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国历史上老百姓会给皇帝起什么外号?

尚宫女史


古代的皇帝虽然位高权重,人人见了都得毕恭毕敬。但是,皇帝也是人一样,食五谷杂粮,也保不准会有一些缺陷、荒唐、可笑之处等,从而落下口实,落下外号与笑柄什么的,比如以下几个皇帝的外号就非常有意思:

一、“阿婆面”——唐高宗李渊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帝王,可是这样一个人物,外号却叫“阿婆面”,意思就是连上褶子多的老太太。而给他取这外号的则是大名鼎鼎的暴君隋炀帝杨广。当时李渊还是大隋朝总公司的一个员工,在赴领导隋炀帝邀请的大饭局时,隋炀帝可能是喝二八了,当着满朝文武拿李渊寻开心“李表高寿几何?你这幅阿婆面真是有意思哈哈…”。李渊被笑后很郁闷,回家该向媳妇诉了一通苦。估计隋炀帝当时怎么都不会想到,他这个“阿婆面”老表(李渊的母亲是杨广老妈独孤皇后的姐姐,所以李渊和杨广是姨表兄弟),最后竟然夺了他的大宝之位,取代了他这位最高总裁!

二、“高赖子”——高从诲

话说见过耍赖的,没见过皇帝耍赖的。可是五代南平君主高季兴、高从诲父子,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耍赖的皇帝。高季兴皇帝依托自己南北交界的地理优势,年年打劫来往客商,就连一些贡品也不例外。而且更为可笑的是,一旦送贡品的使者前来问罪,他马上向人家赔礼道歉;等人家回去了,他又接着去打劫。更荒唐的是,对于打劫之举高继兴的儿子高从诲更青出于蓝,作为一国之君,居然先后向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南汉、闽国、南吴、南唐等国,为了向人家讨要封赏,竟然甘愿向人家俯首称臣,于是各国国君都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送了他们爷俩一个外号,叫“高赖子”。

三、“六味帝皇丸”——李显

如果说那个我国历史上哪个皇帝的亲戚权力最大,李显这个皇帝的家里关系简直是强硬的不能再强硬了。我们扒一下他的亲戚圈就明白了:他爹是唐高宗李治,他妈是女皇帝武则天,他弟弟是唐睿宗李旦,他儿子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而他自己也是皇帝。于是民间就有人给李显起了一个非常霸名字---六味帝皇丸。

四、“李天下”——李存勖

据欧阳修《新五代史》记载,李存勖“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是个闻名国内的大戏迷。而且李存勖不光听,还经常登台自己“吼”上几声,表演一把,过过戏瘾,连当皇帝后也是一样。特别是有一次,戏瘾发了,李存帽跑上台演了个角色,并且还自称为“李天下”。同台的伶人一下子被弄懵了,上去就给了他两巴掌,边打边骂:“只有皇帝才能称天下,你怎么敢叫!”。李存勖虽然挨了打,但却觉得这个队自己忠心耿耿,就给了这个伶人一些赏赐,从此“李天下”这个外号就闻名天下百姓了。

五、“蛤蟆皇帝”---司马衷

“蛤蟆皇帝”,是晋惠帝司马衷的民间外号。据说,有一天,司马衷和一干大臣,下朝无事,在皇宫里闲逛,听见有蛤蟆叫,司马衷就问大臣们:“这只蛤蟆在叫公还是叫私?”大臣们无奈,不知如何回答,过了一会,一个大臣说:“我想它应该是在公家地里就叫公,在私家地里就叫私吧。”“哈哈,爱卿言之有理!”司马衷笑着说,那么此事传开后,人们都称他为“蛤蟆皇帝”。

六、“大耳朵”——刘备

民间有句戏言“大耳朵刘备”,不用说就是说的三国时的“汉昭烈帝”刘备。刘备的耳朵确实很大。《三国演义》里:刘备“垂手过膝,顾自见其耳”的神奇体态而言的。在《三国演义》第十九回里,吕布被曹操所擒准备投降,曹操向刘备征求意见,刘备特毒的来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曹操一听就心就冷了半截,马上叫人把吕布拖出去吊死,吕布悲愤之下对刘备大喊:“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于是“大耳朵”刘备的外号,就传开了。

七、“郭雀儿”--郭威

据欧阳修《新五代史》记载,后周太祖郭威,年轻的时候,成天游手好闲,整天在集市上提个鸟笼子逛悠,而且他的脖子上有个鸟的纹身,所以集市上的百姓都叫他“郭雀儿”,郭威也自认这个外号,曾自嘲为“雕青天子”!


超能博士


按理说,皇帝是九五之尊,称孤道寡,应该没人敢起外号。

但是,当着面不敢说,并不代表不能背后给他们起个外号,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皇帝的外号。

“赤脚大仙”宋仁宗

赵祯,也就是宋仁宗,曾经支持范仲淹搞“庆历新政”的那位皇帝。

赵祯小时候叫赵受益,是个很淘气的皇子,每天在皇宫里到处跑。

按说小孩子嘛,就算是小皇子,爱跑也不是啥大毛病。

但赵受益火力壮,跑起来不爱穿鞋,别说鞋,连袜子都不穿。

皇宫大内的地可能也干净,但这孩子光着脚丫到处跑,也挺别致的。

于是,这小时候的毛病就被人记住了,但人家是皇帝啊,得起个好听的绰号。

于是乎,赵祯就有了“赤脚大仙”的绰号,意思是赵祯是赤脚大仙转世。

要说皇帝就是牛逼,连臭毛病都能给你扯到转世灵童上。

“老儒生”唐宣宗

从汉朝开始,朝廷开始独尊儒术。

历代的皇帝皆遵从儒家,但帝王的心中,儒家只是治国驭民的手段。

直到到了这位唐宣宗李忱。

这位皇帝,在位期间非常勤政爱民,是为好皇帝,而且对儒家学说非常痴迷,一有空就拉着大臣们聊历代兴亡之故事,对儒家的礼仪更是非常看重。

上朝完毕,便回到后宫,抱起儒家经典开始苦读。

所以,人们知道了这是为爱学习的好皇帝,加上他的苦口婆心话唠,给他起了个外号“老儒生”。

“鲁班天子”元惠帝

我们都知道有个知名度很高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

但朱由校怎么也是皇帝兼职木匠。

前朝的这位元惠帝妥懽帖睦尔,那妥妥地是木匠兼职皇帝。

这位妥懽帖睦尔,一颗匠心,只为做出最精妙的木工设计。

他曾经亲手设计打造了一艘龙船,船开动时,龙的眼睛、嘴、爪子和尾巴都能动起来。

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他还发明了水力为动力的时钟,到了时刻,表盘上的人物、动物都能栩栩如生的动起来。

这要让这哥们儿多活几年,估计瑞士表都没市场了。

所以,基于这位巧夺天工的兼职皇帝,人们也不得不佩服他的工匠精神,于是起了外号:鲁班天子。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客气的是,当今,皇上。

诙谐的是,老倌。

不喜欢的是,皇帝老儿。

厌恶的是,载恬小丑(光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