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地鐵為什麼蘇州叫軌道交通,南京直接叫地鐵?

奶爸小蒙子


首先地鐵和輕軌統稱就叫做城市軌道交通,裡面包括地下鐵、輕軌、有軌電車等運用軌道的,舉例南京1號線既有地下盾構段也有輕軌高架段,跟車輛編組型號無關!稱為軌道交通是專業性的叫法,一般老百姓都是叫地鐵,不過一般還是建設地鐵的多一些,像輕軌比較少。



蘇州是第一個申報建設軌道交通的地級市,當時也是心中沒數,不敢太張揚大張旗鼓,加上當時的“小提琴”領導沒魄力,在媒體宣傳上自我矮化,一號線確實在磚家們的評審下對遠期客流預估不足,按輕軌的標準建設的。


後來蘇州還把批覆中後期預留擴建五節編組給砍了,造成現在運力不足。其實C型車才叫輕軌,南京都有b型車的。而且上海也叫軌道交通,難道上海天天跑的都是輕軌?無錫蘇州寧波跟上海親跟著叫軌道交通罷了,其實還是地鐵,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


南京小歐


上面問的的軌道交通和地鐵的區別,下面回答的都是輕軌和地鐵的區別根本就是審題有問題嘛,還列入精選真的不知道說什麼。

軌道交通是指運營車輛需要在特定軌道上行駛的一類交通工具或運輸系統。常見的軌道交通有傳統鐵路(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和市域鐵路)、地鐵、輕軌和有軌電車,新型軌道交通有磁懸浮軌道系統、單軌系統(跨座式軌道系統和懸掛式軌道系統)和旅客自動捷運系統等。這樣看起來地鐵就是軌道交通的一種。

很多人說蘇州軌道交通就是輕軌完全是無稽之談,並拿軌道交通一號線說事情,這完全就是不懂裝懂胡亂說話。蘇州軌道交通中含有有軌電車、市域軌道和地鐵三種形態,如果只叫地鐵交通很顯然是不合適的。但因為軌道交通1號線沒有6B就說不是地鐵並且引申蘇州軌道交通就是輕軌也是完全錯誤的!關於城市軌道交通怎麼叫那是城市根據自己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出的,既沒有歧義也不容易讓人產生錯誤聯想。

下面為蘇州所有軌道交通除了1號線因為歷史原因運量稍小但是標註也是M線,其餘的全部都是標準的地鐵運量。並且6、7、8、S1國家發改委也已經審批結束進入前期施工階段。有軌電車1號線和2號線也已經開通在蘇州的西部高新區境內。



天行健632


《城市公共交通分類標準》中明確城市軌道交通包括:地鐵系統、輕軌系統、單軌系統、有軌電車、磁浮系統、自動導向軌道系統、市域快速軌道系統。從分類標準來看,叫軌道交通更加嚴謹。那為什麼南京叫地鐵,而蘇州叫軌道交通?


有人說南京的是地鐵,蘇州的是輕軌,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現代的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可以劃分為A、B、C三種車型,分別對應3米、2.8米、2.6米的列車寬度。凡是選用A型或B型列車的軌道交通路線稱為地鐵;選用C型列車的軌道交通路線稱為輕軌。


蘇州現狀運營有3條線路:1號線、2號線、4號線及支線,均採用B型車,都屬於地鐵系統。

南京現狀運營有10條線路: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10號線、S1線、S3線、S7線、S8線、S9線,採用的車型均為A型或B型車,都屬於地鐵系統。

因此,蘇州軌道交通系統是輕軌的說法並不成立。


截止2017年底,中國已經開通軌道交通的城市共有34個。很多城市將境內所有非鐵路性質的各種公共軌道交通統稱為“軌道交通”,如重慶軌道交通。因地鐵系統在多數城市的公共軌道交通中佔的比例最大,所以有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以“地鐵一詞”概括,如廣州地鐵。


蘇州軌道交通未來線網規劃包括地鐵系統、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系統、有軌電車系統。因此,叫軌道交通更加嚴謹、準確。而南京未來線網規劃基本以地鐵系統為主,因此可以“地鐵”一詞概況。


star交通小白


這個問題涉及專業知識,雖然不是專業人員,當年作為交通記者曾就此專門請教過專家。下面我來說一說。

首先,南京叫地鐵,蘇州叫輕軌,這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兩者本來就不是同一個概念。別看都是城市快速公共交通,都是長長的列車拉著人在城裡跑,確實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呢?主要體現在建設標準、車輛結構、運力等方面。

