世上明眼人毕竟只是少数,何况在知识垄断严重的东汉末年,可打仗毕竟还是要从泥腿子里面拉壮丁,手上握着皇帝,自然很占便宜。


其三,是为了给汉臣留下一点念

荀彧是公认的汉臣,虽然他对曹操的基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一直在自欺欺人地说曹操在兴复汉室。曹操一旦向皇帝权柄伸手,他就要直言不讳,“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不过他拳头不够大,也就难免落寞的下场。

官场上如荀彧这般刚烈的人自然是不多的,可与汉室深有感情的却是大有人在,这样的人也往往是很有些本事的人物。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

由此观之,老曹手中抓住的,其实就是皇帝的权柄,不过没有那个称号罢了。

曹操不称帝的理由其实很多,但我的分析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见得一定是他的初衷。


煮酒君


东汉末年,曹操占据了中国的大半个北方,魏国人才济济国力强盛,曹操完全具备了称帝的实力,但是他到死都没有称帝,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具体有三个:


一:曹操从青年时代从政到陈留起兵,期间革除弊政刺杀董卓,都是怀着清除奸佞复兴汉室的理想的,虽然到后来大权独揽独步天下,他对自己的名誉还是看得很重,很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加上家族世受汉恩,自己也当了大半辈子的汉臣,对汉室还是有一定的感情。曹操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这些负担和顾忌,禅让的事留给儿子去做会更加完美。

二:亲近谋士荀彧的以死抗争对曹操刺激很大。荀彧从很年轻时就追随曹操,替曹操出谋划策,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也视他为最可信赖的下属和知己。但是荀彧却极力反对曹操自称魏王,不惜以死明志,更别说曹操称帝了。这让曹操极为震撼,心中也惴惴不安,不知道朝廷中有多少像荀彧这样心向朝廷的汉臣,自己称帝不知道要面临多少阻力。


三:袁术的下场也是曹操要顾忌的。袁术家族“四世三公”,家世显赫,朝廷中门生故吏遍布。袁术自己也兵强马壮,雄踞富庶的扬州,重要的是袁术还手握珍贵的“传国玉玺”,称帝条件不可谓不成
熟。然而最终袁术还是失败了,闹了个众叛亲离惨死淮南。袁术的前车之鉴不远,曹操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实际上,曹操对当时的大势和自己所处的境地始终有清醒的认识和明晰的判断,该锋芒毕露时绝不畏缩退让,该韬光养晦时也绝不贸然行事,这正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和比别人高明的地方。


未鸣读史


常言道:“聪明人不做傻事。”有些事情当自己达不到某种条件时,最好还是不要去做,否则,现世现报,让自己吃大亏,甚至贻害子孙,得不偿失。

曹操讨袁术,斩吕布,灭袁绍,降刘琮,一统北方,天下九州,已有其六,势力之大,无与论比,就当时情形,问天下英雄,谁奈我何?因此曹操以大汉丞相之尊,晋位魏王,加九锡,可以说与帝王只差一步之遥,然而曹操终没代汉自立,建国称帝,为什么呢?一是曹操久做汉臣,长期打着大汉丞相做事。曹操的父祖,都是食汉禄的汉朝重臣,食人之禄,终人之事,曹操的父祖们恐怕没少给曹操讲这些道理。更何况曹操以汉名相曹参后裔自居呢。曹操起事,又是打着讨贼诛逆行事的,后来更是挟天子以令不臣,以大汉丞相自居,都是打着汉家旗号,凭着汉家声威,一步步成事的,现在却陡然代汉自立,以前的诛贼讨逆,今天自己岂不成了大汉逆贼?曹操如此做,无法面对天下子民。二是曹操以前还没有权臣成功夺帝自立的例子。大汉建国四百余年,除暴秦安世乱,靖平寰宇,得国最正,当中虽有王莽篡汉,但没几年就被急风暴雨般的农民起义给推翻了,王莽不但断子绝孙,还被永远钉在了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曹操害怕啊,人家汉家皇帝在自己手上,事事顺着自己,无过无失,岂可轻废?更不能代汉自立,去做乱臣贼子。三是内外不稳,没十足的把握。曹操势力的内部,拥护汉帝的大有人在,荀彧不是因不满曹操称魏王被曹操逼死了吗?汉室的大臣们恼恨曹操专权独断阴谋夺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像懂承衣带诏事件,马腾事件,都让曹操防不胜防。外部呢?南征孙权刘备失败,致使这两股势力成了气候,北方马超韩遂,时刻待借口造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些心腹大患不除,曹操怎敢轻易冒天下之大不韪,代汉自立?为稳妥期间,为后代子孙计,还是做汉臣掌大权更心安。

