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村柴火灶上的鐵鍋刮下來的鍋底灰到底有什麼作用與功效呢?

七星老農


農村柴火灶上的鐵鍋刮下來的鍋底灰到底有什麼作用與功效呢?

在農村經常是柴火做飯,所以鍋底灰就會特別多,小時候最不愛乾的事情就是刷鍋,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將鍋底灰蹭到褲子上,還特別難洗掉,尤其是白色的褲子,經常是被鍋底灰浪費一掉褲子。鍋底灰要時不時刮掉一些,如果長時間不刮鍋底灰,鍋底灰就成了厚厚的一層,這個時候再刮很容易就會使鍋底壞掉,所以我奶奶時不時就會拿硬紙殼輕輕將鍋底下的鍋底灰刮掉

奶奶一般將鍋底灰刮掉後都直接倒在小院的菜地裡,因為小院種的菜少不值得施化肥,時不時將鍋底灰和草木灰當做肥料,可以使蔬菜長的更好。因為鍋底灰是燒火做飯長時間積累的菸灰末,含有多種礦物質,所以將鍋底灰撒在菜地裡,就可以使蔬菜健壯成長。

鍋底灰除了可以動作化肥以外,還有止血的作用。有一次媽媽去地裡邊除草,不小心將腿劃傷,血一直流個不停,媽媽就用鍋底的鍋底灰塗抹在傷口上,過了一會就血便停止流了。當時感覺鍋底灰真是太神奇了,居然還能止血。


在以前家家戶戶都很窮,在吃壞肚子後,大人便會哄騙小孩子用鍋底灰來治療拉肚子。記得我堂弟在小時候不知道吃什麼東西吃壞肚子了,一直拉個不停,去村子裡的赤腳醫生那裡怎麼治都不管用,隔壁奶奶告訴嬸嬸用草木灰來沖水喝下去就能好,當時我們都不相信,堂弟也是很抗拒,但是奈何不住叔叔嬸嬸硬灌,結果喝下去沒過多久就好了。所以我們現在還調侃我堂弟是吃過鍋底灰的人,什麼都不用怕了。

我們這裡的鍋底灰還有另一個用途,那就是在結婚的時候鬧新郎用的。我們這裡的風俗,結婚當天新郎去新娘家接新娘子,新娘子的哥哥弟弟要用鍋底灰將新郎的臉塗個滿臉花,新郎的臉塗的越黑就越喜慶。因為鍋底灰沒有怪味道,又容易洗乾淨,所以稱為結婚塗新郎臉的不二之選。


小馬話三農


農村柴火灶上鐵鍋刮下來的鍋底灰到底有什麼作用與功效呢?

說說我真實經歷吧,還記得那時應該是10歲時,過年嘛小孩子都喜歡玩鞭炮之類的。記得那年初二到舅舅家拜年就和兩個老表一起到小賣部買了10多塊錢的劃炮(擦炮),一路興高采烈的往回跑,一路放到舅舅家。不知是哪個提議說把劃炮放進在地上後用杯子蓋住這樣杯子就會飛起,聽後馬上行動找了一個爛搪瓷杯把劃炮劃燃後丟在地上再用那搪瓷杯蓋住,誰知等了好久並沒有響就去看看,把杯子拿開那炮並沒有爆就拿在手裡,突然就爆了!當時在那一瞬間以為手都沒有了,因為沒有知覺並不感覺疼,看了看手,手還在但流血了,仔細一看大拇指指甲蓋翻起了,馬上就哭。大人們應聲而來,看了看手問怎麼回事,馬上舅舅就跑到廚房把那大鐵鍋拿出來,用刀在那黑黑的鍋底刮,不一會就刮下一小堆黑黑的灰,把那灰撒在我那流血的手上,不一會手就不流血。過後又煮熟幾個雞蛋,把雞蛋殼剝了後再用那黑黑的灰裹在雞蛋外表叫我吃兩個,當時哪裡肯吃,舅舅說吃了手就好了,不疼了。我聽了這話,硬著頭皮閉著眼把那外表黑黑的雞蛋就吃了。(其實吃的時候沒有什麼怪味,只是感覺有點響,有點難以下嚥)