有人簡單的把在地上跑的城市軌道交通叫輕軌,在地下跑的城市軌道交通叫地鐵。這是不準確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專業說法,地鐵和輕軌的區別首先表現在軸重,地鐵的軸重普遍大於13噸,而輕軌小於13噸。其次,一般情況下,地鐵的平面曲線半徑不小於300米,而輕軌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間。此外,地鐵每列車的編組數也要多於輕軌,車輛定員亦多。地鐵線在高峰小時內,其單向運輸能力分別達到3萬至7萬人次,而輕軌的運力為0.6萬至2萬人次。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區別地鐵與輕軌的主要方式,就是看規模和運量。以南京地鐵、蘇州地鐵為例。南京地鐵單條線最高運送客流量,單日超過90萬人次,全線網超過365萬人次。而蘇州輕軌客流量最大的1號線,日最高客流記錄是44萬人次,全線網單日最大卡流量是120萬人次。

(蘇州輕軌)

(南京地鐵)

乘坐過南京地鐵和蘇州輕軌的人,可能對兩者會有更直觀的感受。南京地鐵車廂內更寬敞,蘇州輕軌相對要狹小。這是因為南京地鐵採用的是3米寬的A型列車,一列6節車廂編組。而蘇州輕軌採用的是2.8米寬的B型車,每列4組車廂編組。


南京老張


首先請頭條小編立即馬上把那個“鞅論財經”的置頂去掉,裡面什麼亂七八糟的錯誤百出!

輕軌和地鐵什麼區別?如何區分?今天我說透!

不是在地上跑的就叫輕軌!不是所有在地下跑的都叫地鐵!我們國家做事向來講究名正言順,尤其是官方用語那是絕對標準,在中國古代有個罪叫:僭越之罪,就是說話不講究的大罪一般小則掌嘴大則殺頭!蘇州官方自始至終從來沒說過自己修的是地鐵,一直說是軌道交通,這是很嚴謹的,是有國家相關國標和規定的!我根據官方資料整理了一下:



蘇州市是全國第一個允許建軌道交通的地級市,2002年2月批准,年底開工,我當時在上海工作春節回來的火車上買了份姑蘇晚報看到頭版頭條的這個好消息激動萬分,立馬決定在蘇州買房,後來勞動節定下了位於時代廣場站的雅戈爾未來城伯爵(當時發現上海地鐵站附近的房子都好貴所以才決定買),蘇州當時膽子小,步子邁的也小,當時就怕不給批,所以申請的太保守,嚴重缺乏前瞻性,只申請了小4B的輕軌,目前還未成體系就已擠爆,一號線早高峰臨頓路到廣濟南路的人密度超過了上海地鐵一號線(8節A級車的純正地鐵啊),換車是不可能了,只能再修一條平行的6號線浪費啊!目前蘇州軌道交通已規劃到了9號線和通往各市的S線,目前來看規劃問題多多,根據最新消息,蘇州已啟動修編工作,新區的生態城,園區的青劍湖附近,這些地鐵空白區都要覆蓋,還有個別領導的一言堂非要邯鄲學步學上海搞環線,那個八號線竟然在跨塘與地鐵三號線共線三站路,地下輕軌一公里四五億的成本就這樣暴殄天物了,愚蠢至極!



反過頭來看南京地鐵那是正兒八經的正規地鐵,從規劃,立項到建設都是高標準的地鐵線路,畢竟是省會,副省級城市,城市規模大人口密度高,說話腰桿子硬,還擔負著給省城老爺們爭光,申請啥就是一句話的事,你要是給她搞個小4B又擠又小又短,估計建成通車之日就是市長下臺之時(這是個嚴肅的笑話)。

下面我用兩張圖讓大家對比下輕軌和地鐵的乘坐差異,大家注意車輛寬度和容量差異,您一下就能直觀感受地鐵與輕軌差異:


地鐵裡大長腿隨便伸,夠不著。

輕軌裡不敢伸一伸就插別人腿中間去了!

