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张伯伦这么牛,为什么没拿40000分?

小虾走四方


张伯伦是历史上唯一单赛季总得分破4000的球员,职业生涯前9年的场均得分都在20+以上。如果像这样继续打下去,张伯伦毫无疑问能突破总得分4万分的大关,但是遗憾的是不能。张伯伦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9-66,辉煌无比的巅峰;66-70,走下坡路;70-73,职业生涯尾声。这三个阶段里张伯伦的数据逐渐走低,因此他无法突破4万分。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球员职业生命有限,普通球员30岁开始走下坡路,张伯伦也不例外,而且他在进联盟时已经是23岁的大龄新秀。其次,NBA在1964年之后修改了3秒区规则,让张伯伦这样的中锋更难接近篮下,导致其得分效率降低,实际上在实施这项规则的第一个赛季,张伯伦的命中率就降到了50%以下。

第三个原因在于张伯伦自己的转型。从1966年开始,张伯伦的得分欲望大幅度降低,开始更多的进攻端策应队友,因为当时他所在的费城76人有哈尔-格利尔和康宁汉姆这样的得分手,因此张伯伦不需要再每晚都刷30乃至40+。这次转型让张伯伦第一次拿到总冠军,从此以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转会湖人,他的出手数变得更少。对此张伯伦在个人自传里也谈到过,因为他是一个纯篮下型中锋,更多的在高位进行策应,无疑会大幅降低得分,但是为了冠军,张伯伦作出了这样的牺牲。

最后一个原因就在于伤病。张伯伦只打了14年NBA,比得分数字排在他前面的两个内线——贾巴尔和马龙,职业生涯寿命要短得多。对比没怎么受过伤的贾巴尔和马龙,张伯伦曾有两次严重的伤病,第一次是查出心脏问题;第二次是右膝盖髌腱完全断裂,那时候张伯伦已经34岁。可想而知这样的重伤,会对他的职业生命造成怎样的影响。


菱镜头


首先,40000分对所有的NBA球员而言都只能是个传说,要达成这一目标,一个球员至少需要在联盟打球超过20年,并且一直处于巅峰,更关键的是,他不能有伤病。目前这三点都做到极致的是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他在NBA打了20个赛季,菜鸟赛季他场均就能轰下28.8分,更关键的是,他只有两个赛季出场数跌破了70,最少的1977-78赛季他也打了62场比赛。可即便如此,他的职业生涯一共也只得到了38387分,他退役时已经41岁。如果他要达到40000分,至少还需要再打三个赛季。很显然,天勾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前行,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他虽然也打了74场比赛,但场均只能上场22.9分钟,场均得分10.1分。

相较于贾巴尔,张伯伦的天赋无疑是更好的,而且,在那个上古时代,他的对手只有一个比尔·拉塞尔,如果他能有贾巴尔的职业态度,他真有可能拿到40000分。

张伯伦巅峰赛季曾拿到过4029分,这是NBA历史上唯一一次有球员能在单赛季突破4000分大关,但场外的放诞不羁让张伯伦的职业生涯无法像贾巴尔那样长久,虽然关于他和20000名女性的段子至今无法考证,但他被酒色掏空身体的事实却是不容否认的——30岁之后,张伯伦的场均得分再也没有超过30分。在1969-70赛季遭遇严重的膝伤后,张伯伦彻底失去了统治力。那个赛季之后,他的得分能力迅速缩水,在职业生涯最好的两个赛季,1971-73赛季,他场均得分分别是14.8分和13.2分。


扣篮看台



得分能力

先说一下张伯伦的得分能力:

—新秀赛季(1960赛季),37分27板,外加常规赛MVP

—1962赛季,场均50.4分25.7篮板

—1962年3月2日,张伯伦面对纽约,63投36中,拿到100分

—生涯前六个赛季,场均41.5分

—生涯7个得分王,仅次于篮球之神的10次


40000分

—40000分是一个什么概念?

