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何有人說“回到20年前,你就知道東北為什麼會衰落”?你怎樣看待這種說法?

用戶4474643002


東北衰落幾大原因吧

第一人文觀念,窮大方和隨禮,豪爽大方是朋友自己在沒錢借錢也得請客吃飯,十個朋友三個是酒桌認識的,喜歡窮聚會沒事一個夏天就的三個打底。不管什麼事特別農村,紅白喜事,生孩子,搬家房子竣工都要操辦,最可怕的是親身經歷的,上班工作第三天同事的爺爺過世了也通知,最後她家能去世的人沒有了,才停止隨禮,這話說的有點損了,呵呵。

第二官僚主義,東北的官僚主義還是挺重的,有句話說的就是投資不過山海關,你懂的不說了。

第三信息閉塞,就簡短說吧不多說這個了也是非常明瞭的,所有詐騙手段你在南方玩的世人皆知了,但是你到東北依然好使,南方頭些年小額貸款資金斷裂,導致企業破產很多人都都套住傾家蕩產都上央視新聞了,東北現在才開始出現人家的最後的結果。

第四就是國企不上進了,重工業企業非常多,但是基本都破產了,不創新,不研發新產品企業官僚作風,工廠企業裙帶關係嚴重,到現在都一樣,一個企業或者事業單位,幹部的子女親屬都是一個系統的裙帶關係,不管你學什麼專業的都可以進入系統工作

第五就是資源,東北是資源區域,供給測調整現在煤碳不值錢,樹木禁伐了,石油和金屬礦基本挖不出來了,唯一的糧食不值錢


寶哥1750863


我是30歲的老阿姨,我覺得東北挺好的,土生土長的鞍山人,大學畢業2013年,我是想在外地拼搏了。後來我也是吃不了苦,回老家考個事業編就一直上班了,東北有多蕭條我倒是沒看出來,跟別的城市比肯定是不如北上廣好了,但是呢,發展這一塊也挺大的啊,小時候我家還蹲便呢,一直到2000年都是,後來01年搬進小區了,有了我自己的臥室,而且陸陸續續一些房屋改造,大家都改頭換面了,從老房子陸陸續續搬進商品房,又陸續到小洋房,原來我們這個小區沒有地下車庫,因為這小區1999年買的,那會也沒什麼車庫車位的。後來陸陸續續的,大家都買起了車,不說別的,就鞍山這三線城市,動不動就堵車,這還不足以說明東北也在快速發展麼,在一個這個窮裝也不是絕對的吧,也有那種不裝逼踏踏實實過日子,積極向上的大好青年,只不過就是大學畢業後,有很多人才流失,不回老家了,北上廣如果沒有外地人,北京地鐵不擁擠了,那還是北京麼?生活在老家就是圖個安穩,如果你是老爺們,如果你有夢想,那還是去外地闖一闖,但是撞了南牆就回頭吧奧!老家歡迎你們回來!!!


馬婧0317


東北為什麼衰落?我只是一個鞍山的老百姓,在鞍山生活了30年,,,我覺得確實是20年前的一個下崗搞的,那時候我剛剛小學 ,父母都是鞍鋼職工,原本日子過得很好。。。母親年紀輕輕先下了崗,日子過得就緊巴巴了,沒過兩年父親也下崗了,老一輩都是子承父業,沒有什麼技術和手藝,父親只會燒磚,母親是電焊工,當時的情況是大面積下崗,根本找不到工作,父母為了生活,做起了各種小買賣,特別辛苦!父母的很多同事朋友有的就為了生計,走錯了路,,,,父母為了把我拉扯大,吃盡了苦頭!當時小,不懂事,做了很多現在想起來很傷父母心的事,父母吃過的苦,我年齡越大越覺得不容易,現在父母年紀大了,只有努力工作讓他們過上好日子才能回報他們!講這麼多20年前的事,掰是為什麼衰落,沒有意義,人要向前看!記住這段歷史就行了!父母年輕時下崗因為沒有學歷,沒有技術,找不到工作,不想讓我也吃這個虧,無論如何也把我供到了大學畢業,現在工作十年,,,,創業兩年,,,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是現代小康家庭了,不要相信年代,要信自己,,,,勤勞才是唯一出路!踏踏實實的,別總想研究捷徑,拿出東北人民的實在和幹勁,不管是打工還是創業,不會沒有出路,再難也會挺過去!!!

