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民国时曾推出了一项制度,本意是好的,最后却变成“工具”

在皇权集中制度下,一切的官职安排、调度都是由中央来安排的。但“皇权不下县”,知县是最后有品级的官员,就是俗称的九品芝麻官。那再往下人又该如何管理呢?聪明的先人早就想到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保甲制度。

民国时曾推出了一项制度,本意是好的,最后却变成“工具”

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当然十是泛指,十个左右就可结为一组,不必非要斤斤计较。这样算来,一保大约可容纳一百户人家,过去没有计划生育,一个大户人家就可能有几十口人。过去地广人稀,虽然同一保的人家离得很近,但实际上保长要管理的地域还是很大的。

民国时曾推出了一项制度,本意是好的,最后却变成“工具”

而管理者都是人们推选出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来做,各地环境不同,琐碎问题当然也就不同,由当地有威望的人出面做这样更能服众,也能就具体的来解决各种问题。

保甲制在发明之初,甲,是护甲,有一定的军事含义。他规定百姓在农忙的时候在农田工作,闲事在操场练兵。这样既不闲置农田,也使得郡县不缺少兵力保护。

随着朝代的变迁,保甲制因使用的目的不同,具体的制度也便在不断改变,最后一次被使用的时期就是民国了。期初受西方以人为个体的思想的影响,其实已经不再用保甲制度。但随着战乱,这个制度又重新被使用。

民国时曾推出了一项制度,本意是好的,最后却变成“工具”

这时保甲的负责人主要管理当地的人口变动和当地安全。却并没有司法的权利,涉及违反法律的事情,还是要到法院处理,所以人们还可以去告自己的保长。

后来,随着新县制的推行,保长通常由当地的有钱有势的人担任而未必有德,因为保甲的负责人是没有薪酬的,所以觊觎这个位置的多是有钱的劣绅,穷苦人家怎能承受,这也致使很多人当上保甲长后以权谋私。

民国时曾推出了一项制度,本意是好的,最后却变成“工具”

再后来为了拉拢民心,国民政府想通过保甲制度牢牢控制民众,这个制度又演变成了大囚笼。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奖赏检举举报行为已经不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就想到重罚,连罚。所以新设了联保制,这使保甲制度变得骇人听闻。具体就是各保之中如果一户有罪其他人要检举,不然十户要一起受罚。

内战爆发之后,这个制度又有略微的改动。《整理川黔商省各县保甲方案》改为各户不必结组在一起,但如果发生有人做出违法的事,一经查明,对同保甲的各户立即执行连坐处分的处罚。这样更是加重他的刑罚。这样改动的原因是结在一起的各户人家可能交往比较密切,更可能串通一气,一起隐瞒。为了更好的管理,恐吓百姓,这个法案最终被通过。

民国时曾推出了一项制度,本意是好的,最后却变成“工具”

​施行之初效果显著,天下人心惶惶。这个原本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着想的制度,在昏庸的统治者之下变成了控制百姓,让百姓“畏法而不畏匪”的恐怖工具。这也预示着,这个制度将会永久的被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