—乔丹职业生涯场均30.12分(历史第一),按照这样的情况,一个赛季打满82场比赛2470分。要拿40000分,必须像乔丹一样打16.2个赛季。而且在这16个赛季,你不能缺席,不能伤病,同样必须保持和乔丹一样的得分能力。

—换种说法,如果按照詹姆斯27分的得分能力,赛季82场全勤2214分。要拿40000分,必须像现在的詹姆斯一样打18个赛季。而且在这18个赛季,你不能缺席,不能伤病,同样必须保持和詹姆斯一样的得分能力。

所以你说难不难?拿40000分=顶级得分能力+稳定输出+运气。三者缺一不可。


都不用说40000分,就拿30000分来说,对于球员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截止到2018赛季,只有上述7个球员拿过3万+。上述7位球员属于:

  1. 得分爆炸

  2. 职业生涯漫长


原因

既然得分能力这么恐怖,为什么拿不了40000分。说白了,就是职业生涯后期个人转型+个人竞技状态下滑,得分变少了。在洛杉矶5个赛季,场均17.7分,在费城4个赛季,场均27.6分。

冠军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张伯伦后期不怎么得分了?

—年龄增大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于得分王往带不来总冠军。


张伯伦2个总冠军都是在1967和1972年拿的,张伯伦在1966赛季拿到了自己最后一个得分王。


印象中,能以得分王身份拿总冠军的,也只有篮球之神。


章鱼猫骑士


因为他进NBA的时候已经23岁了,比詹姆斯和科比这些高中就选秀进NBA的要大5岁左右,张伯伦是1936年8月21日生的,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是家中的第九个孩子。据说他10岁时候就1.82米了,高中时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12米,大学终于终于回归正常,身高来到了2.16米。

张伯伦在大学打了几年,在NCAA的处子秀上爆砍52分打破队史记录,之后觉得大学没意思,1958-59赛季老张以当时非常高的的5万美金签约著名的哈林篮球队,进行巡回演出。



1959-1960年,张伯伦23岁(这么大才进的NBA),首场比赛对阵纽约尼克斯他砍下43分和28个篮板。这个赛季他凭借场均37.6分、27个篮板的数据包揽了最佳新秀,全明星MVP和常规赛MVP,并入选最佳阵容。(这可是他的新秀赛季啊!)



72年2月17日,湖人对阵太阳,NBA历史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张伯伦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个拿到3万分的球员,当时他35岁179天(想想砍下三万分才用了多长时间)。


个人认为如果他早点进NBA,得分绝对会过4万。


篮球专区


1只打了十三年,已经三万多分了。历史第一的贾巴尔打了二十年,也才三万八。

2后期打法类似詹姆斯,不在意得分了。

3除了得分,他还是历史篮板王,中锋的盖帽王绝对比贾巴尔额多,抢断王和助攻王。


谁还叫我小呆瓜


一、张伯伦进入NBA的时间比较晚,23岁才进NBA,如果再早4年进入NBA,相信以他的早期得分能力,这四年至少可以拿一万分。

二、张伯伦NBA前七年创造了无数的变态纪录,已经失去再得分创造新高的动力,得分数据已经不再是他追求的目的了。

三、纵欲无度,再牛逼的铁人身体也架不住挥霍,年过三十不加节制肯定对状态有一定影响。

四、七年后开始转型,不再专注得分,开始注重防守及与整体,因此拿到过一次助攻王,及梦寐以求的两次总冠军。尤其是在湖人时期,另两位天皇巨星的存在也无需张伯伦再全力得分。