過後舅舅在找了一些草藥給我把受傷的大拇指敷住,沒有過多久就好了。

後來我問舅舅為什麼要吃用鍋底那黑黑的灰裹的雞蛋。舅舅說那不是灰,那是一種藥叫百草霜,具有止血、消炎殺菌的效果,你手出血用那百草霜撒上去不就止血了嘛,百草霜還對腹瀉也有效果!


以上是小曉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及補充請留言,謝謝大家!

關注小曉,每天給您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小曉農民


小時候在家裡,母親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柴火灶上的鐵鍋取下來,用鋤頭或者菜刀將鍋底的鍋灰剷下來。剷下來的鍋底灰母親捨不得扔掉,會收集起來,灑在韭菜地裡。

因為鍋底灰是農村柴火灶裡經過柴草長時間燒出來的一種柴火灰。這裡面含有非常豐富的磷鉀鈣肥,甚至比一般的草木灰的肥力還要強。因此鍋底灰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機肥料。

只不過鍋底灰的數量比較少,不能大規模的使用,只能放在菜地裡來種菜。用鍋底灰種出來的韭菜,長得非常茂盛茁壯,吃起來也非常可口。

另外鍋底灰還有一種妙用。農村地區經常使用農器具,容易將手腳割傷磕破,如果傷口不是特別嚴重的話,用鍋底灰抹一抹,立刻就能止血。過兩天就會結痂復原,效果非常好。

所以說在農村地區很多東西都是寶,就連鍋底上的黑灰也不例外。農民會根據實際需要來處理這些鍋底灰。



止茶


回答悟空:記得小的時候嘴巴饞常偷吃點大青棗和瓜果,因為那時饑荒捱餓,故常吃壞肚子。又因缺醫少藥,每當夏天身體總是瘦瘦無力。大便次數增多便後小腹疼痛,時間久了被家人發現。就找族上三爺看病,三爺是祖傳老中醫。常用偏方治病,他叮囑家人、刮下鍋底灰,清水煮幾個大棗水溫時沖服鍋底灰一次保好,專治百日痢疾腹瀉,水土不服。從此我記下了,什麼叫是水土不服?我還要講一個親身經歷:當年我村當青年突擊隊長時,每年秋天要出工差挖河渠。在荒郊野外挖坑取水就喝,因而每個社員都因為換水土患了腹瀉。不能幹活兒了,怎麼辦無醫無藥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這樣會脫後腿的。我突然想起鍋底灰治療方法,就到老鄉家去借鍋底灰治好了腹瀉病。別的社隊也採取措施。


民農歌者


我記得小時候,如果皮膚掛傷、擦傷或者是被狗咬破皮膚後(都有明顯的傷口)之後,家裡大人就會從鍋底上刮一些灰下來,然後敷到傷口上,起到止血、癒合傷口的作用。此外過去由於衛生條件很差,所以人們特別是一些孩子頭上或者是皮膚上容易長濃瘡,或者是冬天手腳被凍的發炎紅胖後裂開口子(我們這兒叫裂lia子)化膿後,就用鍋底灰和麵粉和成糊狀以後敷到傷口上,過幾天再扒掉,起到消炎化膿的作用。

鍋底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用處,就是過去人們常用它和土、炭氨(化肥)按一定比例後混合以後做成炸藥來製作炮仗和炸魚。

這中間具體有什麼原理我本人不太清楚,但都是親眼所見,效果也挺好。


駱駝草的吟唱


歡迎閱讀!請點擊關注,分享安全用藥,合理用藥常識。

百草霜是指燒柴的鍋底或煙滷內的黑色菸灰,全國各地只要是燒柴鍋,均產。但現在有些地方已難尋了,主要是有些地方已禁止燒柴鍋的使用。沒辦法,為了環境無汙染,只好如此了。



