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熱愛到極致,打遊戲也能為國爭光

亞運會LOL進入到了最後的決賽時刻,中國LOL代表隊3-1擊敗了此前八連勝的韓國LOL代表隊,場館內升起了五星紅旗!

熱愛到極致,打遊戲也能為國爭光

中國隊終於一血前恥,復仇成功!

|電子競技崛起,中國電競選手獎金位列世界第一

這份榮耀也展現了一個現實:電子競技正在中國逐漸崛起。

據統計,中國有1.17億個英雄聯盟帳號,其中9200萬的帳號屬於男性,2500萬屬於女性。這個數據意味著如果把中國之外的玩家都加到一起,才堪堪到達中國女性帳號的一半之多,lol在中國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

龐大的玩家規模下,電競產業也開始在中國發展起來。除了lol官方舉辦的聯賽之外,國內也有不少大型lol競技賽如UGC(中國大學生電子競技聯賽)、CYEC(中國青年電子競技賽)等陸續舉辦。

熱愛到極致,打遊戲也能為國爭光

中國電競行業在經歷了探索期、發展期和平臺期之後正在進入爆發期,電競選手可以參加團隊賽和個人戰等競技賽,並有著不菲的獎金收入。

根據e-Sports Earnings 此前公佈的數據,2017 年 961 位中國電競選手共獲得了 15,442,037.45 美元總獎金,位於世界第一,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分別是美國和韓國。

熱愛到極致,打遊戲也能為國爭光

除此之外,電競主播、解說員等也成了新晉熱門的職業,收入雖然沒有電競選手多,但也十分可觀。

越來越多玩家加入電競戰隊,參加青訓、打職業賽,退役後做解說或主播…電競正在超越"打遊戲"的刻板印象向專業化和產業化過渡,

|訓練不是最痛苦的,偏見才是

與這個趨勢相悖的是,社會主流對電子競技的評價依然有待商榷。

一直以來,國人對"遊戲"始終持有偏見。社會普遍認為打遊戲只是一種小消遣性質的玩樂行為,不正經、不務正業,會導致年輕人荒廢學業和工作。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對電競產業說不上了解,亦不認可這個產業存在的合理性。

但事實上,"遊戲"作為一項興趣,未嘗不能成為一種熱愛。何況這樣的熱愛可以帶來收益,甚至還能為國家爭得榮光。

熱愛到極致,打遊戲也能為國爭光

獲勝的中國隊舉著國旗與韓國隊握手

獲勝的中國隊舉著國旗與韓國隊握手

決賽前,中國戰隊成員、曾獲2018季中冠軍賽MVP的簡自豪(Uzi)發佈了一封親筆信《讓我告訴你電競和遊戲的區別,傷病是頂級運動員的標籤》。

熱愛到極致,打遊戲也能為國爭光

中國選手(簡自豪)UZI

在信中他說, "電子競技在中國承載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此次能夠進入亞運會,我希望能夠向懷疑我們、誤解我們的人證明,電子競技也是體育的一部分。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你們電子競技和遊戲的區別,告訴你們簡自豪是如何成為Uzi的。"

最初發現簡自豪喜歡玩網絡遊戲時,父母都堅決反對,認為這是影響學業、自毀前程的行為。"那時我們把他當成網癮少年,經常阻止他玩電腦,但他一直沒有放棄。" 2012年,有職業隊找到簡自豪的父親簡兵安,希望與簡自豪簽約。簡兵安回憶,當時對方向他介紹了很多電競領域相關的背景和知識,他才知道電子競技和"沉迷遊戲"並不同,它是正規的賽事,可以被當作一份職業。從此以後家人開始支持簡自豪,並鼓勵他"好好打下去"。

後來的Uzi成為了lol頂級電競選手,加入了RNG戰隊,在MSI上打敗了韓國隊KZ拿到冠軍,這次亞運會又代表中國隊出征,拿到了lol史上首塊亞運金牌。

他用自己的經歷扭轉了大眾對電子遊戲的刻板印象。

其實早在2003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就已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除了這屆雅加亞運會,2022年將於杭州舉辦的第19屆亞運會也把電子競技納為了正式比賽項目

電競正在慢慢從偏見中走出,獲得大眾的認同。

|電競是碗青春飯,免不了傷病

在信中,Uzi還提到自己的身體現在有些吃不消了,手指、後背、肩膀都落下了一身傷病。

在成為職業選手以來,Uzi的每天的生活就是打電競,沒有工作日、也沒有假期,久坐加上肌肉始終維持在高度緊張的狀態導致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現在每次訓練賽、比賽結束,Uzi都會接受隊醫至少半個小時的治療。

他的這條職業玩家之路,多數的電競愛好者難以複製。因為職業玩家需要天賦,更需要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練習,無論對時間還是對體力的要求都非常高,想在數以千萬的玩家中脫穎而出更是難上加難。

一般玩家只能把它當娛樂與放鬆的方式,如果沉迷其中,不僅會對正常生活帶來影響,還會影響將來的學業和職業規劃,還是應該適度控制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