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钣金件展开计算

《专注产品设计有关资料分享》

资料更新第83篇

看一次不记得住、建议收藏起来,以后设计上用得着方便拿出来看。

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

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先了解以下几点:

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

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

3、K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因子值的适用范围 二、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 LT = D1 + D2 + BA (1) 折弯区域(图中表示为淡***的区域)就是理论上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

简而言之,为确定展开零件的几何尺寸,让我们按以下步骤思考:

1、将折弯区域从折弯零件上切割出来

2、将剩余两段平坦部分平铺到一个桌子上

3、计算出折弯区域在其展平后的长度

4、将展平后的弯曲区域粘接到两段平坦部分之间,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展开后的零件

钣金件展开计算

钣金件展开计算

钣金件展开计算

钣金件展开计算

钣金件展开计算

钣金件展开计算

2.2.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设计标准值

3、预开底孔

3.1. 展开过程中,除了对外形展开以外,对一些比如抽牙(翻边)攻丝,攻牙(挤牙.切削)翻边胀铆螺母(Z类产品).花齿压铆螺母(S类产品).压铆螺钉(FH类产品).压铆螺钉(NY类产品). H T A B H B A 压铆螺母柱(SO、BSO、SOO、SOPC类产品)(注意3.5M3与M3底孔的差异).展开过程中,要先进行预开底孔(详细见附表五)

4.开工艺孔:对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需焊接打磨的产品,折弯转角处我们可以开一个折弯工艺 孔,大小由板厚来决定,要比板厚大一些,也不宜过大,编程过程中尽量选用已使用过的合适的模具。(便于减少模具及加工时间)。

钣金件展开计算

4.1图有三种情况:全包、半包、搭边。

①所有搭边关系的,无需开工艺孔;

②对于有包边 板厚T〈1.5mm,无需开工艺孔;

③对于有包边且板厚T≥1.5mm,需在转角处加开工艺孔。工艺孔有两种方式:圆和U形;长圆孔的圆心在折弯线上。如图a.b所示

1. 展开后为线段的部分,将其处理成下图所示工艺孔形式:如图c所示 工艺孔宽度取0.5(LASER)或2.0(NCT)。

3当抽形边缘与折弯边(内尺寸)距离小于2.0mm,则会影响折弯加工,此时,相应折弯变形区作割孔处理或更改抽形尺寸,如附图e所示:

1) 在下列情况下,一律不允许开工艺孔:

① 有外观面或装配关系要求,未经客户允许的工件;

② 单独出货,未经客户允许的散件。

③ 日本客户没要求开工艺孔:

2) 在下列情况下,编程员可自行决定开工艺孔:

① 开工艺孔角位后道工序需焊接填满的工件;

② 非外观面且不影响装配与功能,装配于整机内部出货的工件。

3) 在下列情况下,工程师需与客户协商开工艺孔 影响折弯或模具成型,但图纸上无工艺孔的工件。 3产品展开后未倒圆角部分(LASER),一律按R0.5作圆角处理。

2.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在展开过程中,发现有孔与折弯边较近,折弯后孔会弯形,我们就需要知会工程师是否先开底孔折弯后扩孔。 一般情况下,我们有二个计算公式作参考:

钣金件展开计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