百草霜味苦辛,性溫,歸肝,肺,脾,胃經。主要有止血,消積,解毒散火的功效。常用於吐血,鼻出血,便血,崩漏,食積,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白禿頭瘡,外傷出血等。從以上功效可以知曉,百草霜的醫療用途非常廣泛,即可治內外血證,也可解毒散火,並能消食積,治口舌生瘡。現例舉幾種常用治療應用方法。


用於治療肺結核以及各種原因的咯血,可用百草霜3g沖服。

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百草霜,生甘草,肉桂等量研粉外搽,亦可裝入西瓜霜噴劑的空瓶裡,對潰瘍處噴射。

用於咽喉腫痛的治療,百草霜,硼砂等量研粉,裝入西瓜霜噴劑空瓶裡,噴入喉中。

用於外傷出血的治療。百草霜不管多少,過細篩,外敷即可。亦可拌入芝麻油外敷。

以上簡答,如有不足,望評論補充。

謝謝閱讀!


三七8113


鍋底灰又稱百草霜,中藥名。出自於《本草圖經》。別名為百草霜,灶突墨,月下灰,釜中墨,鍋底黑,釜下墨等等。

來源於為雜草如稻草,麥草等草類經燃燒後附於煙囪,鍋底的菸灰。

採收與儲存:從燃燒草的鍋底,或煙囪內刮取,用細篩,篩去雜質瑟瓶中待用。無雜質為佳。

性狀:為黑色粉末。入水則飄浮分散。無油膩感。

性味與歸經:無臭,辛,溫,無毒。入肺,胃,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散炎,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消職,瘧痢,胎前胎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噎隔,瀉火降火,去妄熱,止妄血,下氣氣消積,行痰。

用法與用量:煎服0.9~4.5克。包煎或沖服。

外傷出血:治咽喉口舌生瘡。治癬,溼疹。研末敷。外傷出血研末撒上立止血。





梓州杏林


記得小時候,每隔三五個月,我媽就得用特製的小鏟子鏟一鏟鍋底的灰塵,因為積聚的太厚會影響鐵鍋受熱。直到大學接觸中醫之後才知道,原來這不起眼的鍋底灰是一味中藥。宋代《聖惠方》、明代《本草綱目》、《本草經疏》中都對其有記載,不禁感嘆中醫的神奇。

鍋底灰,中藥叫百草霜、灶突墨。性溫味辛,入肝、肺、胃經。有止血,止瀉功效。中醫常用於吐血、外傷出血、咯血、便血、腹瀉、積食、痢疾等問題的治療。

鍋底灰具體的使用:

1.流鼻血、牙齦出血、耳朵出血等情況,用鍋底灰塗抹即可止血。

2.身體傷口流血,可用鍋底灰塗抹止血,加速結痂。

3.腹瀉拉肚子,用開水衝調鍋底灰,可快速止瀉。

使用鍋底灰的注意事項:

1.一定是農村燒乾草木柴的鐵鍋鍋底灰,煤氣、天然氣燒出的鍋底灰不是中藥。

2.食用時一定要過細篩,去除雜質,不然用於出血傷口的話會引起感染。

以上回答屬於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評論,分享看法。收藏轉發,分享給身邊朋友。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健康非常道,每天聽三甲營養主任醫師道健康,致力成為您身邊最貼心的健康養生專家。


震言


百草霜

《全國中草藥彙編》:百草霜

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別名鍋底灰、鍋煙子

來源為雜草經燃燒後附於鍋底或煙筒中所存的煙墨。刮下或掃下,過細篩,除淨雜質。

性狀為烏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手捻即為細末。質輕細,似霜,隨風可以飛揚,入水則漂浮而分散。無臭,無味。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止血,止瀉。用於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腹瀉,食積瀉痢。外用治外傷出血,衄血。