曹操有没有代汉自立之心?当然有了,可以说,他逼献帝晋封自己为魏王时,就已有了取汉自立之心,已不再是汉朝忠臣。“非刘姓不得为王”,曹操早已违背了汉高祖的遗誓。王莽在称帝前,才只得了个安汉公,曹操却成了王。但曹操吸取了王莽的教训,到死终不敢代汉自立。儿子曹丕不理解曹操良苦用心,等曹操一死,自己就逼汉献帝禅位,自己就成了魏文帝。然而他哪里知道,曹魏尚未经过几代,就被司马氏以同样的手段给篡夺了,曹氏子孙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sunjin72976689


他自己也懂算命的异术。他也就知道了自己没有称帝之星。他只能做个宰相之命。。。


梁山好汉135447885


这段话说明曹操有统一天下的雄心与当天下第一人的野心。事实证明曹操也是这么的,他在平定了北方的割据之后,长江以北广阔地区基本统一。而东吴与西蜀各自为政,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势力最大的是曹操。曹操除了经济基础强大以外,最有力的政治基础是挟持了汉献帝,一切政务全由曹操把持,虽称孤而不道寡,成为皇帝只差一步。如登基称帝轻而易举。曹操很清楚现时称帝必然引起吴蜀强烈反对,特别是刘备成曹操心头大患,不管怎么说刘备还带着汉室宗亲的光环。如果曹操称帝则名不就,言不顺。另外朝野上下因惧曹操权势不得己而服之。一旦曹操称帝后果可想而之。外有吴蜀联合讨伐,内有朝野反对,做为聪明而有远见的政治家曹操来讲能这么做吗?曹操称帝是早晚的事,对他来说只是换个名头而己,可惜曹操终生没有实现皇帝梦。


用户李森


很多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曹操称帝就会失去,很多汉朝旧势力的支持,转而复辟汉室江山,造成曹营内部大乱,力量削弱。

袁世凯当大总统是当时的大势所趋,而他却称帝了,满期的遗老看到复辟帝制的希望,就不会再支持袁世凯,他们也想复辟清朝的统治,革命党认为革命完全失败了,也不会再支持袁世凯,袁世凯就真的成为孤家寡人了,他建立的势力自然瓦解。


太上邪神


一、历史评价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197~211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势力,统一北方。他用人为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曹操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大英雄。

上述评价只是区别于小说《三国演义》,演义把曹操黑成阴谋篡汉之汉贼,而刘备、孙权反而成为反汉贼之大英雄,殊不知刘备、孙权竟相迫不及待的称帝了!

二、已经是魏王的曹操面对称帝的诱惑已经是一步之遥,虽近在咫尺,但曹操却始终没有再跨进一步。

称帝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权利欲望,所以已位极人臣的曹操非常清楚,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

(1)据《三国志》载:219年,孙权上书曹操俯首称臣,表示愿尊奉曹操为帝。曹操当即识破了孙权的阴谋诡计,他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曹操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其一生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正像他所说: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仅此而已。不忘初心,岂能称帝?实际上,不称帝是曹操的高明之处,曹操清楚的认识到,只有高举汉献帝这杆大棋,挟天子以令诸侯,凭曹魏的实力,谁也奈何不得。曹操被封为魏公、魏王之后,军政、生杀大权在握,只是无皇帝之虚名而已!何况天下大势,吴蜀只占四洲之地,而曹魏占九州之地,满朝文武多是其心腹亲信,一呼百应,篡权称帝易如反掌,所以说他并不愿意背负篡汉之罪名。

(2)陈群等人又劝曹操称帝,曹操只回了一句饶有深意的话:“若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矣。”

曹操是一枭雄,目光如炬,他非常明白称帝之举,是大逆不道之事,在外有吴蜀之患,内有顽固士族势力,称帝势必成为千夫所指。作为一位十分有为的政治家,曹操是绝对不会做这样蠢事的。210年,献帝封给曹操10万人口作 为魏国封国人口,曹操拒绝了,写下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说他曾经的志向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期待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死的时候,墓碑上题写“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吾愿足矣。明确地表明自己并无代汉之意。

曹操深知物极必反的道理,不想把事情做绝,而要留有余地。所以他说:‘’苟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至于儿子曹丕怎么做,那是曹丕的事。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总要新桃换旧符,所以曹操把能否称帝之题留给了儿子曹丕去解了。 


手机用户德友之书斋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提到他,往往会想到“奸雄”之类的评语,京剧中,他的脸谱也被涂成象征奸诈的白色。至于他的事迹,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云云,可以说,在三国历史人物的风评中,曹操并不算特别好。那么,这样一个已经站在汉朝权力巅峰的人,为什么不废掉汉献帝,正式登基,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呢?