文章發佈有幾個月了,評論的有一些人有很大爭議,我只能說你不是鞍山人,你不是東北人,你不瞭解當時的社會情況,說風涼話誰都會,我說的這些,只有經歷過的才看得懂,所以,關閉評論,在看頭條的也做一個有素質的人,別什麼事都噴,噴之前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別做社會最底層的那一群人!我不是給你們講什麼道理,我只是把我的這些年的經歷發出來!僅代表我個人看法!


你們尊敬的康大爺


我是80年代初從山東去東北的,在東北生活了20多年。80年代初期,東北特別是遼寧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在山東的縣城沒看到一座樓房,基本上政府機關是磚瓦房,農村農民是土坯房,並且住的還不寬鬆,吃的是粗糧,村裡沒水沒電。

當時我曾在遼寧工作過,和山東相比,差距是相當的大。

遼寧的縣城當時高樓林立,市場繁榮,企業重多。農村特別是縣城周邊二層小樓、平頂樓座、磚瓦房到處都是,外裝內裝乾淨漂亮(實際上山東現在的磚瓦結構房跟那時的遼寧房子比我還是喜歡遼寧那房子),城裡人穿衣新潮,洋氣(我感覺比天津人90年代初打扮的都好,天津人到90年時大街上全是自行車和軍大衣,當時都叫平民城市),精神面貌十足,生活條件和山東相比那是沒法說了,差距大了去了!

到90年代,在哪個巜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口號的感召下,遼寧人開始浮躁,私有經濟開始活躍,國有經濟開始沒落。

為什麼?你說一個上千人的企業,你的定單給了私企,國企沒活幹,你還有錢發工資嗎?然後是企業改制,變成股份,工人下崗,再然後,變成私企,國有資產流失!這是說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資源。

東北在90年代前,那可是我們國家的功臣。解放後,汽車、飛機、輪船製造,鋼鐵、木材、煤炭、耐火材料、金剛石等原材料,糧食生產等這些在全國都是叫得響的,但到90年代末,由於多年的消耗和不可再生,加上人們的創新意識不強,開始逐步落後於這些後來者。

第三,人文。東北人豪爽,這是大家公認的。我在東北20多年時間裡,交了很多東北朋友,到現在我還在消費那個時候結交的交情。我有山東人的實在,又學到了東北人的豪爽,這個性格回到山東後受益良多,不再多說。

但東北人有東北人的問題,政府工作人員這邊在我看來是都在交朋友,工作過得去!企業這邊,人員下崗後,開始四處討生活,全國各地都存在東北人,後來他們打下了不少天下,立了足,但名聲有些不好。我想大家也不要噴,誰有好日子過還會出去惹那壞名!

東北人有個最大的壞毛病就是隨禮。紅事、白事、老人過生日、生孩子、搬家、上大學等等,你紅白事、生孩子、上大學可以呀,但老人過個生日是年年請啊,你不表示點過得去嗎?

東北人好面,禮還大,有時只要認識你的就會下請柬,你的工資夠隨禮的不?這個月咋活?想了嗎?這個事也是我當時離開東北的一個原因!

不寫了,手機寫字太慢,12點了,該睡覺了!

不過我喜歡東北,喜歡我的朋友,喜歡我生活過的城市,喜歡東北人的豪爽!

我的朋友,以後我再去不要請完客再把自已押到飯店了!

感謝東北的朋友對我的照顧和關愛,我相信,一切會好起來的!

文不對題,請勿噴,只是有感而發!


始終如此1121


衰落,之前都提過東北再振興,不過似乎從網上都評論看,東北再振興沒體現什麼作用,要說東北有多好,我看不見得有多好,要說東北有多差,我看也沒有大家說的那麼差,我是南方人,2010年-2013年期間在長春讀書,中間就兩次寒假回去過,其他時間都待在長春,那時候就已經有振興東北的聲音了。當時我覺得長春都還不錯,像商業、基建、服務業都不錯,也許是我走過的地方太少,所見識到的東西不具有代表性。但是看地方,不要看高樓大廈、不要看棚戶區,要看就看老式小區。


守望平安之人


部分同意這種說法。

本身就是東北人,從出生到18歲讀大學的期間基本都在東北。20年前大概是一九九幾年的樣子,那是我正在讀高中的年齡。

印象中那時的東北社會環境比較亂,犯罪案件比較多,加上一大批國企破產,員工下崗也造成了社會的動盪。但這些並不是決定因素,因為所謂危機,也是一種機會。如果能夠在那時就選擇開放的眼光,勤奮努力,至於死地而後生,沒準現在發展的更好。