用法用量1~3錢;外用適量,撒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百草霜

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別名灶突墨(《千金方》),灶突中塵(《外臺秘要方》),灶額上墨(《本草圖經》),灶煙煤、灶煤(《中國醫學大辭典》)。

出處《本草圖經》

來源為雜草經燃燒後附於灶突或煙囪內的菸灰。將灶突或煙囪內的黑灰,輕輕刮下,用細篩篩去雜質。

性狀為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狀,手捻即為細粉。質輕,入水則飄浮分散。無油膩感。無臭,味淡微辛。以烏黑色、質輕細、無雜質者為佳。

性味辛,溫.

①《綱目》:"辛,溫,無毒。"

②《玉揪藥解》:"味辛,氣平。"

③《醫林纂要》:"辛苦,溫。"

歸經入肝、肺、胃經。

①《本草求真》:"入肝,兼入腎。"

②《要藥分劑》:"入肝、肺、胃三經。"

功能主治止血,消積。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瀉痢,食積,咽喉口舌諸瘡。

①《本草圖經》:"主消化積滯,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

②《綱目》:"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③《玉楸藥解》:"斂營止血,清熱消瘀。專止失血,吐衄便血,產漏諸血。"

④《醫林纂要》:"瀉心降火,去妄熱,止妄血,下氣消積行痰。"

⑤《現代實用中藥》:"塗白癬及頭部溼疹。"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3~1.5錢。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本草匯言》:"陰虛火燥,咳嗽肺損者,勿用。"

複方①治吐血,及傷酒食醉飽,低頭掬損肺臟,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聲未失者:㈠百草霜末,糯米湯服二錢。㈡百草霜五錢,槐花末二兩。每服二錢,茅根湯下。(《劉長春經驗方》)

②治衄血不止:百草霜末吹之。(《綱目》)

③治齒縫出血:百草霜末摻之。(《瀕湖集簡方》)

④治血虛內熱,血不歸源而崩:陳槐花一兩,百草霜半兩。為末。每服一、二錢,燒紅秤錘淬酒下。(《婦人良方》)

⑤治婦人崩血大脫:百草霜、炮姜(末)各三錢,用人參三錢煎湯飲。(《本草匯言》)

⑥治婦人白帶:百草霜一兩,香金墨半兩。研末,每服三錢,豬肝一葉,批開入藥在內,紙裹煨熟,細嚼,溫酒送之。(《永類鈐方》)

⑦治卒下血不止:灶突中塵一升,黃連五兩,地榆三兩。上三味,搗篩為散,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重者夜一。(《外臺秘要方》)

⑧治腸出血及子宮出血:百草霜、阿膠、藕節、側柏葉、當歸、茅根。研末,蜜丸,溫酒送下。(《四川中藥志》疏血丸)

⑨治血痢,不問遠近: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灶突墨二兩,木香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⑩治一切痢下初起:百草霜三錢,金墨一錢,半夏七分,巴豆(煮)十四粒(研勻),黃蠟三錢。同香油化開,和成劑,量大小,每服三、五丸,或四、五十丸,薑湯下。(《灊江切要》鐵刷丸)

⑾治小兒食積疳膨:百草霜三錢,巴豆霜一分。研勻,以飛羅面打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白湯化下。

⑿治咽喉無故腫閉:百草霜、白硼砂各二錢。研細末,吹入喉中。

⒀治口舌生瘡:百草霜二錢,甘草一錢,肉桂五分。為末,頻頻搽之。(⑾方以下出《方脈正宗》)

臨床應用治療咯血:取百草霜沖服,每次0.5~1錢,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數為肺結核,結果11例在用藥後1~3天咯血停止或顯著減少。本品對中、小量咯血效果較優,對大量咯血則較差。未見副作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百草霜

