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作为研究东周末年至战国前期的一本重要史料,它对于后代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总的来说,《春秋》是一部不完备而可信的编年史。
第一,为什么说它可信呢?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春秋》所记载的各种天象。以日食为例,近代天文史的发展,不但能够帮助人们推测未来的日食现象,甚至能够推演出过去发生的日食的时间。《春秋》一共记载了34次日食,除了襄公二十四年八月的日食是被确认为误记外,其余33次都被证明为确实发生过的。除了日食,古人最敏感的天象便是流星雨。《春秋 庄公七年》有“星陨如雨”,被后世天文学家跟史学家证实为这是公元前687年3月16日发生的天琴座流星雨,而且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一次。还有《春秋 文公十四年》有“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对于哈雷彗星的记载。从天象记载的真实性可以看出《春秋》的可信度是十分高的。
其次,不仅仅是天象记录的准确性。还有便是陆续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的记录也与《春秋》记载相吻合的地方。西晋时期,曾有人盗掘位于会稽郡的魏安厘王墓,从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竹书竹简,当时人称为《竹书纪年》,现在虽然已经佚失。但当时率领晋军消灭吴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杜预确把《竹书纪年》的部分内容写到了他的著作《春秋经传集解》中,根据他与墓中竹简的记载,发现“大似春秋经”。
第二,为什么说它不完备呢?《春秋》在记载上有一些地方与史实存在着明显的误差。比如宣公二年有“秋七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具体情况一字不写,而且真正杀害晋灵公夷皋的是赵盾堂弟赵穿。鲁国太史为何将此记录为赵盾不可知。
还有就是《春秋》在流传和历代抄录过程中存在着佚失。比如董仲舒曾说:“《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如今我们所见到的《春秋》已经不够西汉董仲舒所见到的版本的数目了。《史记》曾记载“《春秋》一万八千字"。=,而到了清乾隆甲寅年间便变成了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余字。可见几千年流传中,《春秋》足足少了一千多字。考虑到《春秋》章节多的数百字,少的寥寥数语,可见,一些史实已经佚失。因此,《春秋》是一部并不完备的史书。
閱讀更多 阿p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