而另外兩個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

一是之前東北被廣泛詬病的營商環境。本人所在的城市(在此就不點名了),在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曾聽多人說過,沿海的開發區內,本就為數不多的外資企業搬離了。為什麼搬離,不是經營不善,那時候的外資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而真正原因就是:逢年過節,工廠總是被毫無緣由的拉閘限電停電(其實的緣由你懂的,而外企有嚴格的政策規定),導致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忍無可忍只能搬遷而去。

二是東北人在體制和環境下多年形成的不良習慣。東北很多人喜好喝酒,同時喝酒又是搞關係的有效手段。經常是一頓飯的時間從可以從晚上5點(東北冬天天黑的早,吃飯也早)吃到晚上10點,然後酩酊大醉睡到第二天中午。一頓飯的時間浪費了10幾個小時的寶貴時間。而明天可能又重複著昨天同樣的故事。而這個時間正是南方人在忙碌工作、學習和思考的時候。久而久之,差距就形成了。

所以說,部分認同題主所說的問題。但是還好,2013年本人在此回到東北參與創業,環境和人都已經有了較大的變化,最起碼不會拉閘限電了。。祝福東北能快速走出泥潭,加快發展。給東北人民爭氣,給東北的營商環境正名。


博小強創業筆記


說了那麼多,看了那麼多,都在談20年前。問題的根本在於為什麼20年前東北會富有現在掉隊了。自滿清入關後東北算是一個長治久安的地方,中國近代的動亂東北地區基本避免。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沒有鬧到東北。到北洋時代,由於北方三省統一和張家一家獨大以及日本和俄國的政治原因東北進入一個長時間的和平發展時期,當時的工業及生活水平全國領先。九一八事件 日本平穩過渡管轄 沒有出現如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臺兒莊,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等等的,對此保留了東北經濟從清到北洋時期的工業和民生。日佔領事情出於建設大後方立足於東北佔領中國的目的,日本將發展臺灣的那一套照搬到東三省。先後有了鞍鋼,撫鋼,北滿前身。在日侵華時期東北的經濟已經是全國的頭一號。日本戰敗,蘇聯拆掉日期,炸燬 了多數日企重要設施,但是也保留了很多企業,只拆除設備保留建築。文化人員和技術工人儲備在全國來講也是最多。遼瀋戰役是近代東北最大的一次國內戰爭。但是黑龍江,吉林基本不涉及。東北時間上優於全國得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當時全國教育,產業覆蓋,民眾素質,城市面貌,上海也不及東北三大城市。蘇聯拆除的日企社保很快歸還因為政治需要全力支持東北建設。人,錢,設備都有了,那個時候南方還在打解放戰爭。20年的時間太少了,應該放到100年看東北。東北的現狀和臺灣和相近。都是寄存了二戰紅利。現在缺乏動力。


木草有心


二十年前,城市裡家家有下崗職工,上有老下有小,都下崗沒經濟來源的家庭也很多。當一個地區最大的經濟來源出現變動,整個城市中下階層的日子過的就很艱難。吃穿用取暖費都成問題,提到借錢就翻臉的多了去了。曾經一個鋼鐵產業為主體的城市,主體企業半停產狀態,下屬企業全部改制分流下崗。一個城市都半癱瘓的狀態。那個年代沒有養老保險沒有醫保,有能力的帶著希望走向全國,沒能力的蹲市場抗大包打零工。年齡大的有病不捨得吃藥住院,年齡小的就業無門,四處奔波。一個變革的時代,一個沒有希望的年代。太多太多的人間悲喜劇集中上演。以前有錢有工作的城市人落入社會低層,還不如個農民,農民最起碼有塊地,可以種點糧。拿到那一點點下崗費,省吃儉用養老撫小。沒有就業技能,再就業工作競爭,年輕能幹的優先,哪些不能幹又沒技能的永遠是人才市場的常客。隔行如隔山,沒的希望的哪些人是最委屈的,但也是最卑微的。二十年的大環境,會改變一代人的觀念,人才的流失正常,人都想過的好點,跟地域沒關係,用腳投票用能力說話是最自豪的方式。東北一樣有各省份的人才在奮鬥,各省份一樣有東北人在拼搏。地區的經濟代表不了人的生活水平,東北人都是外來戶居多,從清朝開始,漢族移民來自山海關外,大多數都不是有錢人,既然我們能生存下來,證明我們東北人還是很勤勞勇敢的。所以,移民的後代,無所謂在哪裡生活,只要有能力,哪裡都是家。所以,當你遇到東北人時,不要用所謂地域文化玩歧視。地域在我們眼裡是不存在的。有能力憑本事吃飯,所以戴著有色眼鏡看東北人的我只能說你們是土包子,沒見過市面。當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個人理解,不要拿一些道聽途說來臉譜化東北人。這種人只能體現出自己的無知。都知道,有肉不吃菜,有熱不吃涼。人都是想跨越到上一個階層,例如農村的想進城,城裡的想進市,市裡的要進直轄市,直轄市的還想去北京來套房呢。一個道理,沒有夢想的人不是一個奮進的人。地區也是一樣,東北發展不好有原因在,以前東北好的時候別的省份也是羨慕。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地區不會變,人是會變的。沒有一直好的地方,也沒有一直差的地方。好也好壞也好,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就好。所以,無所謂地域好壞,關鍵是自己過的好不好才是硬道理!