拼音Bǎi Cǎo Shuānɡ

英文名Plant Soot, Soot from the bottom of a boiler

別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塵、釜臍墨、釜月中墨、鐺墨、灶額上墨、釜底墨、鍋底黑、鐺底煤、灶額墨、釜煤、釜炲、鍋底灰、灶煙煤、灶煤、鍋煙子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

來源藥材基源:為稻草、麥秸、雜草燃燒後附於鍋底或煙囪內的黑色菸灰。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uligo Plantae

採收和儲藏:從燒柴草的鍋底或煙囪內刮取,用細篩篩去雜質,置瓶中用。

性狀性狀鑑別 本品為粉末狀,或粘結成小顆粒狀,手捻之即成粉末。黑色。體輕,質細似霜,入水則漂浮而分散。觸之沾手,無油膩感。氣微,味淡微辛。以色黑、體輕、質細、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主含碳粒。

性味苦;辛;性溫

歸經肝;肺;胃經

功能主治止血;消積;清毒散火。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食積;痢疾;黃疸;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臁瘡;白禿頭瘡;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1-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陰虛內熱者慎服。

複方1.疏血丸(《醫宗金鑑》),治腸出血及子宮出血。2.六神丸(《中藥製劑手冊》),主治咽喉腫痛,單雙乳蛾,疔瘡癰癤等症。3.治衄血不止方(《本草綱目》):百草霜末吹之。4.治口舌生瘡方(《方脈正宗》)。5.治咽喉無故腫閉方(《方脈正宗》)。6.治小兒食積疳膨方(《方脈正宗》)。7.治血痢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8.治卒下血不止方(《外臺秘要》)。9.治婦人白帶方(《永類鈐方》)。10.治婦人崩血大脫方(《本草匯言》)。

各家論述1.《本草圖經》:主消化積滯,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

2.《綱目》: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3.《玉楸藥解》:斂營止血,請熱消瘀。專止失血,吐衄便血,產漏諸血。

4.《醫林纂要》:瀉心降火,去妄熱,止妄血,下氣消積行痰。

5.《現代實用中藥》:塗白癬及頭部溼疹。

6.《本草經疏》:百草霜乃煙氣結成,其味辛,氣溫無毒。辛主散,故能消化積滯及下食也。凡血見灰則止,此藥性能止血,復能散瘀滯,故主上下諸血及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病。雖能止血,無益腸胃,救標則可,治本則非;故不宜多服。

7.《本草匯言》:百草霜,解三焦結熱,化藏府瘀血之藥也。蘇頌主化小兒食積症塊,婦人氣痞血瘕,取此得火氣之輕揚,而散陰凝陳聚之物也。瀕湖治黃疸瘧脹,咽喉腫閉,口舌生瘡,取此得火氣之輕升,而發越溼熱痰氣搏結之疾也。雜病方用治吐、衄、崩血不止者,謂其輕浮火化之質,且色之黑也,血見黑即止,亦從治熱勝動血而安營血之暴走也。

摘錄《中華本草》


小護士梅蘭


具體有什麼作用不如看看網友的經歷,網友一:鍋底灰其實是一種很好用的中藥材,學名叫百草霜,可以止血、治口舌生瘡、痢疾、黃疸、積食等,我小時候鍋底灰加白糖治過舌瘡!

網友二:小時候有一年得了疥瘡遍身奇癢,當地有個中醫說,只要不嫌髒弄一點鍋底灰加一個雞蛋清,不要蛋黃,二次就好,我用了奇效。

網友三:鍋底灰又稱百草霜,中藥名,出自於《本草圖經》。別名為百草霜,灶突墨,月下灰,釜中墨,鍋底黑,釜下墨等等。

網友四:藥名百草霜,涼血止血,主治內臟出血,草醫用得多,一般見偏方。

網友五:農村柴火灶刮下的鍋底灰有個好聽的名字,民間稱為"百草霜”。據說早些年有人手被鐮刀割傷用其止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