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我不是藥神》:票房長虹,口碑好,觀眾出來一句話卻道盡了心酸

《我不是藥神》:票房長虹,口碑好,人民日報還給予了高度評價。這麼好的一部戲,觀眾出來一句話卻道盡了心酸!

《我不是藥神》:票房長虹,口碑好,觀眾出來一句話卻道盡了心酸

《我不是藥神》自7月5日上映以來口碑票房雙豐收,這部影片以出色的題材,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病人們在一次次絕望中掙扎,天價藥讓病人砸鍋賣鐵的去購買,這是何等的絕望。在一次次掙扎中抗爭,卻又體現了人民在絕境中不放棄希望的頑強抗爭。

這部劇講述了普通中年男子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到來,讓他開

《我不是藥神》:票房長虹,口碑好,觀眾出來一句話卻道盡了心酸

闢了一條去印度買藥做“代購”的新事業,雖然困難重重,但他在這條“買藥之路”上發現了商機,一發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獨家代理商。賺錢的同時,他也認識了幾個病患及家屬,幾個人合夥做起了生意,利潤倍增的同時也危機四伏,生意逐漸變成了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最終程勇為了病人拋家舍業,低價賣藥,最終進了牢裡。

《我不是藥神》:票房長虹,口碑好,觀眾出來一句話卻道盡了心酸

這部劇寓意深刻,反映了社會現實。馬伯庸說:“一部好的電影不一定解決一個問題,也可以是提出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文化自信,對人性矛盾和社會價值的融入,是《我不是藥神》的閃光之處 。”當一個問題在社會上存在時,敢於將它提出來就成功了一半。勇於面對現實,才能勇於抗爭。

這麼一部難得的現實主義好影片,它不僅象徵著中國現實主義批判題材影片的重生,同時也彰顯了我們電影的審查制度也在不斷進步。我們應該多多支持這樣的好影片。

《我不是藥神》:票房長虹,口碑好,觀眾出來一句話卻道盡了心酸

不僅人民大眾喜歡《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就連《人民日報》也來湊了個熱鬧:很久沒有,這麼經典的中國電影了。這短短十四個字,字字珠璣!

有觀眾看完全劇直言說:“沒什麼別沒錢,有什麼別有病!”一句話點出了廣大普通人的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