遼東範200


20年前?那就是1998年前後,那時東北正是蕭條的年代。

那個年代,由於長期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東北號稱共和國的老工業基地,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1998-2002年發生的“下崗潮”大傷了東北經濟的元氣,拒不完全統計,東北的下崗職工佔據了全國總下崗人數的四分之一左右。我的父母就是在那個時候下了崗,還記得劉歡那首《重頭再來》唱到“只不過是重頭再來”。真的是那樣簡單嗎?父母承擔著一家老少的生計,高級工程師的母親和高級政工師的父親賣過菜、賣過魚,後來轉行做起了其它小生意,勉強維繫了我們一家老少的生計。很多家庭負擔不是很重的知識分子選擇了離開,到外地打拼。這是東北第一次,也是最大一次喪失了大批優秀的人才。

隨後的幾年,全國興建各類民營重工業企業,東北一方面在大量實施國有企業轉制,將企業資產、技術、品牌以及職工和負債以各種形式賣給個人,造成企業職工大量下崗分流。另一方面其他地區建設企業需要專業的生產管理和操作人才,於是高薪聘走了一批技術骨幹,一些國營企業甚至成班組的被“挖”到私企。進一步加速了人才的流失。這個惡果也直接延續到了現在。

或許,只有制度、資金等某一點達到足夠高效時,能夠將東北的資源、人口和效率提升到一個平衡點,東北的活力才會真的回來。


越來越沉靜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關於東北的發展史說實話瞭解的不多,一星半點。20年前還在上學,畢業後就天南海北的瞎轉悠,去過很多城市,在東北呆的時間不多,最近幾年回到東北,因為父母年紀大了,需要照顧。在外面呆的久了,再回來感覺自己倒像個外地人,很多人說我的口音都不像東北人。

我簡單的說說對東北人的看法:

| 沒錢不會賺,有錢不會花

東北有個詞叫做“窮裝”什麼意思呢?就是再窮也要面子,東北人“好面兒”。工作幹活,錢多錢少先不說,關鍵得有面子。早些年,收廢品,回收舊家電的行業開始做的時候很暴利的,可東北市場都是南方人在做,東北人不會做,騎個破三輪車大街小巷的吆喝,覺得幹這活很沒面子。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有錢的不會花,就說開店吧,〖缺乏創新意識,跟風相當嚴重〗,記得2010年左右的時候,回東北呆了幾個月,那時我家那個城市,剛開始流行吃雲南過橋米線,整個城市裡有三到五家吧,生意確實很好,到飯口時間都得排隊等。好景不長,一個月以後,大街小巷都是過橋米線,好好的一個餐飲行業,被大家這麼一搞,廢掉了,都不賺錢。如今走在街上看見一些小店開業,都能估計出來能開多長時間。投資也好消費也好,盲目的任性。


| 在東北得有關係,有門路才好辦事

看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為什麼很多大的企業不願到東北來投資?回答是,東北的人情世故太重,開個公司建個廠,在別的地區,一年半載的就能完事,在東北,沒有關係,沒有門路,那就等吧。每個步驟都得有人有關係才好辦事,對於有錢的大企業來說,不差那點人情錢,人家怕麻煩。中國那麼大,我不來東北總可以吧。來東北投資的那麼少,經濟又怎麼上來。

由於時間關係就說到這吧!東北落後的原因,主要是東北人根深蒂固的思維觀念導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