曹操的事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但是人们对他的了解,可能大多是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这本以“尊刘抑曹”为主旨的小说中,曹操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歪曲。因此,想要了解曹操不当皇帝的真实原因,就要先找到真实的曹操。

我们当然不可能把曹操复活,当面问他为什么不称帝,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史料文献中窥到蛛丝马迹。哪怕是在《三国演义》中,都有曹操为了诛杀国贼董卓而献七星刀这一剧情,可见即使是罗贯中,也没有将曹操设定成一个满脑子忤逆的乱臣贼子。

笔者以为,曹操自始至终都对汉王朝保有尊重,这一点从他的热血青年时代,直到统一北方后的步入老年,并没有消失过。《三国志》中对曹操的事迹进行了可信度较高的记载,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要颠覆汉室。

东汉末年,汉灵帝无道,于是“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面对试图另立新帝的王芬等人,曹操断然拒绝,不与之同流合污。

后来天下大乱,董卓进京并把持大权,“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面对肆意妄为的权臣董卓,曹操以不为之效力来履行作为汉臣的职责。

东归的曹操“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他诛杀董卓不是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因为当各路诸侯的义兵聚集,当上首领的是昔日好友袁绍,要是讨董成功,大权自然是落到盟主的手上。此时散尽家财的曹操,或许要的只是诛灭一个玷污汉室的败类。

董卓见讨董联军在关外聚集,便焚烧洛阳,迁都长安。这时,诸侯们都畏惧董卓强大的实力,不肯继续前进,只有曹操勇敢的站了出来。他冲着各怀鬼胎的诸侯们呐喊:“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他慷慨激昂言辞的重点在于“一战而天下定”,他要的,是天下安定,不是割据分裂,给他一个称王称霸的机会。追击董卓一战,曹操损失惨重,他灰头土脸地回到驻地,却见诸侯们饮酒作乐,不思进取,于是他再度痛斥道:“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后来,“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

这些举动,显示的是早年的曹操对汉室的敬畏,后来,他平定吕布、袁绍等强敌,统一北方,拿下荆州,却在赤壁败于孙、刘联军,被迫撤退。建安十五年(210),赤壁之后一年,随着曹操在朝廷中的话语权独大,朝廷中开始广泛流传着曹操阴谋篡位自立的消息,为了平息这些传言,曹操写下《述志令》。

这篇珍贵的文章可能是研究曹操心理的关键,它成书于曹操五十六岁,眼看精力大不如前,而天下统一遥遥无期。面对朝野的质疑,曹操选择写成这样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来证明清白。

开篇,曹操写道:“孤始举孝廉,年少……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最开始,曹操的愿望是做个郡守,治理一方。后来,“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一代枭雄,在世时受封魏王,去世后追封魏太祖的曹操,其最大的志愿是墓碑上能铭刻“汉故征西将军”的字样,年轻的曹操,可谓是一腔报国志。曹操还为自己管理朝政做了这样的解释:“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确实,如果没有曹操统一北方,乱世或许会再持续很长时间。

所以在文章末尾,曹操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天下还没有平定,还不能还政给天子。这样的表态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即“江湖静,可让位”。可能会有很多人说,这只是曹操一家之言,是伪君子的自圆其说,但试问,皇位就在触手可及之处,自己已经站在权力巅峰,何必惺惺作态,要真想当皇帝,何必写这样一篇文章表明志向呢,其子曹丕追尊他为太祖,就代表称帝真是他所想的吗?


文踪旅迹


曹操是个明白人。

自已带剑上朝,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至丞相,权倾朝野。呼风唤雨得心应手,人生足矣。

前观董卓,虽也大权在握,然朝野内外声讨声四起,坐卧不安,若无吕布保驾,一命呜呼也。

曹操则不然,扫平四海,灭了众多诸侯,除刘备,孙权外,无人同他争天下。他集袁绍和刘表之兵,占据中原,兵精粮足,难以撼动。

至此,曹操无非份之想了,赶汉帝下台的事让儿孙去办,留份好名声在世。是曹操一辈子最后一个愿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