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大勢所趨!消費降級,中國的costco、Aldi(廉價商超)何時出現?

2018以來,隨著債務爆雷、毛衣戰四起、A股深不見底,人們被悲觀所籠罩。一時間“消費降級”、“中產消亡”頻頻見諸媒體,就連方便麵、廉價白酒也在這種氣氛中逆市飛揚。

然而,甚少有人在關注,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的costco、Aldi(廉價商超)是否能夠破土而出?似乎商超零售界還在津津樂道無人超市、盒馬鮮生。

這似乎,是一個很誘人的時機。

costco(好市多)、Aldi(奧樂奇)分別是美國和德國的商超巨無霸,而且都是以廉價見長,尤其是costco,甚至吸引雷軍親自調研,並在2016年曾經對此作了很高的評價——以至於我猜測,小米在全品類上採取的定位策略,受到了costco的啟發。這兩家超市,都成績卓越。costco應該是目前全美僅次於沃爾瑪的探花,Aldi應該已經是德國老大(而且成功的狙擊沃爾瑪)歐美的零售業非常發達,不同品牌和定位的商超種類繁多。其中不乏以品質取勝的高端商超如全食,但這兩者的成功,有力的證明了:即使在發達國家,廉價一樣有著強大的威力。

毛澤東的“農村包圍城市”的群眾戰爭理論,在資本主義老大哥costco、Aldi身上一樣大放異彩。

大勢所趨!消費降級,中國的costco、Aldi(廉價商超)何時出現?

熱鬧的costco

反觀國內,看到的是一片空白。

我記得,曾經因為無法停車,去到位於西安市興慶南路的一家華潤萬家分店,裡面的定位較高,但是店內人流和只有2公里之遙的咸寧東路店,簡直是天壤之別。那些位於小寨商圈、高新CBD、鐘樓旅遊商圈的便利店,倒是日進斗金,然而,卻和本地居民的日常性採購,並不相關。盒馬鮮生倒是來了,不過至少目前,在本地對手面前,還沒什麼像樣的動作。

大勢所趨!消費降級,中國的costco、Aldi(廉價商超)何時出現?

郊區的costco,可以看到車都很大

國內的商超,似乎還保持著一樣的品牌偏好,一樣的服裝電器外包,一樣的向供應商收堆頭費的“盈利模式”。拍下其中任何兩家的貨架照片,外行根本分辨不出有什麼區別。sku的重複也意味著價格差距很小。另一方面,很多品類的價格在快速提高:

以男士內褲來說,大部分品牌價位在40-70元兩條已經是常態。40-70元,這在京東可以買兩個4條裝的內褲套裝。

當然京東也有貴的,但是銷量最高的就是我說的這個區間。類似的情況,在餐廚用品、玩具百貨都是一樣。日化方面因為品牌集中度比較高,商超和電商差價則要小很多。如果跨品牌來看,寶潔、聯合利華的產品,以及動輒三四十元的護齒牙膏,遠遠貴過拼多多里的同類無名品牌。食品方面也有類似的情況:商超的品牌大致相同,維持著較高價位,但是走一趟批發市場,眾多二線不做廣告也不走商超渠道的品牌,價格可以到1/2,甚至更低(都是正規廠家,不涉及三無產品)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看的一篇帖子,一個女性作者教吃貨們怎麼購買到給那些網紅食品貼牌的廠家自己的貨——也就是減去信仰光環的那個價格。

而這,正是costco、Aldi的系統性操作——優選供應商、減少sku、自主品牌、成本最小化。

華潤應該也做過這件事,我記用過一個叫優選的刮鬍泡沫,價格是吉列的三分之一,一樣的好用。但是,並沒有出現在內褲上。因為這是一種戰略,如果系統的開展,需要一個大轉身。不太可能在一個商超內部出現。或者至少不可能以現有品牌出現。

大勢所趨!消費降級,中國的costco、Aldi(廉價商超)何時出現?

價格戰中做促銷的Aldi,可以看到也是老人居多

系統性在做類似事情的,是那些位於城鄉結合部的商超——比如坐落在我家附近的這一家。不過只能說類似,因為,他只能在選品上力求廉價,卻沒有實力去貼牌走量降成本(其實也有,很少一部分本地的農副產品品牌)還有一個例子是迪卡儂,它在體育用品門類裡,一直做這樣的事,而且非常成功。大人帶著孩子興致盎然的一邊遊玩一邊購買裡面質優價廉的運動服裝和用具,很多品種的做工質量讓沒見過大世面的我震撼不已。

我覺得,應該有一個機會,會出現中國的costco、Aldi。特別是,在這個“消費降級”的多事之秋。

他可能會(也應該會)坐落在一二線城市的三環外寬闊地帶,擁有寬敞的免費停車場,倉儲式櫃檯,大量自有品牌的優質產品,尤其是食品品類佔比例相當大。平價的服裝鞋帽部價格類似於那些掛著大喇叭的甩賣店,卻有著宜家式的裝修環境,提供適合各個年齡的選擇,而不像H&M、優衣庫那樣把中老年人拒之門外。他應該會有和costco、Aldi一樣的低價、更好的服務,迅速在主流消費群體中躥紅。

他應該會有,一個在陰霾中就能看到的,光明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