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醫生跑者看北馬|以夢為馬,莫負韶華

醫生跑者看北馬|以夢為馬,莫負韶華

初次感受馬拉松是2016年的北馬,那時候我正坐在公交車上。看著路對面奔跑的人群,歡笑著,跳躍著,努力著。那麼多人,那麼有活力,內心被深深的震撼!趕緊拿著手機拍照,惆悵的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參加啊。這對我來說幾乎不可能。因為自從十年前膝蓋半月板損傷以後,我幾乎沒怎麼跑過。

就在那年冬天,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跑了一次鳥巢半馬。跑完後的興奮、激動、成就感是無法形容的。發現原來我可以,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弱,別人可以的我也可以。接著又參加國際長跑節。最最期待的是北京馬拉松。為此我年初就開始準備,把游泳改成了跑步。參加了不同的跑團,認識了一群積極向上的跑友。每週兩次五公里,從需要停停走走到可以直接跑完。六月份參加了跑步訓練營,認真地瞭解裝備、補給、跑姿、步頻、步幅及心律的控制。這為我以後的訓練奠定了基礎。沒想到跑步還有這麼多學問,不是瞎跑的。

等待北馬抽籤的過程一直是忐忑的,如果抽上了,我還沒有信心能跑完,畢竟我剛開始跑步不多久,畢竟我膝蓋有過舊傷。如果沒抽上,今年的努力得不到驗證,完不成對自己的許諾。還好等到你,北京和睦家醫院的醫生跑者的稱號讓我的首馬更有意義!在此非常感謝和睦家的大力支持!

医生跑者看北马|以梦为马,莫负韶华

加緊訓練的前兩週由於過於追求跑姿,刻意調整足的落地姿勢反而使小腿肌肉拉傷了。但是我不甘心放棄。夢想那麼近,我想抓住它。一直修養了兩週,比賽當天我還安慰自己,跑不了就去當急救員好了,幫助別人完成夢想也挺有意義。但是在天安門前拍照的那一刻,在鳴槍前三萬同胞一起唱國歌的那一刻,在大家一起衝向起點的那一刻,我體內的小宇宙爆發了。放棄不是我的性格,根本沒法說服自己不跑。可以腦補一下,我穿著醫生跑者的衣服、揹著急救包、特別開心的一瘸一拐向前衝的姿態。每跑一步,肌肉拉傷的部位就疼一下,慢慢就適應了。路上看到需要幫助的跑友,我就停下來給他們噴藥。但是再次起跑就又開始疼。慢跑了第一個五公里用了四十多分鐘,我知道我要讓身體先適應一下這個疼痛。保證在五公里處不被關門就好。還好,路上碰到個朋友,他幫我揹著急救包,一起幫助別人。堅持了十公里後,心裡開始有點底了。

慢慢地十五公里到了,加油!快完成半馬了。二十公里到了。半馬都完成了,大家腿都有點麻木了,跟我的腿狀況差不多了,繼續努力。二十五公里已經機械運動了。路上的大爺大媽,熱情的觀眾一直在吶喊,心裡特別溫暖。中國強,則民強。三十公里碰到了我們的跑團鼓勁,又是不一樣的溫暖。路上聽到有個大叔衝我喊:你們的衣服是最漂亮的!我知道他說的是白衣天使這個身份。被理解、被需要的感覺湧上心來,特別自豪,有種想哭的衝動。

慢慢的三十五公里、四十公里、四十二。這一路遇到好多跑傷的,我給他們噴藥,想讓他們上救援車休息,但是他們不願意,要堅持走走,我也深深地理解。每個人都想成為自己心中的英雄。也許我跑的速度慢,所以沒有大家說的撞牆期。這是我唯一的遺憾。含著眼淚微笑著跑過終點線。那種感覺就是:這樣都可以,還有什麼困難擋得住我!特別自豪,為自己的首馬,為醫生跑者的身份!

有人說,青春是一段時光,可我要說青春還是一種生活態度。熱血、努力、積極、繪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以夢為馬,莫負韶華。

高勝男

2017北京馬拉松和睦家醫生跑者

您也是有理想的醫生跑者嗎?

今年一起加入和睦家的北馬保障團隊吧!

医生跑者看北马|以梦为马,莫负韶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