五、后期的伤病影响了NBA参赛场次,更完成了得分能力的急剧下降,所以打了十四年就结束了NBA的职业生涯。

如果张伯伦能够有科比或者詹姆斯的自律,像贾巴尔或者马龙一样长的职业生涯,以及对数据的不懈追求,相信张伯伦四万分,甚至五万分都完全有可能。


羔羊暗影


40000大关不是说说那么容易,首先依照他14个赛季场均30分计算一个赛季常规赛满勤,季后赛并到总决赛也才100场左右,才够40000大关,这还不算伤病缺席,也不可能每个赛季都能打到总决赛,他个人年龄进入NBA时已经23岁了时间相比科比、詹姆斯比较晚,生活自律也不比詹姆斯,单那传说中的20000个女人就够吓人了,虽然不知真假,所以他的巅峰期相对比较短,个人觉得这也是他破不了40000大关的重要原因之一。个人观点勿喷


木兰当布织


张伯伦荣誉不多是因为那个年代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奖项,说他总冠军少的可以看看那个年代的凯尔特人是什么阵容,名人堂都有好几个,这样的球队你让他怎么赢。乔丹强吧,没有皮蓬的时候也一直被活塞按在地上打。


GeorgeBlacke


张伯伦没有拿到40000分原因很多

他的年代跟现在的小球时代区别很大,进攻效率较低,没有三分球,攻防转换慢。简单来说就是场均得分低。当时的张伯伦可以拿到单场100分已经很了不起,场均得分也有50分的超人表现,但是这样的现象不是常规现象。

其次,当时的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遭遇大伤基本报废。张伯伦全是比较幸运的,但是后期由于体重增加,30岁后状态下滑较快。

最后,张伯伦的得分在整个NBA历史上已经是前十名了(给詹姆斯等现役球员留了位置),但是40000分太不容易,贾巴尔纵横球场20余年,一手天勾让他在四十多岁还能场均超过15分,他都没有得到40000分,更如乔丹,科比等得分高手都未曾接近40000分。

所以,张伯伦统治了他的时代,但是40000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难达到的。


张晓崭


说起张伯伦,作为NBA历史上保持着各种各样记录的神奇男子,关于他的传说估计都能写成一本书。在得分这个项目上,他几乎是独一档的存在,新秀赛季就场均37.6分,连续7年拿到得分王,还在1961-62赛季得到了恐怕的赛季场均50.4分。 但是,既然他的得分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他的职业生涯“只”有31419分呢? 同样是这个问题,乔丹生涯也以得分出名,但为什么却没人质疑乔丹为什么“只”有32292分? 首先乔丹最为NBA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他的成功并不只是表现在历史得分榜上,他的6枚总冠军戒指和6座FMVP已经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至于他的生涯总得分,人们总是不屑的说,如果不是两度退役,他一定会轻松拿下得分王12连庄,总得分也轻而易举的突破40000分。 而张伯伦呢,人们把他视作历史上最大的刷子,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也一直有比尔-拉塞尔压制,他的数据人们多少会带一点轻蔑:你看你,就知道刷数据,有什么用呢?冠军又拿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有舆论影响的因素,张伯伦在生涯的后期可以减少了自己的出手,将自己的得分硬是从夸张到天际的程度拉回到了地平线。1965-66赛季他赛季场均还有33.5分,而1966-67赛季却只有场均24.1分了,这个降幅可不是一般的大,从此他的场均得分再也没有到过30+。生涯最后两个赛季更是只有14.8分和13.2分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在助攻上的痴迷,当季他平均每场有7.8次助攻,下一个赛季更是有8.6次。 除了自己刻意为之,还有一点也是造成他生涯得分少的因素,那就是他的生涯出场数,大帅生涯一共只打了14个赛季共出场1045次。乔丹也是同样的情况,虽然他最后在奇才退役是已经年过40,但经历过两次退役的乔丹也只打了14个赛季,生涯出场数为1072场,与张伯伦相差无几。 可以说,不是张大帅做不到得更多的分,而是人家对得分已经厌恶了,当然了,如果他能早几年进入联盟(张伯伦加盟勇士时已经23岁了),或许他真的会成为总得分40000+的那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