其實實事求是的說盡管蘇州的GDP比南京高三分之一,但是由於蘇州的城市首位度嚴重不如南京,南京把江蘇和安徽都帶上可以輻射一億人,作為全國高校重鎮在校生也有百萬之巨,又可以匯聚中國第二強省的所有優質資源,又是高鐵樞紐,是個不折不扣的強市,我在南京地鐵裡看到的女性化妝比例高出蘇州輕軌裡30%不止,這個細節也可以說明很大的問題。但是地鐵可以作為工具增強蘇州的首位度,目前太倉崑山抱上海大腿,張家港抱無錫大腿,這些地方與蘇州市區的常規通勤都在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這會隨著輕軌的建成而消除掉,有獨立路權風雨無阻的輕軌會拉進各縣市與蘇州大媽媽的距離,看看廣州就是個例子。


我有蘇州規劃到九號線的老圖有誰想要的加我關注我發給你。


首席閱讀官


地鐵和輕軌,統稱都叫軌道交通。

如果一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都是地鐵,那麼可以叫地鐵系統。

如果一個城市的軌交都是輕軌,那麼可以叫輕軌系統。

如果一個城市地鐵和輕軌都有,那這個系統就應該叫軌道交通系統了。


比如上海,一號線二號線等等都是地鐵,那個時候就叫上海的地鐵系統,直到6號線造的是輕軌,所以上海從那個時候起把整個系統都統稱為上海軌道交通系統。


地鐵與輕軌的區別。

軌交車輛分A,B,C型車,車寬分別為3米、2.8米、2.6米。一般有4、6、8節編組。蘇州的2號線為5節,有點特殊。

A型車和6節編組B型車為地鐵,6節B型車以下的叫輕軌。


當時蘇州申報軌道交通時,考慮的申報的批准可能性,就按輕軌申報。所以一號線是4B,二號線是5B.

而南京的軌交系統裡都是地鐵,所以南京的軌交當然就叫地鐵系統了。


至於蘇州,在只有一號二號線的情況下,應該叫輕軌系統才更準確些,但蘇州人那個時候就叫軌道系統,大概是覺得輕軌層次低吧.

當然,現在蘇州也有地鐵了,所以現在蘇州叫軌道交通系統就就準確了。



其實,在地級市裡第一個有地鐵的城市是佛山,第一個獨立建成地鐵的城市是無錫。

蘇州,你是第一個有輕軌的地級城市。


條頭日近


南京主城區到2020年達到670萬人口,土地面積控制在652平方公里;而蘇州主城區到2020年到達380萬人口,土地面積控制在360平方公里。

預計到2035年南京主城區到達1000萬,而蘇州到2035年人口只有500萬。那麼,南京城區直徑在18公里以上,而蘇州城區直徑只有在12公里左右。

一般是城區採用地下軌道,而進入郊區一般會採用地上軌道方式。

像目前東京都市區郊區與東京核心區之間大量採用地上軌道交通方式。

南京可以大部分採用地下軌道交通為主,而蘇州核心區到郊區很多應該走地上軌道。所以,南京地鐵叫地鐵,而蘇州地鐵叫軌道交通。


最後,關於地鐵內容給大家做一個延伸。對全球軌道交通的研究分析結果,一個城市的地鐵規模到達200公里以上才可以形成地鐵網。只有形成地鐵網的城市才有可以實現交通飛躍,實現地鐵高效運行。

而美國面前形成地鐵網的城市只有15個,那麼,預計我國在未來(2050年)能夠形成地鐵網的城市不會超過25個。

南京已進入形成地鐵網的城市,蘇州也很快就會加入進來。


鞅論財經


很簡單的道理。你是家裡小兒子,但你口袋裡有錢。你工作學習需要想買臺電腦,其實也很正常,但架不住老爸老媽從不看你需不需要,而只是看你排行老幾。沒辦法,電腦要買,又不能薄了老爸老媽的面,還要考慮其他兄弟姐妹的感受,就說自己要買個計算機。

後來,眼看電腦都普及了,老爸老媽就沒管的那麼嚴了,像無錫常州那些小小兒子都明目張膽的買電腦了。而蘇州依然不改初心,還是把自己的電腦叫計算機。


慆爹


蘇州作為第一個申報地鐵的地級市當時阻力還是很大的,為了申報成功率1號線才淪為4節b車編組,至今成為了有些隔壁城市的笑柄礦車小青蟲實屬無奈,再說當時政府也是宣傳的不是地鐵而是輕軌以至於更佳加重了不是地鐵而是輕軌的概念深入人心。2號線建造中途後來得到重視才將原來4b加了一節擴建成為5b,4號線是6b編組。蘇州既有地鐵也有有軌電車現在統稱軌道交通!

附:輕軌和地鐵是按照運量劃分的,每小時單向最大運量不少於1萬人、不多於3萬人的屬於輕軌,每小時單項最大運量不少於3萬人的屬於地鐵。



黑燿之鏡


以上回答都瞎扯。開始大家只知道地鐵。後來新出了軌道交通的概念,軌道交通包含地鐵、輕軌、磁懸浮、有軌電車等等,概念範圍更大。只是南京建設較早,就已地鐵為名,蘇州建設較晚,就採用較為涵蓋面寬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