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如何評價《這!就是灌籃》第五期?

如何評價《這!就是灌籃》第五期?

有些人沒進是意料之中的比如平常心。還是那個意思,j和龍兩隊都是為了最後的勝利還不是單單的個人秀,所以平常心這樣的選手甚至在這種層面上來說還不如高佳鉑發揮的用處大。

有些人進了是出乎意料的,比如礦業選手。我看了下有個老哥查了下他高中比賽的數據。拋開這個不說,就單單之前選拔的幾場比賽中,我上我也行,即使我拉下籃球一年多了我也依然行啊,抱大腿誰不會?接下來就看劇組安排的逆襲之路能否預期上演了。但我不是貶低這個人啊,我只是單純從籃球角度出發來說這個情況。

還有些人就比較能談了。

大東。這個我之前說了肯定有他一份,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剪輯原因,他的戲份感覺有點過了反而印象很不好。但他肯定是和鐵牛分站兩邊對抗的,這個沒得說。

韓潮。老前輩,之前的發揮也ok,但是落選了,很奇怪。這時候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了,孫思堯。兩隊隊員都表示希望選他,因為他是個有技術有籃子的內線大個子。這個可能他們接觸的多瞭解的多一點。但就之前的表現而論,他憑什麼?先不談技術好壞,不信任隊友,毒,缺乏鬥志。順風球或許沒啥問題,逆風球能指望?自己不先垮了就不錯了。而孫的晉級之路,先是由陳登星讓票晉級,陳不多說,年紀不小是事實可我感覺他還是更愛扣籃,選擇“讓賢”只能說是高風亮節。然後呢?孫屢次說之前把自己擺的太高了要低調,但還是一次次自視甚高。兩邊隊伍沒給球衣我覺得是情理之中,但在最後的選拔中還是選上了他而放棄了韓潮。最大的可能是兩邊已經積攢了足夠的後衛線甚至已經擁有了完整的主力陣容了,所以寧願礦業選手這樣的來吸吸孩子們的流量也不用hc。很可惜真的很可惜。

然後說說整體感覺。這一期的綜藝感實在太濃了。我就不多說了,或許節目方本意是想多弄點趣味上來,其實客觀來看沒準很多追著流量來的也更喜歡這樣吶。。比較是綜藝,大家還是看開點好。對我來說還不如整集都放訓練項目最好24小時盯著球館和健身房,我可以看得比一般的比賽都更有味道點。但這是面向更大群體的節目,不會單單指向打球的人的。

拋開瞎jb的規則。郭艾倫和林書豪的差距我覺得已經開始展現了。

1.戰術上。雖然還不知道林書豪佈置的戰術。但顯然這回合是他佔上風了。郭艾倫的戰術可以說是中規中矩,都是幾個很平常但很有效也是最快能整合隊伍的戰術,時間有限,這樣的佈置毫無問題,內外側重都有,堪稱萬金油。但是林書豪,上來就猜中了大概“擋拆掩護”所以在防守等等細節(相信也會有更多的地方)開始針對訓練。

2.人員配置。這一點上其實我感覺j有點開掛。看看龍騎士這邊,郭艾倫訓練,李易峰繼續看帶子找不足。兩人的合理分配,各取所長。但有一個問題是,李易峰之所長很可能還是最短的,能起到的作用很可能還是有限的,更多我猜測還是擔任秘書類的任務,也就是找出一些問題來和郭艾倫探討後再決定。而林書豪這邊。。。先說領隊,源哥,陳意涵我不太熟,但想來在籃球方面應該是不如源哥的。然後,林書豪居然真的帶了訓練師來了。。。讓人羨慕之餘再想想,雖說周杰倫負責健身,但或許也有專業人士陪同訓練。至少賬面上能用的人手有五個,拋開周董不論也至少有四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這是非常巨大的優勢,可以將工作分得更細,林書豪的作用也可以最大化的發揮出來。

3.人員配置。龍騎士很明顯了,是圍繞張寧等皇牌級別球員以及對抗鐵牛這兩個方針建立的隊伍,一票的投射能力,即使內線也有孫思堯這樣能開三分的人。而林書豪隊略有區別,是圍繞鐵牛展開的衝擊大隊,我並不能認出所有人也沒有仔細看到所有人的比賽,但認出的那幾個,都是可以頭一低往裡衝擊內線的球員,還選了幾個能防的針對張寧,如果是全場,一盯四連我覺得都毫無問題,可以說有多種攻防戰術搭配。當然,這個人員配置大體還是兩邊領隊心中的人選,所以真正的優劣不好說,這是我個人的想法,因為總感覺衝擊力強的隊伍容錯率更高。

娛樂規則。gtmd規則。

很期待接下來兩隊真正的對決。不是那種綜藝的性質那種。而是為了真正的勝利拼上全部的那種比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